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高红移超新星搜索队

高红移超新星搜索队

高红移超新星搜索队(High-z Supernova Search Team)是一个国际宇宙学合作项目,用Ia型超新星来描述宇宙膨胀。该小组于1994年由布莱恩·施密特(当时是哈佛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助理)以及尼古拉斯·桑契夫(智利托洛洛山美洲际天文台研究员)共同创建。该小队囊括了美国、欧洲、澳大利亚和智利的大约20位天文学家。他们用托洛洛山的维克多·布兰科望远镜来发现红移高于z=0.9的Ia型超新星。这些发现被大多取自凯克天文台和欧洲南方天文台望远镜的光谱核实。1998年在亚当·里斯领导的一项研究中,该小队率先发现了宇宙加速膨胀的证据。

2014年,因“基础性地发现与探索中微子震荡,显示出超越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的新领域”,施密特、里斯与高红移超新星搜索队成员、索尔·珀尔马特与超新星宇宙学计划实验团队共同荣获2015年基础物理学突破奖。

高红移超新星搜索队相关文献
Ia超新星
公认的模型Ia超新星是由美国天文学家鲁道夫·闵可夫斯基,和瑞士天文学家弗里茨·兹威基设计的闵可夫斯基-兹威基超新星分类中一个次分类的类别。有几种方式可以形成这种类型的超新星,但它们共用一个共同的基础机制。理论天文学家长期以来一直认为这种超新星的前身是一颗白矮星,并且在2014年当年在星系M82中发现一颗Ia超新星,而获得实证的证据。当一颗缓慢自转的碳-氧白矮星从他的伴星吸积质量,它的质量会超过大约是1.44M☉的钱德拉塞卡极限,之后它的电子简并压力就不能支撑它的质量。在缺乏抗衡力量的支撑下,白矮星会坍缩形成中子星,这通常发生在一颗主要成分为镁、氖和氧的白矮星。这是天文学家当前的Ia超新星爆炸模型,然而从来没有一颗能达到此一极限,而坍缩也永远不会开始发生。取而代之的是,因为质量的增加使得核心的压力和密度增加,导致温度也升高,并且当白矮星的质量大约达到此一极限的99%,一个持续大约1,000年...
查看全文
超新星核合成
超新星超新星是恒星发生剧烈爆炸的现象,发生的情况主要是下述两种。第一种是白矮星经由吸收伴星(通常是红巨星)的质量,当他到达钱德拉塞卡极限之后,进行以核心为基础的爆炸。第二种,也是较常见的,是大质量恒星造成的,通常是红巨星,达到铁的核聚变(或燃烧)过程。因为铁是所有元素中束缚能最高的之一,也是核聚变能产生的释放热能最后一种元素。从此之后,所有的核聚变反应开始吸热而使恒星丧失能量,于是恒星的重力迅速的将外面的数层吸入,恒星很快的塌缩,然后形成超新星的爆炸。元素的融合周期表显示宇宙源起源的每个元素。比铁重的元素通常起源于超新星爆炸,由超新星爆炸产生的中子进行r-过程产生。由于超新星爆炸释放出极大数量的能量,也产生了比恒星所能产生更高的温度。如此的高温营造出的环境使原子量高达254的元素也能形成,锎是已知最重的元素,但在地球上只能由人工合成。在核聚变的过程中,恒星核合成所能融合产生的最重元素是镍,...
查看全文
II型超新星
形成在核心塌缩之前,演化中的恒星一层层的结构像颗巨型的洋葱(未依照比例)。图中构成物由外层起始乃氢、氦、碳、氖、氧、硅、铁。质量比太阳大的恒星演化过程远比太阳复杂。在太阳的核心,氢经由融合成为氦,释放出的热能加热太阳的核心和提供压力来支撑太阳的壳层阻止核心的塌缩(参考流体静力平衡)。在核心制造和堆积的氦,因为温度不够高不足以造成进一步的核聚变。最后,当核心的氢枯竭时,融合开始减缓,同时重力造成核心开始收缩。由收缩提高的温度足够造成短期间的氦融合,这在恒星的生命期中通常短于10%。质量低于8倍太阳质量的恒星,由氦融合产生的碳不能做为燃料,恒星将会逐渐冷却成为白矮星。白矮星如果有邻近的伴星,则可能成为Ia超新星。质量更大的恒星,无论如何只要质量足够,就能在氦燃烧阶段结束后创造更高的温度和压力,让核心的碳成为燃料开始进一步的核聚变。当更重的元素在这些大质量恒星的核心形成时,这些元素像洋葱一样一层...
查看全文
Ib和Ic超新星
光谱超新星的分类是依据在光谱中是否缺乏氢的光谱线。与II型超新星比较,I型是欠缺氢线的。与著名的Ia型不同,Ib的谱线中还缺少波长为635.5奈米的单一离子硅吸收线。比较Ib超新星的年龄,它也显示出比Ia型更明显的氦谱线。总而言之,Ib型超新星的谱线中包含有氧、钙、和镁的谱线。对照的Ia型,主要的谱线则来自于铁。Ib型超新星的形成几乎与II型超新星相同,虽都是由大质量恒星的核心塌缩形成的,但是Ib超新星的前身在爆炸之前先抛掉了氢的外壳。结果因为外壳主要的成分是氦,造成光谱比较像Ia超新星;Ic超新星又超越了Ib超新星,它的光谱中还缺乏氦的谱线。形成大质量恒星的演变像洋葱的层次一样(未依照比例)。在成为超新星之前,一颗大质量恒星演变出像洋葱一样的层次。不同层次进行着不同元素的核聚变反应,最外层是氢,向内依序是氦、碳、氧等等。因此,当外层的氢流失之后,接下来露在最外层的就是以氦为主的层次(混合...
查看全文
超新星遗迹
超新星遗迹的分类超新星遗迹根据形态,可以大致分为三类:壳层型(S型)、实心型(F型或Plerionic,又称类蟹状星云型)和复合型(C型),三类超新星遗迹中发生的物理过程有很大不同。某些超新星遗迹兼具不同类型的特点,如SS433所处的超新星遗迹W50(G39.7-2.0),因此在分类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壳层型超新星遗迹最明显的特点是具有壳层结构,中央没有致密天体的辐射源。这一类在已发现的超新星遗迹中占到80%以上。著名的第谷超新星(SN1572)、开普勒超新星(SN1604)、SN1006的遗迹都属于此类型。其壳层结构反映了超新星爆发时抛射出的物质与周围星际介质的相互作用。其光谱在X射线和光学波段大多具有热辐射的形式,在射电波段表现为非热幂率谱。实心型超新星遗迹,又称类蟹状星云型,其原型是著名的蟹状星云。这一类超新星遗迹没有壳层结构,中央具有致密天体提供能量,其光谱在X射线和射电波段上均...
查看全文
高红移超新星搜索队相关标签
物理宇宙学
国际研究机构
家族谱大览
高氏家谱
始祖:高傒 地区:河南省鲁山县高村 编修:高铭,高学俭,高树森
浏览:0
高氏六修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漂麦堂, 民国29[1940]续修(两全堂梓). 20册 : 插图, 世系表. 外纪一世祖 : 公子高. 文公赤之次子. 姜尚九世孙,封于高邑. 以字为姓始改姜为高,故为受姓祖. 始祖(1世) : (元明之际) 高胜二,原名坤,行二郎. 为公子高之67世孙. 永乐年间以总戎调镇鼎州,迁居于益阳,隶籍资阳赤塘. 胜二公下派祖(2世) : (明) 高以清,字明佐 ; 高以信,字思忠,号心田. 以清公派下房祖(5世) : (明) 高楚汉,字玉朝 ; 高楚佐,字玉辅. 以信公派下房祖(5世) : (明) 高楚昱 ; 高楚昂 ; 高楚魁,字占先 ; 高楚泰,字国安 ; 高楚鄂,字丹阳 ; 高楚鹏,字飞万. 旧派语(1世起) : 胜以光南楚 荣添名希大 日月庆邦宁 德政贤才拔. 新派语(21世起) : 秀起先声振 芳腾世泽昌 传家敦道学 华国焕文章.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谱序题 : 益阳高氏续修族谱. 版心题 : 高氏族谱. 另题名 : 湖南资阳赤塘高氏续修族谱. 散居地 : 湖南省益阳县等地.
浏览:100
高氏族谱 [20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4[1945]. 21册 : 插图, 世系表. 经理 : 高德纯,字粹轩. 湖北祖(1世) : 高德性. 先世籍于江西袁州府宜春县. 世祖(5世) : 高道友 ; 高道传. 道友公下四房(6世) : 高伯安 ; 高伯谦 ; 高伯聪(迁居响水堰) ; 高伯宪(迁孝感) ; 高公(龙井冲). 道传公下一房(6世) : 高袭爵(或锡爵). 伯安公下支祖(7世) : 高松 ; 高本 ; 高世 ; 高荣 ; 高俸(居大塆). 伯谦公下支祖(7世) : 高显 ; 高赞 ; 高恕,字洞章 ; 高圣(子孙析置卢河) ; 高升 ; 高鹏(居大塆). 伯聪公下支祖(8世) : 高日升 ; 高日昱 ; 高日星 ; 高日㫤(迁居麻邑) ; 高日晟(迁居光邑梅花店). 排行字(18世起) : 世维立志 德厚锡昌 希文绍序 永世其芳 时逢盛治 普庆明良 克承先统 继业安祥.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市, 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卷一部分版心题 : 高氏宗谱.
浏览:0
高氏六修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漂麦堂, 民国29[1940]续修(两全堂梓). 20册 : 插图, 世系表. 外纪一世祖 : 公子高. 文公赤之次子. 姜尚九世孙,封于高邑. 以字为姓始改姜为高,故为受姓祖. 始祖(1世) : (元明之际) 高胜二,原名坤,行二郎. 为公子高之67世孙. 永乐年间以总戎调镇鼎州,迁居于益阳,隶籍资阳赤塘. 胜二公下派祖(2世) : (明) 高以清,字明佐 ; 高以信,字思忠,号心田. 以清公派下房祖(5世) : (明) 高楚汉,字玉朝 ; 高楚佐,字玉辅. 以信公派下房祖(5世) : (明) 高楚昱 ; 高楚昂 ; 高楚魁,字占先 ; 高楚泰,字国安 ; 高楚鄂,字丹阳 ; 高楚鹏,字飞万. 旧派语(1世起) : 胜以光南楚 荣添名希大 日月庆邦宁 德政贤才拔. 新派语(21世起) : 秀起先声振 芳腾世泽昌 传家敦道学 华国焕文章.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谱序题 : 益阳高氏续修族谱. 版心题 : 高氏族谱. 另题名 : 湖南资阳赤塘高氏续修族谱. 散居地 : 湖南省益阳县等地.
浏览:100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高氏家模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高氏家模>文白对照诠释编辑委员会, 2007年. 全1册(约384页) : 插图, 地图, 世系表, 人像. 注 : 页数不包含后续影印资料部分. 受姓祖 : 高傒. 姜太公之裔. 春秋齐桓公时改姓高. 始祖 : (明) 高全. 从蒙阴县迁居淄川. 生子一 : 高彦祥. 彦祥公下四子 : 高铎 ; 高鉴 ; 高钦 ; 高鈂. 惟鈂公无后. 鉴公派下七大房祖(4世) : 高宽(生一子 : 高杰) ; 高亮 ; 高江 ; 高海 ; 高河 ; 高淮 ; 高潭. 杰公派下四大房祖(6世) : 高昂 ; 高冔,字殷宗,号仰黉(生子一) ; 高鼎 ; 高旻. 此谱主要记录冔公房下后裔资料. 七世祖 : 高汝登,字自卑,号柳溪. 为冔公之子. 生子四 : 高攀 ; 高举,字鹏程,号东溟 ; 高誉,字鹍程,号南溟 ; 高觉. 迁日照祖 : 高理,字性原. 为杰(杰)公之裔. 字派(12-51世) : 肇绪贻谋远 承徽继庆长 名传家永立 祚衍世其昌 守法昭令德 勤修茂厥良 忠孝盛金玉 仁智上谦彰. 散居地 : 山东省淄川县, 日照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书脊题 : 高世家模.
浏览:0
中华高姓大通谱 : 总谱 [上下卷]
原书: 北京 : 作家出版社, 2011年(北京春雨印刷). 2册(共1364页)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包括 : 国内外收藏高姓家谱文献目录, 825-862页. 初祖 : 姜太公,名姜尚,又名吕尚,字子牙. 又称师尚父,太公望,齐太公. 受姓祖 : 公子高. 文公赤之次子. 姜尚九世孙,封于高邑. 始祖 : 高傒. 公子高之孙,以祖名为姓. 总辈序(姜太公第91世孙起) : 渤海宗源久 尊贤福泽长 敦仁承伟业 勤学启华章 玉凤鸣祥瑞 金麟佑栋梁 匡时仰慧哲 兴国继维纲 齐鲁曜千古 诗书化万方 升平修谱志 恒永乐安康. 散居地 : 全中国各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