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通渠,又名富民渠、永通渠,是隋唐大运河的组成部分之一,西起隋大兴城,东至潼关入黄河,长三百余里,始建于开皇四年(584年),太子左庶子宇文恺设计,苏孝慈、郭衍督建,三月而通。
汉武帝年间,关东漕粮自渭水入长安,水道弯曲九百余里。元光六年,令齐人水工徐伯表,悉发卒数万人费时三年挖通漕渠。引渭为源,始长安地西北,经城南向东,纳泬、浐、灞之水,以增水量。漕渠穿霸陵、新丰、郑县、华阳,于渭水口与入黄河。东汉光武帝迁都洛阳,长安东粮西运不继,漕渠失修,遂渐湮废。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定都汉长安城。但当时的长安破败狭小,于是另建一座新城。开皇二年(582年),在汉长安城东南龙首塬南面新都,定名为“大兴城”。大兴城的面积达84平方公里,主要由建筑学家太子左庶子宇文恺主持规划建设,先造大兴宫城,后造皇城。开皇三年(583年)在城西侧开挖龙首渠、永安渠和清明渠,引浐水、交水、潞水,直通宫城。由于关中所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