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声
四声概念的提出
四声可能在上古汉语中已经存在,即“古四声”。但四声作为概念的提出则始于南朝梁的沈约。《梁书·沈约传》记载他写了一本《四声谱》,专门讨论这个问题;同书还载梁武帝萧衍问及周舍何谓四声,周舍答:“天子圣哲。”后来隋朝的陆法言著《切韵》,将四声标为“平上去入”。其实“天子圣哲”和“平上去入”,用字不同,内涵一致:“天”、“平”同为平声,“子”、“上”同为上声,“圣”、“去”同为去声,“哲”、“入”同为入声。不过《切韵》一出,流传广远,“平声”、“上声”、“去声”、“入声”遂成为四声的泛称。
中古汉语的声调
《切韵》原本久已散佚,仅存敦煌出土的唐人抄本《切韵》原书(传写本)的片断和一些增订本,但根据陆续发现的残本及该书的增订本《广韵》可以看出它的轮廓。全书按韵目编排,而韵又按声编排,因此一部《切韵》,可以分为平、上、去、入四部分。再参考现代方言材料,不难得出结论,中古汉语即有这四个声调。至于具体调值,现已难于确考。近代学者陈寅恪在著作《四声三问》中,认为平、上、去“实依据及摹拟中国当日转读佛经之三声”归纳得来。有学者根据梵汉对音,推测平声应为中平调,上声为高平调,去声为低平调,入声为促调。特别应指出,有学者质疑入声应该归类为声调,还是一系列以塞音(p,t,k)收尾的韵母的统称。因为只有这类韵母发入声,相对地,以元音或鼻音收尾的韵母只发平、上、去三声。于是韵书就拿塞音和同部位的鼻音相配,组成一个完备的系统。比如说,寒韵收鼻音韵尾,只有平上去三声(分别为寒、旱、翰),韵书就配以同部位的入声曷韵,使之四声齐全。亦有学者反对使其归类声调,如平上去声为ng对应软颚塞音k;n对应龈塞音t;m对应双唇塞音p,乃完整相对关系。未有需要以纯粹西洋语言学进行分类,而西洋语言学亦非唯一解释一切语言方法。
四声的流变
四声在方音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主要变化包括平分阴阳、全浊上变去、入声消失。
平分阴阳
四声根据声纽(开头辅音)的清浊,各分裂为两声,清者为阴,浊者为阳。年代在唐朝的日本《悉昙藏》说:“承和之末,正法师来……声势太奇,四声之中,各有轻重。”
全浊上变去
全浊音是指中古汉语中的浊塞音、浊擦音、浊塞擦音。全浊上变去就是指以这些辅音开头的上声字(如淡、道)转入去声,和次浊上字(如老、脑)声调不同。北部(北方话)和中部方言(湘语、赣语)中极少例外,南部方言则很少如此。这一音变据考也发生在唐朝末年。
入声消失
有些方言,如粤语、闽南语、客语等至今完整地保存着中古汉语的入声系统(闽南语的文读系统保留有完整的入声,但白读系统中部分退化为喉塞音韵尾 [ʔ] )。但对大多数方言来说,塞音韵尾均有不同程度的脱落。中古汉语原有的p、t、k三个塞音韵尾,有些方言,如闽语及客家语的一些次方言,归并剩一或两个,有些同时发展出一个喉塞音韵尾 [ʔ] 。有些只保留韵尾 [ʔ] ,如吴语、晋语、江淮官话的通泰片等。有些塞音韵尾完全脱落,入声只作为声调存在,如湘语、闽北语、闽中语等。最后,在大部分官话方言中,入声甚至已归并至其他调类。如西南官话的入声归入阳平调,华北官话的入声派入其他三调。
举普通话为例。屋、曷、乙、没均为《切韵》入声韵,但在普通话则分别作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官话各方言入声消失的进程并不一致,但总体来说,是先归并,再变成喉塞音,嗣后喉塞音脱落,最后并入其他调。这一过程始于唐末宋初之间的中原北部(详见燕云十六州),到元朝的官话已无入声。不过,入声未有随南宋灭亡而消失,至今仍广泛流传在华南地区。由于部分原来属于仄声一员的入声被派进平声,所以往后官话各方言的使用者较难判断唐诗宋词中的平仄韵律。
参考书目
《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10月,光盘1.1版
《二十六史·梁书》 北京银冠电子出版有限公司,电子版
俞敏 《俞敏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9年5月
相关条目
平仄
四声别义
日本汉字音的声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