词条 沙尘暴

沙尘暴

沙尘暴(沙暴与尘暴的总称)是一种多发生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天气现象,由强风刮起干燥地表上的松软沙土和尘埃形成,其导致空气混浊,能见度变低。

最近几十年来的沙尘暴的主要发生地曾经都是大草原,沙尘暴是大草原植被破坏的标志。 历史上有美国开垦大草原(Prairie)造成的1930年代的“黑风暴”;有前苏联1960年代沙尘暴,也是开垦大草原(Steppe-蒙古草原西部)的结果。近十年来中国频发的沙尘暴是中国北方草原(Steppe-蒙古草原东部)被开垦,生态持续恶化的标志。

沙尘暴源头曾经是草原而不是森林,因为那里降雨量少,不能长树。所以植树不植树和沙尘暴成因没什么关系。保护草原植被,禁止开垦和其他破坏草原的行为才是防治沙尘暴的根本办法。

沙尘暴相关文献
沙尘暴
定义根据国际气象组织指引,沙尘现象被界定为一种不稳定强气流卷起沙尘导致能见度降低的天气现象,以能见度区别为四类。能见度降至十公里或以上的被称为尘雾,十至一公里为之吹尘。一公里或以下,二百米或以上为之沙尘暴,最后二百米或以下的能见度的沙尘现象为之严重沙尘暴。形成原因根据观测,当沙尘暴形成时,如果风每秒刮30米(11级风力),那么粗沙(直径0.5–1毫米)会飞离地面几十釐米,细沙(直径0.125–0.25毫米)会飞起2米高,粉沙(直径0.05–0.005毫米)可达到1.5公里的高度,黏粒(直径<0.005毫米)则可飞到1.2万公里的高空[1]。中国的西北、华北、东北以及外蒙古地区是亚洲沙漠和沙砾地集中分布的地方,这里沙漠和沙地面积达100万平方公里以上,浩瀚的沙海提供沙尘暴源源不绝的沙源。沙漠中各式各样的沙丘,依照它们的稳定程度分为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和固定沙丘。沙尘暴发生时,流动沙丘扬起沙尘...
查看全文
沙尘暴在古代是什么寓意?
沿着古长城徒步,仿佛行走于历史与现实之间。一边欣赏雄浑壮观的边塞景象,一边不断去怀想曾经发生在这片历史大地的过往。今天来讨论“沙尘暴在古代是什么寓意?”的话题,一起感受历史的魅力。 历史上遇到特别诡异的天气现象,总能把皇帝给惊着。因为他们一直自称是“天子”,就是老天爷的儿子,是代替老天爷来管理百姓的。一旦有特殊的天气现象,那就是老天爷来惩罚皇帝了。皇帝就得赶
查看全文
沙尘暴产生的因素有哪些
沙尘暴形成有三个要素:即强风、沙源和不稳定的空气。 强风 足够强劲持久的大风,是形成沙尘暴的动力条件。例如根据观测当强沙尘暴形成时,如果风速每秒达到30米(11级风),那么粗沙(直径0.5~1.0毫米)会飞离地面几十厘米,细沙 (直径0.125~0.25毫米)会飞起2米高,粉沙(直径0.05~0.005毫米)可达到1.5公里的高度,粘粒(直径
查看全文
沙尘暴产生的原因
沙尘暴形成有三个要素:即强风、沙源和不稳定的空气。 强风 足够强劲持久的大风,是形成沙尘暴的动力条件。例如根据观测当强沙尘暴形成时,如果风速每秒达到30米(11级风),那么粗沙(直径0.5~1.0毫米)会飞离地面几十厘米,细沙 (直径0.125~0.25毫米)会飞起2米高,粉沙(直径0.05~0.005毫米)可达到1.5公里的高度,粘粒(直径
查看全文
世界四大沙尘暴活跃区
世界上共有4大沙尘暴多发区:北美、中非、澳洲和中亚。非洲撒哈拉沙漠南缘,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由于连年旱灾以及当地人过量放牧和开垦,造成草场退化,田地荒芜,沙漠化土地蔓延,沙尘暴加剧,当地人的生活环境急剧恶化。频繁的沙尘暴还殃及其他地区。北美洲的沙漠分布于美国西部和墨西哥北部。在与沙漠接壤的荒漠干旱区,沙尘暴时有发生。甚至在大平原上爆发了历史著名的黑风暴。澳大利亚陆地面积的75%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中部和西部海岸地区沙尘暴最为频繁,每年平均有5次。由于许多地方气候干燥,加上耕作和放牧,土壤表层缺乏植被覆盖,导致了土地的逐渐沙化。中亚5国由于人口的快速增加,人为过量灌溉用水,乱砍滥伐森林,超载放牧,草场退化,沙漠化十分严重。中亚地区盐土面积广大,达到15万平方公里。
查看全文
沙尘暴相关标签
天气
自然灾害
沙尘暴导读知识
沙尘暴的形成原因
沙尘暴的形成原因
沙尘暴,沙暴和尘暴的总称,是荒漠化的标志。沙尘暴产生的原因有:自然条件、物理因素、环境因素、人为因素、气象因素。 自然条件 强风是沙尘暴产生的动力,沙、尘源是沙尘暴物质基础,不稳定的热力条件是利于风力加大、强对流发展,从而夹带更多的沙尘,并卷扬得更高。 除此之外,前期干旱少雨,天气变暖,气温回升,是沙尘暴形成的特殊的天气背景;地面冷锋前对流单体发展成云团或飑线是有利于沙尘暴发展并加强的中小尺度系统;有利于风速加大的地形条件即狭管作用,是沙尘暴形成的有利条件之一。 物理因素 在极有利的大尺度环境、高空干冷急流和强垂直风速、风向切变及热力不稳定层结条件下,引起锋区附近中小尺度系统生成、发展,加剧了锋区前后的气压、温度梯度,形成了锋区前后的巨大压温梯度。在动量下传和梯度偏差风的共同作用下,使近地层风速陡升,掀起地表沙尘,形成沙尘暴或强沙尘暴天气。 环境因素 土壤风蚀是沙尘暴发生发展的首要环节。风是土壤最直接的动力,其中气流性质、风速大小、土壤风蚀过程中风力作用的相关条件等是最重要的因素。另外土壤含水量也是影响土壤风蚀的重要原因之一。 人为因素 人为过度放牧、滥伐森林植被,工矿交通建设尤其是人为过度垦荒破坏地面植被,扰动地面结构,形成大面积沙漠化土地,直接加速了沙尘暴的形成和发育。 气象因素 沙尘暴的形成是以东亚特殊的大气环流为背景,并与冬季风紧密联系在一起,发生主要与冬半年西伯利亚与蒙古高压驱动下的冷锋过境有关,属冷锋型沙尘暴。
浏览量:860次
沙尘暴的危害
沙尘暴的危害
沙尘暴,一种具有突发性和持续时间较短特点的概率小危害大的灾害性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北方地区。沙尘暴可造成房屋倒塌、交通供电受阻或中断、火灾、人畜伤亡等,污染自然环境,破坏作物生长,给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损失和极大的危害。 防治沙尘暴最主要的方法是增加地表植被覆盖。具体为植树种草,固结泥沙。建国以来我国已建成的连结东北、华北和西北的三北防护林,以及在沙漠边缘植树种草等工程,对防治沙尘暴的发生起了重要作用。
浏览量:1085次
沙尘暴
沙尘暴
沙暴也称沙尘暴或尘暴。指强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变得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天气现象。出现时,黄沙滚滚,昏天晴日。冬春季在沙漠地区午后和长期缺雨的干松土地上常见。中国西北内陆不少地区每年沙暴日数达30天以上,东南地区罕见。 沙尘暴是一种风与沙相互作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它的形成与地球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森林锐减、植被破坏、物种灭绝、气候异常等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沙尘暴可造成房屋倒塌、交通供电受阻或中断、火灾、人畜伤亡等,并污染自然环境,破坏作物生长。
浏览量:158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