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韩国科学技术院

韩国科学技术院

韩国科学技术院(朝鲜语:한국과학기술원英语: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缩写为 KAIST)是一所位于韩国大田广域市的大学,1971年由韩国政府创建,是所国立研究型综合大学。

KAIST与首尔国立大学、高丽大学、延世大学及成均馆大学在各项大学排行榜上常列前五大。

韩国科学技术院简介资料
36°22′19″N 127°21′47″E
韩国科学技术院相关文献
韩国科学技术院
历史1971年,韩国政府创建韩国科学院(KAIS),最初院址在韩国首尔,教授都是从美国归来的韩国籍科学及工程方面的专家。1981年,韩国科学院与韩国科学技术研究所(KIST)合并为韩国科学技术院。1989年,韩国科学技术院合并韩国科学技术大学(KIT),主校区迁移到目前在大田广域市的位置。2009年3月,合并韩国情报通信大学,成为KAIST辖下文旨校区。校区首尔校区首尔道谷校区大田主校区大田文旨校区学科自然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文化科学学院跨学科学院商学院相关条目KAIST(电视剧)韩国大学列表大学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43位。亚洲大学排名:亚洲第6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148位。亚洲大学排名:亚洲第10位。世界大学声誉:世界第81-90区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世界第201至300区间。著名校友尹邵熙
查看全文
韩国宪法法院
历史韩国宪法法院于1988年依据韩国第六共和国宪法第六章建立。在1960年到1988年宪法法院成立之前,韩国仅有过3次对宪法的审查。而在宪法法院成立的头一年中,宪法法院就对400个案件行使了审判权。截至2006年12月31日,韩国宪法法院已经处理了13,945个案件,其中有13,058个案件已经解决,887个案件还在审核中。这些巨大变革主要得益于韩国1987年的六月民主运动,最终导致韩国宪法法院和新的法律审查体系在韩国的建立。2017年3月10日,韩国宪法法院裁定总统弹劾案成立,朴槿惠被即时罢免,成为韩国历史上首位被罢免的总统。地位与职能宪法法院在韩国宪法中单独成章,地位与韩国国会、韩国政府以及韩国最高法院平级,拥有独立的司法权力。宪法争议的最终审判权宪法法院具有对立法与宪法的一致性、政党解散、政府高官的弹劾、宪法申诉、国家机关之间以及国家机关与地方政府之间权限纠纷的最终审判权。宪法法院的
查看全文
中国科学技术史
纲目李氏原本构思是写一册,后来越写越多,现今有7卷,具体分为:第一卷导论李约瑟著,王铃协助;1954第二卷科学思想史李约瑟著,王铃协助;1956第三卷数学、天学和地学李约瑟著,王铃协助;1959第四卷物理学及相关技术第五卷化学及相关技术第六卷生物学及相关技术第七卷社会背景截至2014年7月,以上第一至四卷、第五卷第一、二、五至七分册、第六卷第一、第五及第六分册,共14册的中译本已出版。参见中国发明列表李约瑟难题
查看全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
学位授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共有1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8个博士点,133个硕士点以及MBA、MPA、工程硕士3个专业学位授予点。科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2个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0个院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2个教育部博士生创新开放基地。参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
查看全文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大事记1979年4月,生物医学仪器专业和教研室成立。1982年9月,生物技术研究所(前称研究室)成立。应用化学系成立生物教研室以及分子生物实验室。1985年7月,生物科学技术系成立。1986年,生物化学专业设立。1996年,生物技术专业设立。1997年2月,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成立,时设生物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生态与环境工程三个系。2000年4月,Bio-X中心成立。2001年,生物医学工程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2年9月,生物信息学专业建立。上海交通大学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立。2008年,生物信息学与生物统计学系建立。2009年,设生物科学专业。国家生命科学理科人才培养基地成立。2010年11月18日,交大聘2008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获得者吕克·蒙塔尼(LucMontagnier)为讲席教授,生命学院将设立Montagnier研究所。学院建筑生...
查看全文
韩国科学技术院相关标签
1971年创建的教育机构
韩国公立大学
大田广域市大学
家族谱大览
韩傅族谱 [26卷,首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三公堂藏板, 1991年四修. 29册 : 插图, 世系表. 编纂者 : 韩傅德令,字长生 ; 韩傅德亭,字文彪 ; 韩傅咸祯,字炎林. 受姓祖 : 武王少子. 为姬氏苗裔,封于韩国,因国为姓. 始祖(一世) : (明初) 韩受三. 由江西饶州徙楚北黄冈. 后裔出继外家,承韩傅双姓. 派祖(4世) : (明) 韩傅子贵. 天才公之子. 子贵公下五子 : 韩傅思仁 ; 韩傅思义 ; 韩傅思礼 ; 韩傅思智 ; 韩傅思政. 礼, 智二公后失传. 仅传仁, 义, 政三房. 仁房下支祖(14世) : (清) 韩傅以明,字宏哲 ; 韩傅以正,字玉交 ; 韩傅以祥,字玉书 ; 韩傅以瑞,字玉林. 义房下支祖(8世) : 韩傅大仁 ; 韩傅大用 ; 韩傅大华 ; 韩傅大杰 ; 韩傅大元 ; 韩傅大亨. 政房下支谱(8世) : 韩傅大智 ; 韩傅大才 ; 韩傅大用 ; 韩傅大显 ; 韩傅大祥 ; 韩傅大儒. 韩傅联派 : 复二珍之五六(受再才子思志) 文忠廷尚懋(文大廷同之) 国正大光明(应运以起万) 克全传宗远(世其昌士德) 诗书(咸守)家声显扬 培基永盛 源本延长 崇儒重道 顺理成章. 注 : 记录于 ( ) 中字派为傅氏原宗派. 四修宗派 : 培基永盛 源本延长 学愽业伟 聪慧高强 丰续裕后 久享安康.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韩傅宗谱.
浏览:0
韩傅族谱 [26卷,首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三公堂藏板, 1991年四修. 29册 : 插图, 世系表. 编纂者 : 韩傅德令,字长生 ; 韩傅德亭,字文彪 ; 韩傅咸祯,字炎林. 受姓祖 : 武王少子. 为姬氏苗裔,封于韩国,因国为姓. 始祖(一世) : (明初) 韩受三. 由江西饶州徙楚北黄冈. 后裔出继外家,承韩傅双姓. 派祖(4世) : (明) 韩傅子贵. 天才公之子. 子贵公下五子 : 韩傅思仁 ; 韩傅思义 ; 韩傅思礼 ; 韩傅思智 ; 韩傅思政. 礼, 智二公后失传. 仅传仁, 义, 政三房. 仁房下支祖(14世) : (清) 韩傅以明,字宏哲 ; 韩傅以正,字玉交 ; 韩傅以祥,字玉书 ; 韩傅以瑞,字玉林. 义房下支祖(8世) : 韩傅大仁 ; 韩傅大用 ; 韩傅大华 ; 韩傅大杰 ; 韩傅大元 ; 韩傅大亨. 政房下支谱(8世) : 韩傅大智 ; 韩傅大才 ; 韩傅大用 ; 韩傅大显 ; 韩傅大祥 ; 韩傅大儒. 韩傅联派 : 复二珍之五六(受再才子思志) 文忠廷尚懋(文大廷同之) 国正大光明(应运以起万) 克全传宗远(世其昌士德) 诗书(咸守)家声显扬 培基永盛 源本延长 崇儒重道 顺理成章. 注 : 记录于 ( ) 中字派为傅氏原宗派. 四修宗派 : 培基永盛 源本延长 学愽业伟 聪慧高强 丰续裕后 久享安康.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韩傅宗谱.
浏览:0
韩傅族谱 [26卷,首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三公堂藏板, 1991年四修. 29册 : 插图, 世系表. 编纂者 : 韩傅德令,字长生 ; 韩傅德亭,字文彪 ; 韩傅咸祯,字炎林. 受姓祖 : 武王少子. 为姬氏苗裔,封于韩国,因国为姓. 始祖(一世) : (明初) 韩受三. 由江西饶州徙楚北黄冈. 后裔出继外家,承韩傅双姓. 派祖(4世) : (明) 韩傅子贵. 天才公之子. 子贵公下五子 : 韩傅思仁 ; 韩傅思义 ; 韩傅思礼 ; 韩傅思智 ; 韩傅思政. 礼, 智二公后失传. 仅传仁, 义, 政三房. 仁房下支祖(14世) : (清) 韩傅以明,字宏哲 ; 韩傅以正,字玉交 ; 韩傅以祥,字玉书 ; 韩傅以瑞,字玉林. 义房下支祖(8世) : 韩傅大仁 ; 韩傅大用 ; 韩傅大华 ; 韩傅大杰 ; 韩傅大元 ; 韩傅大亨. 政房下支谱(8世) : 韩傅大智 ; 韩傅大才 ; 韩傅大用 ; 韩傅大显 ; 韩傅大祥 ; 韩傅大儒. 韩傅联派 : 复二珍之五六(受再才子思志) 文忠廷尚懋(文大廷同之) 国正大光明(应运以起万) 克全传宗远(世其昌士德) 诗书(咸守)家声显扬 培基永盛 源本延长 崇儒重道 顺理成章. 注 : 记录于 ( ) 中字派为傅氏原宗派. 四修宗派 : 培基永盛 源本延长 学愽业伟 聪慧高强 丰续裕后 久享安康.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韩傅宗谱.
浏览:0
韩傅族谱 [26卷,首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三公堂藏板, 1991年四修. 29册 : 插图, 世系表. 编纂者 : 韩傅德令,字长生 ; 韩傅德亭,字文彪 ; 韩傅咸祯,字炎林. 受姓祖 : 武王少子. 为姬氏苗裔,封于韩国,因国为姓. 始祖(一世) : (明初) 韩受三. 由江西饶州徙楚北黄冈. 后裔出继外家,承韩傅双姓. 派祖(4世) : (明) 韩傅子贵. 天才公之子. 子贵公下五子 : 韩傅思仁 ; 韩傅思义 ; 韩傅思礼 ; 韩傅思智 ; 韩傅思政. 礼, 智二公后失传. 仅传仁, 义, 政三房. 仁房下支祖(14世) : (清) 韩傅以明,字宏哲 ; 韩傅以正,字玉交 ; 韩傅以祥,字玉书 ; 韩傅以瑞,字玉林. 义房下支祖(8世) : 韩傅大仁 ; 韩傅大用 ; 韩傅大华 ; 韩傅大杰 ; 韩傅大元 ; 韩傅大亨. 政房下支谱(8世) : 韩傅大智 ; 韩傅大才 ; 韩傅大用 ; 韩傅大显 ; 韩傅大祥 ; 韩傅大儒. 韩傅联派 : 复二珍之五六(受再才子思志) 文忠廷尚懋(文大廷同之) 国正大光明(应运以起万) 克全传宗远(世其昌士德) 诗书(咸守)家声显扬 培基永盛 源本延长 崇儒重道 顺理成章. 注 : 记录于 ( ) 中字派为傅氏原宗派. 四修宗派 : 培基永盛 源本延长 学愽业伟 聪慧高强 丰续裕后 久享安康.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韩傅宗谱.
浏览:0
韩傅族谱 [26卷,首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三公堂藏板, 1991年四修. 29册 : 插图, 世系表. 编纂者 : 韩傅德令,字长生 ; 韩傅德亭,字文彪 ; 韩傅咸祯,字炎林. 受姓祖 : 武王少子. 为姬氏苗裔,封于韩国,因国为姓. 始祖(一世) : (明初) 韩受三. 由江西饶州徙楚北黄冈. 后裔出继外家,承韩傅双姓. 派祖(4世) : (明) 韩傅子贵. 天才公之子. 子贵公下五子 : 韩傅思仁 ; 韩傅思义 ; 韩傅思礼 ; 韩傅思智 ; 韩傅思政. 礼, 智二公后失传. 仅传仁, 义, 政三房. 仁房下支祖(14世) : (清) 韩傅以明,字宏哲 ; 韩傅以正,字玉交 ; 韩傅以祥,字玉书 ; 韩傅以瑞,字玉林. 义房下支祖(8世) : 韩傅大仁 ; 韩傅大用 ; 韩傅大华 ; 韩傅大杰 ; 韩傅大元 ; 韩傅大亨. 政房下支谱(8世) : 韩傅大智 ; 韩傅大才 ; 韩傅大用 ; 韩傅大显 ; 韩傅大祥 ; 韩傅大儒. 韩傅联派 : 复二珍之五六(受再才子思志) 文忠廷尚懋(文大廷同之) 国正大光明(应运以起万) 克全传宗远(世其昌士德) 诗书(咸守)家声显扬 培基永盛 源本延长 崇儒重道 顺理成章. 注 : 记录于 ( ) 中字派为傅氏原宗派. 四修宗派 : 培基永盛 源本延长 学愽业伟 聪慧高强 丰续裕后 久享安康.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韩傅宗谱.
浏览:0
韩傅族谱 [26卷,首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三公堂藏板, 1991年四修. 29册 : 插图, 世系表. 编纂者 : 韩傅德令,字长生 ; 韩傅德亭,字文彪 ; 韩傅咸祯,字炎林. 受姓祖 : 武王少子. 为姬氏苗裔,封于韩国,因国为姓. 始祖(一世) : (明初) 韩受三. 由江西饶州徙楚北黄冈. 后裔出继外家,承韩傅双姓. 派祖(4世) : (明) 韩傅子贵. 天才公之子. 子贵公下五子 : 韩傅思仁 ; 韩傅思义 ; 韩傅思礼 ; 韩傅思智 ; 韩傅思政. 礼, 智二公后失传. 仅传仁, 义, 政三房. 仁房下支祖(14世) : (清) 韩傅以明,字宏哲 ; 韩傅以正,字玉交 ; 韩傅以祥,字玉书 ; 韩傅以瑞,字玉林. 义房下支祖(8世) : 韩傅大仁 ; 韩傅大用 ; 韩傅大华 ; 韩傅大杰 ; 韩傅大元 ; 韩傅大亨. 政房下支谱(8世) : 韩傅大智 ; 韩傅大才 ; 韩傅大用 ; 韩傅大显 ; 韩傅大祥 ; 韩傅大儒. 韩傅联派 : 复二珍之五六(受再才子思志) 文忠廷尚懋(文大廷同之) 国正大光明(应运以起万) 克全传宗远(世其昌士德) 诗书(咸守)家声显扬 培基永盛 源本延长 崇儒重道 顺理成章. 注 : 记录于 ( ) 中字派为傅氏原宗派. 四修宗派 : 培基永盛 源本延长 学愽业伟 聪慧高强 丰续裕后 久享安康.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韩傅宗谱.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