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宋朝 刘继元

刘继元

(北汉末帝)

刘继元,字保汉,本姓何,名宏初,五代时期北汉君主,被辽朝册封为英武帝,世祖刘旻外孙,睿宗刘钧外甥、养子,景宗刘继恩弟,其母刘氏为刘旻之女。

刘继元在刘继恩在位时任太原尹,北汉天会十二年(宋开宝元年,968年)刘继恩为侯霸荣刺杀后,刘继元被司空郭无为迎立为帝,继位后即缓和与辽朝间的紧张关系。天会十三年(宋开宝二年,969年)宋太祖赵匡胤亲征北汉,宋军久攻不下而退兵,北汉收取宋军所抛弃辎重,稍微恢复了濒临枯竭的国力。广运六年(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北宋在平定南方后决意再度北伐,由宋太宗赵光义亲征,宋军攻势猛烈,辽援军亦被击退,刘继元投降。 刘继元投降后被任命为右卫上将军,封彭城郡公。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进封为彭城公。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再被任命为保康军节度使。淳化二年十二月十八日(公元992年1月25日)去世,追赠为中书令,追封为彭城郡王。

刘继元简介资料
968 年 - 979 年
992 年
刘继元相关文献
刘继元
生平其母刘氏为刘旻之女,因此刘钧是他的舅父。母亲刘氏在刘继恩之父薛钊自杀后改嫁何氏而生下刘继元,所以刘继恩是他的同母异父之兄,刘继元的父母都去世以后,刘钧收他为养子。刘继元在刘继恩在位时任太原尹,北汉天会十二年(968年)刘继恩为侯霸荣刺杀后,刘继元被司空郭无为迎立为帝,继位后即缓和与辽国间的紧张关系。刘继元为人残忍嗜杀,嫡母刘承钧之妻郭皇后及刘旻之子皆被其所杀;亦动辄将忤逆他的臣属灭族。天会十三年(969年)宋太祖赵匡胤亲征北汉,宋军久攻不下退兵,北汉收取宋军所抛弃辎重,濒临枯竭的国力赖以恢复。974年,改年号广运。广运六年(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朝在将华南并入版图之后,再度决意北伐,由宋太宗赵光义亲征,宋军攻势猛烈,辽国援军亦被击退,五月初六日刘继元投降,北汉亡。投降后被任命为右卫上将军,封彭城郡公。太平兴国六年(981年),进封为彭城公。雍熙三年(986年),再被任命为保康军...
查看全文
刘继恩
生平其母刘氏为刘旻之女,因此刘钧是他的舅父;其父薛钊,本来只是士兵,早年娶刘旻之女,刘旻之兄刘知远发迹后,薛钊就很难见到其妻,因此很不快乐,有一天乘着酒意求见,竟拿刀刺伤其妻,薛钊后来因此自尽。当时刘继恩年纪还小,刘旻因为刘钧无子,遂命刘钧收养刘继恩。刘继恩在刘钧在位时任太原尹,然而他本人资质平庸,刘钧生前也曾向郭无为说过刘继恩不是济世之才。北汉天会十二年(968年)刘钧病逝,刘继恩继位,仍以天会为年号,不久就将郭无为的权力架空。两个月后,刘继恩于酒宴后被供奉官侯霸荣刺杀,死后无谥号及庙号,史家习称其为少主。参考文献^侯霸荣虽然不久后就被郭无为派兵所杀,然而新五代史指出当时的人都认为侯霸荣的刺杀行动就是郭无为所指使,侯霸荣被杀是为了灭口;不过宋史则认为侯霸荣的目的是为了将刘继恩的项上人头送给宋太祖赵匡胤。
查看全文
元继
家世元继生于和平五年(464年)。元继的堂伯祖江阳王拓跋根(拓跋吐相)死后无子,皇兴二年(468年),北魏献文帝以元继为其嗣子,十八岁袭封江阳王,加平北将军。仕途孝文帝年间元继在北魏孝文帝年间已历任内外显职,除使持节、安北将军、抚冥镇都大将,转都督柔玄、抚冥、怀荒三镇诸军事、镇北将军、柔玄镇大将。入为左卫将军,兼侍中,又兼中领军,留守洛阳。不久除持节、平北将军,镇摄旧都平城。太和二十二年(498年)八月,高车酋帅袁纥族人树者拥部民反叛,诏元继都督北讨诸军事,自怀、朔以东皆归他节度。十一月,元继上表认为如果全部追杀凶暴的高车乱党,会导致继续作乱,请求遣使斩杀罪首一人,其余慰喻,将悔悟者送去从军,诏从之,叛者往往归顺。元继又派人慰谕树者,本已叛逃入柔然的树者也后悔了,率部出降。孝文帝以为善,看着侍臣说:“江阳实在足以大任。”孝文帝本欲亲征,亲自北巡到邺,高车已全部投降,恒、朔安定,于十二月班师...
查看全文
刘继禄
生平嘉靖十一年(1532年)壬辰科第二甲第五十五名进士。观户部政,历官户部员外郎、郎中,官至临洮府知府。注释
查看全文
元继
北魏大将军、京兆王元继简介,元继的墓志铭内容是什么?元继(464-528年),字世仁,鲜卑族,河南洛阳人。北魏宗室大臣,道武皇帝玄孙。 袭封江阳王,加平北将军,除使持节、安北将军、抚冥镇都大将,转都督柔玄、抚冥、怀荒三镇诸军事、镇北将军、柔玄镇大将。入为左卫将军,兼侍中,拜中领军,留守洛京。寻除持节、平北将军,镇摄旧都。 建义初,复为太师、司州牧。永安元年薨
查看全文
刘继元相关标签
北宋节度使
北汉皇帝养子
10世纪出生
北宋异姓郡王
992年逝世
北汉皇帝
中国末代皇帝
刘姓
北宋中书令
保康军节度使
北宋将军
帝王
家族谱大览
14.刘氏宗谱, 14, 卷5, 从学 濵公 11世继元公起, 1938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天禄堂, 民国27[1938]年六修. 23册:插图, 人像, 世系表. 迁罗始祖(1世): (元) 刘永一. 偕弟永二(入赘胡氏), 永三(家黄冈)由江西瓦西坝至鄱阳清塘, 复迁罗田, 卜居深水河刘家湾. 永一公派下支祖(9世): 刘从学,字清钱 ; 刘心学 ; 刘德学 ; 刘贵学. 从学公下房祖(10世): 刘洵,字人斋 ; 刘澜,字义斋 ; 刘濵,字礼斋 ; 刘洁,字智斋. 心学公下房祖(10世): 刘渤(泊) ; 刘濬. 德学公下房祖(10世): 刘浃. 贵学公下房祖(10世): 刘汋 ; 刘湘,字显吾. 世派(21世起): 科第家声大 陶唐世泽昌 三元开景运 光彩焕文章. 注: 督修刘科翥,字凤笙 ; 总纂刘美成,字彦文 ; 主修刘恩佑,字荣甫. 注: 此谱卷端的卷数与目录卷数有些差异, 以目录卷数内容标注. 散居地: 湖北省罗田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部分卷端题: 义水刘氏宗谱.
浏览:100
10.刘氏族谱, 10, 卷6: 士元 7世方富 方贵 方福 方寿公起世系, 1918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订书堂, 民国7[1918]续修(校书堂藏板). 10册 : 插图, 世系表. 编谱人员 : 刘道晨,字恒德 ; 刘道锺,字树勋 ; 刘道务,字君志 ; 刘道林,字庆云 ; 刘道信,字成宗 ; 刘为绪,字克承. 始祖(1世) : (明) 刘九良. 自江右迁湖北黄冈县,落业白塔河. 生二子: 刘大德 ; 刘大刚(迁居叶顾岗,不详). 大德公下派祖(6世) : 刘士元,字俊彦. 可臣公长子. 士元公下六子(7世) : 刘方荣,字群吉 ; 刘方华,字能相 ; 刘方富,字谷成 ; 刘方贵,字能佐(后失考) ; 刘方福,字如东(二传后止) ; 刘方寿,字鸿开. 字派(8世起) : 志廷如杰 学道为珍 先贤泽永 后裕传馨. 续修赠派 : 希明远绍 继德鸿勋 光前荫浩 福润长青.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书名页题,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刘氏续修宗谱. 部分卷端题 : 黄冈刘氏宗谱.
浏览:100
20.刘氏宗谱, 20, 卷19: 汝美 启孔 16世德元公起, 1920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青藜堂, 民国9[1920]五续. 25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本卷不全. 缺卷首2, 卷8, 及卷21. 撰序者 : 刘谟经,字常齐 ; 刘远象,字精一. 赐姓祖 : (陶唐) 伯启,帝尧之十子. 封于刘,及今彭城. 始迁祖(1世) : 刘君受. 由江右南昌迁麻邑. 受君公下四子 : 刘千一(居白畈) ; 刘端一(迁河南) ; 刘万一(居锁口河) ; 刘正一(下一子: 刘谷中). 本谱仅记载正一公后裔. 谷中公下三子(4世) : 刘庭芳(迁居曹河区) ; 刘庭正 ; 刘庭训(失传). *注: "庭" 亦作 "廷". 庭芳公下五子(5世) : 刘海 ; 刘滨,号仲谨 ; 刘江 ; 刘清 ; 刘淙(后繁不录). 廷正公下房祖(5世) : 刘蜜 ; 刘斌(下步冲支祖). 海公下支祖(6世) : 刘汝敏. 汝敏公下分祖(9世) : 刘薇 ; 刘莙(皆源淞公子) ; 刘莪 ; 刘黄,号前溪 ; 刘藤 ; 刘荐(皆源汰公子) ; 刘萃 ; 刘蔚(皆源治公子) ; 刘蒲(源洛公子). 滨公下支祖(6世) : 刘汝让 ; 刘汝美. 美公下三子(7世) : 刘琦,字东岩 ; 刘琼 ; 刘璋,字滴岩. 琦公下三子(8世) : 刘源洋 ; 刘源溢 ; 刘源浩. 璋公下六子(8世) : 刘源沐 ; 刘源洞 ; 刘源淳 ; 刘源沂 ; 刘源渭 ; 刘源澄. 江公下五子(6世) : 刘汝禧 ; 刘汝赞 ; 刘汝敬 ; 刘汝政(后裔居双河口) ; 刘汝丽,号玄青(居派夫岭). 此谱仅记载汝丽公后裔. 清公下二子(6世) : 刘文玉(下三子: 刘必隆 ; 刘必兴 ; 刘必文) ; 刘文炳(失考). 必兴, 必文二公皆失考.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17.刘氏宗谱, 卷17, 汝美 启孔分 16德元 世纪, 1884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光绪10[1884]. 20册:世系表. 始祖(1世): (明) 刘君受. 携四子由江右南昌府迁至楚黄麻邑. 四子: 刘千一 ; 刘端一 ; 刘万一 ; 刘正一. 此谱为正一公派下世系. 正一公下派祖(4世): 刘廷(庭)芳(迁居曹河区) ; 刘廷(庭)正(移居东义州) ; 刘廷(庭)训(早卒失传). 皆为谷中公之子. 廷芳公下房祖(5世): 刘海 ; 刘滨,号仲谨 ; 刘清. 海公派下支祖(6世): 刘汝敏 ; 刘汝俭. 滨公派下支祖(6世): 刘汝让 ; 刘汝美 ; 刘汝礼. 清公派下支祖(6世): 刘玉. 廷正公下房祖(5世): 刘蜜 ; 刘斌. 辈派字(2世起): 一中廷水汝玉源草乗启自金龙延. 五十六辈派字(前32字): 启自金龙延德家 贻谟燕翼悉宗麻 青缃黄卷开佳世 执笏埀绅振国华 远溯初封尧是祖 递观奕业汉为芽. 五十六辈派字(后14字): 忠贞朴茂常如昔 厯卜源流派演遐. 1829年重议派字: 德家贻谟远 文华继世长 一从敦孝友 万代沐清光. 1884年新增派字(16世起) : 德家贻谟远 文华继世长 兴仁恹祖绪 崇礼振宗祊 根本培深厚 支条兆炽昌 大原开两汉 爼豆永馨香. 注: 目录有2种不同的卷数, 以下所列卷数以书衣及卷端的卷数列载.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书名页题,卷端题,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3.刘氏宗谱, 3, 卷3: 1世元一公起, 1943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黎照堂, 民国32[1943]创修. 6册 : 世系表. 注 : 本卷缺卷4. 源祖 : (周) 刘定,名夏. 始祖(1世) : 刘元一. 彦二公第三子. 定公56世孙. 原籍江右广信府铭山县,随父迁唐殿. 下一子: 刘胜二. 派祖(3世) : 刘本三 ; 刘本四 ; 刘本陆. 皆为胜二公之子. 分祖(10世) : 刘子墩. 廷贵公之子. 下有一子: 刘尚忠. 注 : 自元一公至廷贵公之间八世祖先皆有名而昭穆莫辨 (所有父子关系皆不详). 尚忠公下支祖(14世) : 刘文华,字德高 ; 刘文彩,字耀宗 ; 刘文弘,号承烈. 皆为之芳公之子. 进山始祖(8世) : 刘大武. 胜二公后裔. 原籍唐殿,迁居甑山区. 另支祖(2世) : 刘世英. 世派 : 文宗正泰 朝德明先 兴安玉富 相国生全.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 : 唐殿刘氏宗谱.
浏览:100
13.刘氏宗谱, 13, 卷4, 从学 澜公 11世继名公起, 1938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天禄堂, 民国27[1938]年六修. 23册:插图, 人像, 世系表. 迁罗始祖(1世): (元) 刘永一. 偕弟永二(入赘胡氏), 永三(家黄冈)由江西瓦西坝至鄱阳清塘, 复迁罗田, 卜居深水河刘家湾. 永一公派下支祖(9世): 刘从学,字清钱 ; 刘心学 ; 刘德学 ; 刘贵学. 从学公下房祖(10世): 刘洵,字人斋 ; 刘澜,字义斋 ; 刘濵,字礼斋 ; 刘洁,字智斋. 心学公下房祖(10世): 刘渤(泊) ; 刘濬. 德学公下房祖(10世): 刘浃. 贵学公下房祖(10世): 刘汋 ; 刘湘,字显吾. 世派(21世起): 科第家声大 陶唐世泽昌 三元开景运 光彩焕文章. 注: 督修刘科翥,字凤笙 ; 总纂刘美成,字彦文 ; 主修刘恩佑,字荣甫. 注: 此谱卷端的卷数与目录卷数有些差异, 以目录卷数内容标注. 散居地: 湖北省罗田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部分卷端题: 义水刘氏宗谱.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