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四声猿:四卷

四声猿:四卷

《四声猿》是明代徐渭的四部杂剧,分别为《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四剧各自独立,总称为《四声猿》,取汉乐府诗“猿鸣三声泪沾裳”,意猿鸣三声足以墮淚,何況四声,更见悲凉。徐渭(1521-93年)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居士等别号,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王骥德《曲律》盛赞这四个短剧“高华爽俊,浓丽奇伟,无所不有。称词人极则,追躅元人。”此本为明延阁刻本,即越中李廷谟所刻。廷谟字告辰,号延阁主人。书后有吴梅圈批并跋。
四声猿:四卷简介资料
1521 年 - 1593 年
相关人物
四声猿:四卷相关文献
南猿
大众文化南猿曾出现在BBC的《与野兽共舞》和《与远古人共舞》系列节目中。
查看全文
习性除了大猩猩和人外,所有的猿都擅长爬树。猿类是杂食性动物,它们的食物包括水果、种子、肉类等各种容易得到和消化的食物。猿类最初分布在非洲和亚洲,人通过漫长的迁徙,最终遍布世界的各个地区。栖息地大多数猿类都濒临灭绝。主要的威胁来自热带雨林的减少,少数物种也有偷猎者的威胁。起源与分类早期猿类起源于旧世界猴,大约两千五百万年前开始出现。现代小猿在一千八百万年前出现,猩猩则出现于一千四百万年前,大猩猩出现于七百万年前,人类和黑猩猩则在三百-五百万年前出现。长臂猿科(Hylobatidae):即小猿,包括4属12种长臂猿;人科(Hominidae):即大猿,包括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和人四个属。海猿说英国学者阿利斯特·哈代(AlisterHardy)1960年提出此假说。在古猿与南猿之间长达400万年的化石空白期中,部分古猿曾进入海洋生活,获得一系列与陆生哺乳动物不同的特征,后又上陆,演化成南猿。文...
查看全文
四声
四声概念的提出四声可能在上古汉语中已经存在,即“古四声”。但四声作为概念的提出则始于南朝梁的沈约。《梁书·沈约传》记载他写了一本《四声谱》,专门讨论这个问题;同书还载梁武帝萧衍问及周舍何谓四声,周舍答:“天子圣哲。”后来隋朝的陆法言著《切韵》,将四声标为“平上去入”。其实“天子圣哲”和“平上去入”,用字不同,内涵一致:“天”、“平”同为平声,“子”、“上”同为上声,“圣”、“去”同为去声,“哲”、“入”同为入声。不过《切韵》一出,流传广远,“平声”、“上声”、“去声”、“入声”遂成为四声的泛称。中古汉语的声调《切韵》原本久已散佚,仅存敦煌出土的唐人抄本《切韵》原书(传写本)的片断和一些增订本,但根据陆续发现的残本及该书的增订本《广韵》可以看出它的轮廓。全书按韵目编排,而韵又按声编排,因此一部《切韵》,可以分为平、上、去、入四部分。再参考现代方言材料,不难得出结论,中古汉语即有这四个声调。至...
查看全文
猿乐
起源虽然关于的猿乐起源目前并不十分清楚,7世纪时从中国传入的日本最古的舞台艺术伎乐和奈良时代传自大陆的散乐被认为有可能是其开端。散乐最初与雅乐一同受到了朝廷的保护,但是之后很快在民间传播开来,与古老的民间技艺相结合,发展成为以模仿等为主要形式、滑稽搞笑的表演技艺及短剧。此后就被称为猿乐,成为现在的能剧的原型,室町时代为“能剧”的同义词。第15代幕府将军德川庆喜大政奉还后,猿乐面临了危机,于是其名称由猿乐改称为能,以图存续。
查看全文
呼猿洞
有一年清明,杨柳青,桃花红,正是西湖风景顶好的辰光,游湖踏青的人到处都是,灵隐寺前一片闹盈盈的。那天,杭州知府也出来耍子儿,他鸣锣喝道地到了灵隐寺,看见飞来峰脚下,密密麻麻地围着一大堆人,就叫差役在人群中赶开一条路,自己挨近去一看,哈哈!原来有个老和尚,正在那里跟一只金毛猴子走围棋哩。这知府也是个喜欢走棋的,当时那些拍马屁的人把他捧得天一般高,称他是天下无敌的国手。这时,他看见了棋盘棋子,不觉手痒起来,便一脚把猴子踢开,坐下来要和老和尚较量较量,当着众人显显自己的本事。老和尚知道做官的人是顶要面子的,便手下留情,有意让掉几个子儿认输。知府赢了棋,心中得意,就站起身子,仰着头呵呵大笑起来,并把老和尚奚落一番。老和尚心想:我好意给你留个面子,你倒给脸不要脸!就也嘻嘻地笑了起来。知府见他嘻笑,便说:“你疯了,走输了棋还笑哩!”老和尚说:“大人呀,你不知道,强中自有强中手,我上面还有老师父呢!”知...
查看全文
四声猿:四卷相关标签
文学 & 修辞
其他特定语言&语系文学
东亚 & 东南亚文学
历史 & 地理
亚洲史; 远东
中国 & 附近区域
中国戏剧
中国文学
戏剧
东方古籍
家族谱大览
高雄市昭伦四姓宗亲会会员名册
高雄市昭伦四姓宗亲会会员名册 地区:台湾高雄市
浏览:0
1.关西马氏世行录 [7卷]
原书 : 敦伦堂藏板, 清同治戊辰[1868]重镌. 8册 : 插图. 附后录三卷续录一卷又续录二卷又续之余一卷全书共十四卷. 同州始迁祖 : 马和卿(元末) 散居地 : 陕西省大荔县等地
浏览:100
关西马氏世行录
原书 : 敦伦堂藏板, 清同治戊辰[1868]重镌 8册 : 插图 附后录三卷续录一卷又续录二卷又续之余一卷全书共十四卷 同州始迁祖 : 马和卿(元末) 散居地 : 陕西省大荔县等地
浏览:0
钟氏联修总谱
谱牒题名 颍川堂钟氏联修总谱: 十四卷:[江西] 家谱主编、副主编 钟民山主修 堂号郡望 始祖、始迁祖 始祖:[汉]钟接 归属地区 江西钟氏家谱 出版日期、印刷方式 (1950)年, 石印本 内容概要 是为江西兴国、吉水、永丰、泰和、赣县、庐陵、雩都等地合谱。尊居颍川郡汉代人接为一世祖。卷一源流、序、凡例、家规、谱戒、像赞、各房名位考、诰命、祠记、世德传、节妇传、总谱垂丝等,余卷为各房垂丝。
浏览:0
沅江刘氏四修支谱
题名 沅江刘氏四修支谱: 十四卷:[湖南沅江] 作者 刘时及主修 版本 民国19年(1930), 木活字本 居地 湖南, 沅江 堂号 彭城堂 摘要 为6133/A之足本。卷首序、源流,卷一祠图、祠规、祭文、家规家训、小传等,卷三系图,卷四至十二世系表,卷十三传文,卷十四坟茔图、跋。
浏览:0
吴氏宗谱
题名 湖山吴氏宗谱: 四卷:[浙江兰溪] 作者 吴伯瑜编辑 版本 民国18年(1929), 木活字本 居地 浙江, 兰溪 堂号 积庆堂 先祖/名人 始迁祖:[元]吴道远; 始迁祖:[元]吴玉 摘要 始迁祖道远,一名玉,行旻三,元明之际自浙江睦州青溪云村迁居兰溪湖山头。卷一序、敕命、寿序、凡例、传、家规,卷二像赞、祀产、墓图、墓志等,卷三系图,卷四行传。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