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大榄梁氏族谱

大榄梁氏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梁启后堂, 民国14[1925]刊. 3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受姓祖 : (周) 康公. 秦仲少子,因功封夏阳之梁山,遂以为姓.

太始祖 : (宋) 梁立德,字二成,号翰君.

始祖(一世) : (宋元之际) 梁淳化,字卿判,号绪庵. 立德公次子. 由南雄迁香山,居榄都东头里.

派祖(8世) : (明) 梁琳芳,字觐光,号晋溪.

房祖(10世) : (明) 梁佐,字经邦,号景山(长房) ; 梁信,字怀邦,号直隐(二房) ; 梁修,字献邦,号蓬壶(三房) ; 梁僖,字国邦,号悦池(四房). 皆为晋溪公之孙.

散居地 : 广东省中山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大榄梁氏族谱简介资料
启后堂
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广东省中山县等地
梁卓勋编辑 ; 梁飞翰...[等]纂修
民国14[1925]刊
大榄梁氏族谱相关文献
吴川塘榄符屋村符氏族谱谱序
吴川塘榄符屋村符氏族谱谱序,吴川塘榄符屋村符氏族谱谱序        琅琊郡  ――高州府吴川县南乡平洋里
查看全文
北榄府
历史该府建于大城时代,因恰好位于暹罗湾的湄南河口,因此泰文为迈巴喃(中文意义为“河口城”)。在1619年,拉玛二世下令重建城池,并在湄南河两旁建筑数座碉堡,以抵御欧洲殖民侵略者的袭击,现在仅余两座碉堡。地理该府的面积约1,004.1平方公里,距首都曼谷约25公里。其疆域北连曼谷;南毗暹罗湾;东濒北柳府;西临曼谷及龙仔厝府。该府大部分属低洼地带,当地民众主要靠打渔维生。目前该府已有不少工业区,大工厂林立。行政及管理该府行政上被划分为六个县(Amphoe),又进一步被划分为50个区(Tambon)及396个村(Muban)。那六个县分别为:名胜古迹泰国北榄鳄鱼湖动物园(ฟาร์มจระเข้และสวนสัตว์,SamutPrakanCrocodileFarmandZoo):1950年开设,距首都曼谷约10公里。古迹城(เมืองโบราณ,AncientCity):它是世界最大的户外博物馆...
查看全文
榄仁树
形态榄仁树的果实榄仁树榄仁树因果实的形状貌似橄榄的核,故而得名。花期3-7月,果期7-9月。榄仁树是一种落叶乔木,高可达15米或更高。树皮纵裂呈剥落状,褐黑色。枝干平展,侧枝轮生,近顶端密披黄色绒毛,落叶后有密而明显的叶痕,树冠层伞形,老树有明显板根。叶倒卵形,互生,丛生枝顶层次分明,基部截形或狭心形,先端钝圆或短尖,中部以下渐狭,全缘,叶两面无毛或幼时背部披疏软毛,叶基背偶有一对腺体,主脉粗壮,表面下陷形成一浅槽,背面凸起,基部叶柄处披绒毛,侧脉10-12对,网脉稠密,长约12-22厘米,宽约8-15厘米;叶柄披毛,短而粗壮,长约10-15毫米;秋季转红叶,冬季落叶。花为穗状花序长而纤细,腋生,雌雄异花植物,雄花长于上部,雌花或两性花长于下部,长约15-20厘米;花多数,绿色或白色,长约10毫米;花盘由5个腺体组成,披白色粗毛;花苞片小,早落;缺乏花瓣;花萼筒杯状,外面无毛,内面披白色柔
查看全文
橄榄
形态常绿乔木;有芳香胶粘性树脂;奇树羽状复叶,长椭圆形小叶,揉碎后有香气;春夏开白色花,复总状花序,有两性花和雄性花;核果绿色,成熟后淡黄色,呈椭圆、卵圆、纺锤形等,有纺锤形坚硬的核。产地及用途橄榄原产于中国南方,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四川等省份均有出产。闽南、潮汕等地人民过去好食槟榔,但到了清末,渐以橄榄代之。福建省是国内橄榄产量最高的省份,著名品种有惠圆、檀香等。广东潮汕地区也是橄榄的传统产区,其中以澄海南溪橄榄、潮阳金玉三捻橄榄、潮安铁铺橄榄、揭西凤湖橄榄等品种最为闻名。《异物志》:《南州异物志》:《岭表录异》:橄榄果实味清香微苦而带甜味,常作为水果食用。可生食,或者泡水喝,也可制成蜜饯干果,或将成熟鲜果以甘草、蜂蜜或糖汁腌制成甘草榄。橄榄核中的果仁肉质多油,清香可食,广东潮汕一带以橄榄仁作为炒饭的食材,是具有特殊风味的美食。未成熟的橄榄较苦涩,将其切段后与腌制好的芥菜叶一起...
查看全文
橄榄属
应用橄榄属的植物橄榄(Canariumalbum)是中国知名的水果。橄榄属的一些种是可食用的坚果,如爪哇橄榄(C.indicum)和菲岛橄榄(C.ovatum)是印度和菲律宾最重要的坚果树。吕宋橄榄(C.luzonicum)可以分泌树脂榄香脂。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大榄梁氏族谱 [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梁启后堂, 民国14[1925]刊. 3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受姓祖 : (周) 康公. 秦仲少子,因功封夏阳之梁山,遂以为姓. 太始祖 : (宋) 梁立德,字二成,号翰君. 始祖(一世) : (宋元之际) 梁淳化,字卿判,号绪庵. 立德公次子. 由南雄迁香山,居榄都东头里. 派祖(8世) : (明) 梁琳芳,字觐光,号晋溪. 房祖(10世) : (明) 梁佐,字经邦,号景山(长房) ; 梁信,字怀邦,号直隐(二房) ; 梁修,字献邦,号蓬壶(三房) ; 梁僖,字国邦,号悦池(四房). 皆为晋溪公之孙. 散居地 : 广东省中山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新兴县六祖镇中和乡大洞村梁氏族谱
开鹏屋岭始祖:梁法庆。迁出祖地族系:新兴县城郊凤翔里梁氏文清公祖公族系。迁入时间:大约明未清初。迁入地:此地曰“鹏”栖息之地。意思说此地高耸,大鹏鸟之居所。居处平坦,四周﨣峭,确实起到防盗防野兽作用,居处,有险情,一览无余。是进入中和乡视野最为开阔的小山岗,状似酒瓶,人们又称此地叫“酒壶瓶”或叫“鹏屋岭”。山岗后有“象山”自天露山脉发源,厚土屏靠,连绵起伏的山体林木繁茂,植被丰富,水源充足。鹏屋岭下南坡边有大禾洞良田成片,北坡有大厦至涝田之狭长丘陵水草丰茂。村前有里洞河发源而下支流常年灌溉周边数亩良田,是发展人口和农事生产我畜牧养殖,的优良生态圈。日后人丁渐旺也属必然性。 相传发庆公持家有方,经几代人努力已拥良田、山地千亩。法庆公生三子,分别是彦广,彦桂,彦清(“彦”字解:指有才干有才学的意思)。三子之后由于鹏屋岭的过度耕种,水土流失,发展空间不够,族人分开劳作,就近而居,不断繁衍。大洞村村前因有一片开阔平坦的良田而得名,是历代子孙生存的依靠,大地的恩赐使族人生活和人口得到长足发展。清未民国初期,村中富户渐多,然天下尚乱,兵匪为患。为保家业,约于1888年间族人共商在村关隘路囗筑起了六层的塔楼,内置枪械巨炮防卫,楼下门前设有书房、商铺,后因经历战争后又称“炮楼,”。塔楼上书“安定”堂号二字,表示不忘梁氏先祖之恩泽。塔楼建成后数十年维系了邻近各村的财产安全。书房和商铺对邻近教育,商业也起到一定作用。值得一提的是革命战争中解放军游击支队借用大洞炮楼强大的防护能力打退了来犯的反动派,村中群众对游击队的大力支援也是值得称颂。 大洞村梁氏族人历代重视儒家教育,祖上要求子孙后代谨记“仁、义、礼、智、信”的做人做事准则,后人亦以此辈份排列取名,记念之。我村与大厦村、平山岭梁氏、三坑村梁氏均属鹏屋岭法庆公分支,同宗同祖,历代大小事务多有来往,守望相助。以往都是几条村(大厦村、平山岭梁氏、三坑村)相约同往往下修村、象山祖山共祭列祖。近年文清公宗族各分枝以凤翔里村梁氏兄弟为代表每年共往里洞镇祭拜文清太公太婆,加强了联系交流。 大洞村敬逢祖德祖恩,旧时村中(解放前后间)曾建庙宇一座,祈求风调雨顺家宅平安,是中和乡三庙(岭脚庙、儒布前庙、大洞庙)中最著名名大庙。我村村风纯扑,重视仁义,多孝敬长辈,勤俭持家,技能超群族人众多,不少男子多具备一门“手作”,本土或异地谋生,讲求诚信,邻近知名。 我村解放后约七十年代村中成立合作小组互帮互助用了十年艰辛建成了耙齿巷形排列的泥瓦屋,基本解决村中各户住房问题。八十年代初,分田到户后,又籍改革开放的大环境,族人在各行各业涌现一大批能人,使村中面貌焕然一新,新祠堂的建设,村路、酒堂厨房、球场的修建等有赖兄弟姐妹的团结共筹和外出桑梓的鼎力支助,为村中建设出了不少力量。 进入二十一世纪,时代的洪流加快了农村革新变化,走出村外,美好乡村建设遍及各乡镇,追求物质与精神文明深入人心。如我村妇女自发组织了舞蹈队的精神值得发扬鼓励,应予支持。“女子能顶半边天”,村中姐妹特别勤劳,孝顺,聪明能干,读书的学业优秀,令人赞叹。 村的发展要重新跟上时代的步伐离不开兄弟姐妹的齐心,合情合理、公平公正的办事方式一定得到群众的拥护。每阶段的族谱整理回顾村史,无数例子证明和诣团结的家族越兴旺,越能办成事,矛盾不断的家族越衰落。一条村的发展也证明这一规律。小家的和谐才有大家的团结,亲情越浓,出路越多,青年人思想要进步,能容乃大。不论贫富、能力大小、身居何处均具责任共同参与维护好我们的“根”,创造乡村良好的生活环境不可能靠个人力量,大众的群策群力方能见效。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使人人留得住“乡愁”,重塑值得响往充满亲情的“家”。 “饮水不忘掘井人”,感恩大地的恩情和先辈泽被,了解爱护共同的家园——大洞村。
浏览:37851
大石梁氏族谱
大石梁氏族谱
浏览:0
1.梁氏族谱, 1, 卷1: 谱序 凡例 派名 世系 1世 大用公起, 1947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6[1947]重修(家祠藏板). 8册 : 世系表. 收藏所 : 浙江省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撰序者 : 梁曰震,字仲盂. 始祖(1世) : (明) 梁大用. 洪武初年自山西洪洞迁泰安. 下有二子: 梁朋(止) ; 梁鉴. 派祖(3世) : 梁楠,号慈斋. 鉴公长子. 生四子: 梁汝正,字厯峰(止) ; 梁汝方 ; 梁汝壮 ; 梁汝谦. 汝方公生一子(5世) : 梁熺,字好宇. 下有三子: 梁天显(止) ; 梁天镜,字悬明 ; 梁天阶,字玉路. 汝壮公生五子(5世) : 梁焕 ; 梁灿,字斐川 ; 梁烨,字文宇 ; 梁熖 ; 梁炜(止). 汝谦公下二子(5世) : 梁燿(下二子: 梁天助 ; 梁天申) ; 梁灼(止). 焕公下房祖(7世) : 梁凤腾,字翔云. 生四子: 梁安贞(长支) ; 梁含贞,字宁远(二支) ; 梁利贞(三支) ; 梁世贞(四支). 灿公下房祖(7世) : 梁凤鸣. 生一子: 梁世公. 烨公下房祖(6世) : 梁天宠(长支) ; 梁天佑,字安石(二支) ; 梁天赐(三支). 烨公三支天赐公下支祖(8世) : 梁世禄,字君锡 ; 梁世爵. 名辈(14世起) :曰人子儒乙 昌贵善之和. 名辈(3至13世)似为 : 木汝火天 凤世景廷 聚(友)毓(安)恒. (木,火两辈为部首) 散居地 : 山东省泰安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前梁氏族谱. 卷端题 : 泰邑安驾庄前梁氏族谱.
浏览:100
大榄梁氏族谱 [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梁启后堂, 民国14[1925]刊. 3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受姓祖 : (周) 康公. 秦仲少子,因功封夏阳之梁山,遂以为姓. 太始祖 : (宋) 梁立德,字二成,号翰君. 始祖(一世) : (宋元之际) 梁淳化,字卿判,号绪庵. 立德公次子. 由南雄迁香山,居榄都东头里. 派祖(8世) : (明) 梁琳芳,字觐光,号晋溪. 房祖(10世) : (明) 梁佐,字经邦,号景山(长房) ; 梁信,字怀邦,号直隐(二房) ; 梁修,字献邦,号蓬壶(三房) ; 梁僖,字国邦,号悦池(四房). 皆为晋溪公之孙. 散居地 : 广东省中山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永州大梁园周氏族谱(七房廷梁)
廷梁公房
浏览:1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