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范白虎

范白虎

范白虎(越南语:Phạm Bạch Hổ范白虎,910年-972年),十二使君之一,号范防遏(越南语:Phạm Phòng Át范防遏),据守藤州(今海兴省金洞,一作兴安)。今兴安金铜县藤州社有范使君祠。967年,被丁部领所灭。范防遏投降丁部领,成为丁朝的亲卫将军。

范白虎简介资料
910年02月22日
972年12月24日
相关人物
范白虎相关文献
白虎通义
理论“白虎通义”中的“通”是统一的、通行的”之意;“义”是“大义”的意思。“白虎通义”的意思是:白虎观会议所形成的统一的、通行于天下的儒家经学之大义。(西桥按,通义即疏通大义,此词多用为书名,如文史通义。)关于天地万物的起源问题,《白虎通义》的解释是:“始起先有太初,然后有太始,形兆既成,名曰太素。混浊相连,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然后剖判,清浊既分,精曜出布,庶物施生。……故《干凿度》云:‘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白虎通义》发扬《春秋繁露》比附的手法,将君臣、父子、夫妇之义与天地星辰、阴阳五行等各种自然现象相比附,用以神化封建秩序和等级制度。它认为:“子顺父,妻顺夫,臣顺君,何法?法地顺天。”(《天地》)“三纲之义,日为君,月为臣也。”(《日月》)“君有众民,何法?法天有众星也。”(《五行》)“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故《含文嘉》曰:‘君为...
查看全文
严白虎
生平吴郡豪族(“彊族”)出身,在吴郡建立规模约1万人左右的武装势力,据‘古今图书集成’记载,大约在长兴县南方50里的石城山以及白虎山等做为根据地。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孙策进图江东建立地盘势力,开始征讨严虎与会稽太守王朗两股地方势力之际,吴景在军议上向孙策进言建议宜先讨伐严虎的军势,孙策认为严虎的军队只是一群普通的盗匪,决定优先征讨王朗的军势。尔后,与自称吴郡太守的陈瑀(陈登同族叔父)联合对抗孙策的军势,最后被孙策的军势打败。之后正史上没有记载他何时死亡以及之后的下落也不明,但是从任广陵太守的陈登曾经为牵制孙策的北攻军势,策反煽动盘据在扬州的严虎军‘残党’的纪录研判,可能在那时还未死亡。《吴录》的记载三国时率军占据吴郡,在孙策平江东之战中和吴郡太守许贡、广陵太守陈登一起抗战,被吴军包围之后派严舆求和,败北之后投奔余杭的老友许昭。程普请兵攻许昭时,孙策因为“许昭有义于旧君,有诚于故友,此...
查看全文
范白虎
生平范白虎父亲为茶乡守将范令公,子范盍,为将门世家,有习武传统。相传生母于梦中已替其取名,意思即为身体健壮似虎,后来再杨廷艺率军反叛南汉的作战过程中,曾协助他打败汉军。矫公羡弑君自立后,又追随吴权自爱州起兵反矫。950年,吴昌文发动政变,预谋推翻篡位者杨三哥时,白虎亦曾派兵相助。965年,吴昌文战死以后,他割据藤州自立,成为十二使君之一,称“范防遏”,后来败于丁部领,成为麾下将领。家庭父:范令公子:范盍(PhạmHạp),后来追随丁部领,参与平定十二使君的战争,后来丁朝大权旁落,参与阮匐、丁佃讨伐黎桓的作战中失败。女:范氏玉容(PhạmThịNgọcDung),嫁给天策王吴昌笈。参考资料《钦定越史通鉴纲目》前编卷之五《大越史记全书‧外纪全书‧吴纪‧吴使君》
查看全文
白虎
起源汉朝人将虎视作百兽之王的象征。相传一只虎满5百岁时,其毛色就会变白,所以白虎成为了一种神物的代表。当帝王具备德政或是天下太平的时候才会出现。因为白色代表西方,所以白虎为守护西方之神祇。在四象中,常常与龙相提并论的就是“白虎”;虎,为百兽之长,其威猛和传说中降服鬼物的能力,使得它变成了属阳的神兽,常常跟着龙一起出动,“云从龙,风从虎”成为降服鬼物的一对最佳拍档。而白虎也是战神、杀伐之神。白虎具有避邪、禳灾、祈丰及惩恶扬善、发财致富、喜结良缘等多种神力。而它是四灵之一,也是由星宿变成的。它亦象征着西方,西方在五行中属金,为白色,因此白虎之名不是因其白色,而是根据五行命名的。参见
查看全文
白虎队
白虎士中二番队队长日向内记小队头山内弘人水野祐之进半队头佐藤驹之进原田克吉队士有※记号之人是在饭盛山自刃者白虎队组织构成士中:一番队49名、二番队42名。寄合:一番队106名、二番队67名。足轻队79名。合计有343名队员。相关书籍‘会津藩校日新馆’‘まんが会津白虎队’中岛昭二(単行本历史春秋刊)‘白虎队(剧画)’杉山义法原作、小岛刚夕作画、日本テレビ、1986年参考文献星亮一‘会津戦争全史’讲谈社、2005年、43-44页。中岛昭二‘まんが会津白虎队’历史春秋出版株式会社、1995年第一刷発行。
查看全文
范白虎相关标签
范姓
910年出生
972年逝世
十二使君
其他
家族谱大览
范氏宗谱 [32卷,首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伦堂藏板, 民国2[1913]. 36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中国湖北省图书馆.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17. 远祖 : (唐) 范履冰,字逸. 为江右一世祖. 宗祖 : (宋) 范隋. 由江右迁苏. 始祖 : 范正蒙. 由苏迁蕲. 后因乱散处荆襄. 始迁祖(一世) : (明) 范荣辅. 由荆襄回蕲. 荣辅公下四子 : (明) 范焕,字五云,军名汉 ; 范照 ; 范谒 ; 范烈. 焕公下房祖(5世) : (明) 范莹 ; 范璒,字蕴斋 ; 范瑢,字莹斋 ; 范琅. 莹公下支祖(13世) : (清) 范国安,字均凝 ; 范国泰,字均吉 ; 范国器,字龙岩. 璒公下支祖(13世) : (清) 范国栋,字安世,号虚斋 ; 范之鼎,字才臣,号金铉 ; 范同仁,字纯希,号省斋 ; 范斌,字维宪 ; 范国治,字理元...等. 续增派(8世起) : 文永邦宗一 国延世德昌 忠厚承先学 明道自贤良 立志希廷用 怀才绍义方 士生观素养 敦本际时康. 散居地 : 湖北省浠水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 : 蕲阳范氏四修宗谱.
浏览:0
楚沩范氏续修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高平堂镌, 民国24[1935]年. 42册: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祖 : 会公. 食采于范,以邑为氏. 始祖 : (宋) 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公. 楚沩鼻祖(12世) : (元) 范松,字觉永. 生二子 : 范嶬,字詹山(本谱之祖) ; 范嵋(另谱). 迁宁祖(14世) : (元明之际) 范钟和,字仲八,号煦春. 嶬公次子. 二大房祖(16世) : (明) 范仁贵,字天爵,号祥林(居东沙河) ; 范仁禄,字瑞风(居一都竹塘). 贵公下二大支祖 : (明) 范世高,字岳峰 ; 范世美,字济之. 禄公下四大支祖 : (明) 范世良,字易直 ; 范世荣,字知守 ; 范世清,字建桥 ; 范世旺,字明远. 老派派语 : 仲纯正直公 士纶辉澄埓 昌松嶬. 旧派 : 钟秀仁世志 永玉祖宗金 继立日绍绳 守国忠显承. 清咸丰年新拟派语 : 文献新鸣盛 材能教化先 诗书垂后代 礼乐慕前源 发达先增耀 家声佑启贤. 散居地 : 湖南省宁乡县, 益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范族家乘
浏览:100
楚沩范氏续修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高平堂镌, 民国24[1935]年. 42册: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受姓祖 : 会公. 食采于范,以邑为氏. 始祖 : (宋) 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公. 楚沩鼻祖(12世) : (元) 范松,字觉永. 生二子 : 范嶬,字詹山(本谱之祖) ; 范嵋(另谱). 迁宁祖(14世) : (元明之际) 范钟和,字仲八,号煦春. 嶬公次子. 二大房祖(16世) : (明) 范仁贵,字天爵,号祥林(居东沙河) ; 范仁禄,字瑞风(居一都竹塘). 贵公下二大支祖 : (明) 范世高,字岳峰 ; 范世美,字济之. 禄公下四大支祖 : (明) 范世良,字易直 ; 范世荣,字知守 ; 范世清,字建桥 ; 范世旺,字明远. 老派派语 : 仲纯正直公 士纶辉澄埓 昌松嶬. 旧派 : 钟秀仁世志 永玉祖宗金 继立日绍绳 守国忠显承. 清咸丰年新拟派语 : 文献新鸣盛 材能教化先 诗书垂后代 礼乐慕前源 发达先增耀 家声佑启贤. 散居地 : 湖南省宁乡县, 益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范族家乘
浏览:100
益阳范氏五修族谱 [按系分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高平堂, 公元1997年. 13册: 肖像, 世系表. 迁闽祖: (唐宋之际) 范梦龄. 原藉苏州, 因避黄巢之乱, 携家自苏州迁杭之钱塘, 复迁于闽. 梦龄公派下高系, 平系, 昌系, 盛系世系: 高系益阳祖(1世): (明清之际) 范应荣,字范试. 原籍福建汀洲府上杭县, 又隶藉益阳九里土门, 即高桥大水田木瓜村. 应荣公派下房祖(3世): (清) 范大任,字西铭,号炳勋 ; 范大仪,字行恭,号协寅 ; 任大澧,字同节,号简能. 平系益阳祖(1世): (元明之际) 范源德,字见性,号志溪. 由江西吉安府太和县迁居益阳红船埠, 后迁居九里桃花江鸣石滩. 昌系南迁祖(1世): (宋) 范天贡,字淑仁. 原籍福建福州府罗源县, 后迁居邵阳洪庵庙. 天贡公下益阳祖(25世): (明) 范祖高,字献彰,号云蒸. 由宁乡徙益阳浮丘西麓水溪湾牌坊塘. 盛系始祖(1世): 范汝亮. 为昌系天贡公之弟天贵公之后. 汝亮公下益阳祖(11世): (清) 范仕珑,字尊美. 居益邑九里荆牌村. 卷首新派语: 梦赞庸仲纯 英杰及时兴 廉让家声远 庆运本源忠 志必闻思祖 应道大献文 光邦清启泽 宏礼书贵隆 克绍先贤业 贻经裕后昆 恒心图自立 华国永超群. 注: 各系各册均列有各系派次, 及目录. 注: 此谱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湖南省益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虞邑范氏族谱 [5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虞邑范氏族谱编纂委员会, 2012年. 5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注 : 谱内支派众多, 详请查阅第2-4卷. 此谱主要记录宗聪公房下后裔资料. 名祖 : (北宋) 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 文正公下四派祖 : 范纯佑(监薄房) ; 范纯仁(忠宣房) ; 范纯礼(右丞房) ; 范纯粹(侍郎房). 虞邑始祖 : (元明之际) 范宗聪,字淑明. 携次子由苏州吴县迁居河南虞城. 文正公第八世孙. 亦为纯仁公之裔. 宗聪公下三派祖 : 范文元(留居苏州) ; 范文理 ; 范文蔚(留居苏州). 文理公下四房祖 : 范伯亮 ; 范友亮 ; 范智 ; 范仲亮. 散居地 : 河南省虞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0
虞邑范氏族谱 [5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虞邑范氏族谱编纂委员会, 2012年. 5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注 : 谱内支派众多, 详请查阅第2-4卷. 此谱主要记录宗聪公房下后裔资料. 名祖 : (北宋) 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 文正公下四派祖 : 范纯佑(监薄房) ; 范纯仁(忠宣房) ; 范纯礼(右丞房) ; 范纯粹(侍郎房). 虞邑始祖 : (元明之际) 范宗聪,字淑明. 携次子由苏州吴县迁居河南虞城. 文正公第八世孙. 亦为纯仁公之裔. 宗聪公下三派祖 : 范文元(留居苏州) ; 范文理 ; 范文蔚(留居苏州). 文理公下四房祖 : 范伯亮 ; 范友亮 ; 范智 ; 范仲亮. 散居地 : 河南省虞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