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文史通义

文史通义

《文史通义》是一部史学理论著作。它是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的代表作,与刘知几的《史通》一直被视作古代中国史学理论的双璧。
《文史通义》成书于清 嘉庆六年(1801年), 道光十二年(1832年)由作者次子华绂首刊于开封,称为大梁本。
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不仅批判了过去的文学和史学,也提出了编写文史的主张。章学诚在这部书中提出了“经世致用”、“六经皆史”、“做史贵知其意”和“史德”等著名论断,建立了自己的史学理论体系;同时还在总结前人修志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志属信史”、“三书”、“四体”、“方志辨体”和建议州县“特立志科”等重要观点,建立了方志理论体系,创立了方志学,从而奠定了章学诚在清代史学上的重要地位。
文史通义简介资料
中文(文言文)
史部
学问之于身心,犹饥寒之于衣食也
文史通义相关文献
风俗通义姓氏篇
风俗通义姓氏篇,《风俗通义姓氏篇》      姓氏(案四库全书风俗通义有附录一卷,乃从永乐大典“
查看全文
白虎通义
理论“白虎通义”中的“通”是统一的、通行的”之意;“义”是“大义”的意思。“白虎通义”的意思是:白虎观会议所形成的统一的、通行于天下的儒家经学之大义。(西桥按,通义即疏通大义,此词多用为书名,如文史通义。)关于天地万物的起源问题,《白虎通义》的解释是:“始起先有太初,然后有太始,形兆既成,名曰太素。混浊相连,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然后剖判,清浊既分,精曜出布,庶物施生。……故《干凿度》云:‘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白虎通义》发扬《春秋繁露》比附的手法,将君臣、父子、夫妇之义与天地星辰、阴阳五行等各种自然现象相比附,用以神化封建秩序和等级制度。它认为:“子顺父,妻顺夫,臣顺君,何法?法地顺天。”(《天地》)“三纲之义,日为君,月为臣也。”(《日月》)“君有众民,何法?法天有众星也。”(《五行》)“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故《含文嘉》曰:‘君为...
查看全文
风俗通义
缘起应劭生于世宦之家,为应奉之子,应玚之叔父,博览多闻,于汉典章故事尤为精熟,著有《集解汉书音义》、《汉官仪》、《中汉辑叙》、《礼仪故事》等。灵帝中平中拜泰山太守。此书大约完成于献帝(189年至220年在位)初年。时黄巾之乱作,中原“乱靡有定,生民无几”,应劭“私惧后进益以迷昧”,于是作《风俗通义》,目的就是“辨风正俗”,使之“咸归于正”。内容提要是书以考证历代名物制度、风俗、传闻为主,对两汉民间的风俗迷信、奇闻怪谈多有驳正。《隋书》经籍志入杂家类。今本每篇为一卷,各卷皆有篇名,篇下有条目。条目下先陈述其事,再加案语以辨证得失。其考证掌故与《白虎通义》类似,辨谬正俗一如《论衡》。如正失篇“宋均令虎渡江”一条,先征引俗说,谓九江郡多虎,及宋均任太守,施德政,则群虎渡江,虎患遂绝。应劭对此提出质疑:“云悉东渡,谁指见者?”然后进一步反驳,说如果宋均做了三公,德被四海,老虎岂不是要扶老携幼,跑到...
查看全文
《白虎通义》主要内容
《白虎通义》又称《白虎通》,共4卷,东汉班固撰。汉章帝建初四年(79年),令太常、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及诸生、诸儒会白虎观,讲议《五经》同异,参加者有贾逵、丁鸿、杨终、班固、李育、楼望、成封、桓郁等数十人,有今文经学家,亦有古文经学家。这场大讨论的由来,一是由于古文经学出现之后,在文字、思想、师说各方面都同今文经学派发生分歧,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自西汉武帝时占统治地位的今文经学派,为保住自己的地位,急需利用皇帝的权威制成定论,以压倒对方。二是自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提出一整套“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后,用神学解释经学之风便愈刮愈烈,到西汉末年,封建神学和庸俗经学的混合物谶纬迷信盛行起来,由于封建统治者的支持和提倡,迅速弥漫于学术思想领域。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封建皇帝也乐于出面,组织一场大讨论,以便使谶纬迷信和封建经典更好地结合起来,使神学经学化,经学神学化。在白...
查看全文
《文史通义》:一部重要的史学理论专著
《文史通义》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探讨文史理论的专著。清章学诚撰。此书始撰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至嘉庆六年(1801)方大体定稿。作者生前恐此书论点“惊世骇俗”,仅选印了部分“近情而可听者”向有关人征询意见。全书正式刊刻于道光十二年(1832),是章学诚之子章华绂在大梁(开封)刊刻的,故称“大梁本”,共8卷,分《内篇》5卷,《外篇》3卷。其后,杭州书局、成都志古堂、广州粤雅堂以及贵阳王秉恩等又据“犬梁本”翻刻了几种。光绪间,江标有《文史通义补编》1卷,收入《灵鹣阁丛书》之中。光绪二十四年(1898)丰城余氏宝墨斋又合刻《文史通义正补编》9卷。民国初,刘承幹嘉业堂据旧抄本及章学诚故友王宗炎所编旧目重刻《文史通义》9卷,较之“大梁本”增《内篇》1篇、《补遗》8篇,这是旧时的善本。目前通行本为1956年古籍出版社排印的刘公纯标点本以及1961年中华书局重印的刘公纯标点本,二书底本皆为嘉业堂刻...
查看全文
文史通义相关标签
史学理论
东方古籍
家族谱大览
中华张氏筱溪通义族系七修族谱
中华张氏筱溪通义族系七修族谱
浏览:0
圳头仲宗公志通义章公卷三七
圳头仲宗公志通义章公卷三七
浏览:0
中华张氏通义公 安岳县
中华张氏通义公 安岳县
浏览:0
白石谢氏四修族谱 [76卷,文史4卷]
原书 : [出版地不详] : 宝树堂, 1994年. 82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中国湖南图书馆. 受姓祖 : 申伯. 因功封于谢邑,子孙以邑为氏. 始祖 : (南宋) 谢梦来. 由江西吉安太和迁湘上扶洲. 白石开基祖 : (元明之际) 谢祥钦,字应卿. 生一子 : 谢昌杰,字英烈. 杰公下三子 : (明) 谢隆远,字世传 ; 谢隆昱 ; 谢隆达,字世寿. 派祖(6世) : (明) 谢春茂 ; 谢春荣 ; 谢春宪,字六仁 ; 谢春华,字芳辉. 春荣公下二子 : (明) 谢元珍,字建岩 ; 谢元环,号岩泉. 元珍公下二房 : (明) 谢珠栋,字南溪 ; 谢珠明,字双峰. 元环公下七房 : (明) 谢珠潮,字扇峰 ; 谢珠润,字石岩 ; 谢珠泗,字东川,号鲁叟 ; 谢珠渊,字东塘 ; 谢珠滨,字虎岩 ; 谢珠海,字海岩 ; 谢珠滔,字龙岩. 珠滨公下五支 : (明清之际) 谢安圣,字桂亭 ; 谢安贤,字梅亭 ; 谢安道,字椿亭 ; 谢安德,字梓亭 ; 谢安泰,字继亭. 珠泗公之子 : (明清之际) 谢安锭,字怀镫,号奠南. 下有四子,分四支. 泗公房下四支祖 : (明清之际) 谢定俸,字明卿 ; 谢定俊,字达卿,号纯斋,谥毅忠 ; 谢定任,字相卿,号崛峰 ; 谢定伦,字圣卿. 散居地 : 湖南省湘乡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德化文史资料祠堂古联选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向氏六修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琥珀堂, 2003年. 27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者 : 中国湖南图书馆. 受姓祖 : 公子肹,字向父. 宋桓公之后. 子孙以其字为氏. 远祖 : (宋) 向敏中. 迁湘始祖 : (元明之际) 向庚八,字荣仲. 敏中公11世孙. 由江西泰和落籍湘乡琥珀(今属双峰县). 派祖 : (明) 向友华,字贵芳. 庚八公之子. 下有五子,长子通肃无传,仅传四房. 四大房祖 : (明) 向通礼,字绳己 ; 向通义,字绳翠 ; 向通贤,字见齐 ; 向通谅,字言京. 散居地 : 湖南省双峰县, 湘乡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 向氏六修族谱. 江西泰和县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