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渠
流域
白渠工程与郑国渠相似,在泾河从北方山谷流入关中平原处,把部分河水引入主渠;主渠起初与泾河平行而相近,进入关中平原时分开;渠道灌溉系统分为几支,水流通过叫“斗”的出水闸门分别进入沟渠,流向农田。主渠渠道历代变化不大,变化的多是沿渠道支流而分布的闸门“斗”。唐代时有斗176个,元代135个,晚清时只有106个。
白渠西起自池阳谷口郑国渠南岸,引出泾河水流向东南,经池阳、栎阳向东到下邦后折向南注入渭河,全长二百里,受益农田四千五百余顷。
作用
郑白渠灌溉面积逐渐减少。史书记载,郑国渠灌田4万顷,汉代白渠4千顷,唐代时6千至1万顷,北宋时2-6千顷,维修后增至3万顷,元代后期7-8千顷,明代中期8千顷(可能虚报),明代后期及清代前期减至700顷。
白渠溉田四千五百余顷。由于泾河含有较多泥沙,白渠也为关中平原农田带来了肥沃的沉积土壤。时人赞曰:“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
技术困难
泾河流量随季节变化,极为悬殊,还有10年一度的洪水。泾河含沙量特高,导致渠道渠床升高,特别是上游部分。渠口位置,相对于泾河水位越越高,引水入渠也越来越困难,因此“渠首”(渠口)必须向泾河上游迁移。在11世纪初、14世纪前期和15世纪后期,都有迁移工程,包括在岩石上开凿新入口,以及新的引水渠道。15世纪那一次迁移,甚至在渠道最高地段开凿隧洞。
历史
东汉迁都洛阳后,白渠一度废弃,直至十六国时前秦以关中为根据地时,苻坚方组织农工对白渠加以整修。西魏定都关中之后,也对白渠加以重修,但成效并不显著。
至唐朝时,由于郑国渠已完全废弃,白渠遂成为关中灌溉的主要河渠,分为三白渠:即太白渠、中白渠和南白渠。唐高宗永徽年间,白渠灌溉总面积达到一万多顷,成为关中农业命脉。唐中期之后,由于白渠上大量设立水车、水磨等水力机械,并且泾河上游用水增加,导致白渠水量急剧减少,虽然几乎每二十年疏浚一次,灌溉面积还是减少至原有的五分之一。
北宋、金、元均设立专员对白渠进行管理,直属中央政府。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秋,有泾阳县民杜思渊上书,请修白渠石堰,“以用功尤大,不能就而止。”至道元年(995年),又有度支判官梁鼎等人上书,“请遣使先诣三白渠行视,复修旧迹。”朝廷下命大理寺丞皇甫选等规划,但无结果。宋神宗时另开丰利渠,引泾水。元仁宗延祐元年(1314年)重新开浚白渠,但因施工粗疏,无济于事。
明朝时白渠缩小,改由陕西省设专员管理。明代泾阳洪渠是在郑国渠和白渠的基础上修建起来的,“由是泾阳、高陵等五县之田,大获其利。”,即今临潼县康桥镇以西的“郑国渠遗址”。清朝雍正年间,白渠进一步缩小,改由西安府管理。
1737年,主渠入口被封闭,泾河河水不再引入渠道,渠水改为来自隧洞内的泉水,渠道亦改称“龙洞渠”,散归各县管理。[1]此后白渠不再见诸史书。
参看
郑国渠
泾惠渠灌区
外部链接
中国水利史·白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