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延元之乱

延元之乱

延元之乱(日语:えんげんのらん,建武2年-建武3年、同年改元延元元年,1335年12月10日-1336年6月14日),为足利尊氏为首的武家对后醍醐天皇进行叛乱,导致建武政权崩溃,日本进入南北朝时代的一场政变。

延元之乱简介资料
日本东海道、畿内、中国、九州地区
1335年12月10日-1336年6月14日
足利尊氏开创幕府,日本南北朝开始
延元之乱相关文献
元延伯
生平元延伯虚岁十八时以直后为起家官,加员外郎,之后承袭了父亲的爵位牂牁侯,很快转任襄威将军。熙平元年岁次丙申八月乙未朔廿二日丙辰(516年10月3日),元延伯在私人住宅中去世,虚岁五十,皇帝派遣谒者谭七宝追赠宁远将军、洛州刺史,熙平元年岁次丙申十一月甲子朔廿二日乙酉(516年12月31日)葬于长陵附近。参考资料
查看全文
保元之乱
平安时代末期,保元元年(1156年)在平安京爆发了因皇位继承问题和摄关家内讧而导致的政变及武装冲突。后白河天皇和崇德上皇相互争斗,最终崇德上皇战败,武家势力亦由此介入日本政治角逐,为随后的武家政权建立延续奠定了基础。主要经过首先,这一时期的皇位继承出现了问题。永治元年(1141年)12月7日,鸟羽法皇逼迫藤原璋子(待贤门院)之子崇德天皇退位,让位与藤原得子(美福门院)之子体仁亲王(后来的近卫天皇)。体仁论辈分应为“皇太子”,然而让位的诏书中却为“皇太弟”。按规矩,天皇的弟弟即位,退位后的上皇无法开设院政,这就使得崇德上皇倍感不满。次年,待贤门院因诅咒美福门院的嫌疑被迫出家,崇德院的外戚闲院流德大寺家的势力消退。另一方面,闲院流三条家、中御门流、村上源氏的公卿逐渐倒向藤原得子及其堂兄弟、被称为鸟羽法皇第一宠臣的藤原家成,政界由此分为待贤门院派和美福门院派。久寿二年(1155年)7月23日,近...
查看全文
延元之乱
过程平定中先代之乱的足利尊氏据守镰仓拥兵自重,奏请后醍醐天皇清君侧诛杀新田义贞。天皇不准奏,反指足利尊氏为朝敌,下令新田义贞率军讨伐。足利尊氏在上表自辩无果后,于12月9日在镰仓举兵反抗建武政权统治,12月10日出兵。足利军沿东海道上京,而新田义贞亦派军攻打三河国的足利领。1336年1月24日足利军于箱根竹之下之战击败新田义贞,并于同月进入京都,拥立光严上皇即位,后醍醐天皇在足利军抵达前退往比叡山。并集合新田义贞、北畠显家和楠木正成一同于1月30日反攻京都,于千田庄之战大败尊氏,尊氏逃往丹波国篠村的八幡宫,并下令各国援军支援。2月10日,建武军于摄津国丰岛河原之战(日语:豊島河原合戦)大败足利军,尊氏向西逃向播磨国室津,经山阳道逃向九州。建武政府成功控制畿内全境,足利有效统治区域仅余下关东、中国等地,各地源氏武家转向中立。1336年4月13日,足利尊氏在多多良滨之战击败尊皇派武家的首领菊池...
查看全文
元弘之乱
背景经过长期经营的镰仓幕府,即使出现有衰微的迹象,也不是公家所能轻易消灭的。幕府灭亡实际经过了十年。公元1324年,正中元年,天皇寄希望于近臣日野资朝,日野俊基到各地方募集武士勤王,打击六波罗,然而计划败露,武士遭到清洗,日野资朝被流放到佐渡(正中之变)。天皇并不罢休,又让法盛寺的圆观,醍醐寺的文官动员全国各社寺,各地广募勤王之军。经过公元1331年,计划又被幕府得知。六波罗兵马迫近皇居,天皇逃到山城的笠置寺。在幕府大军面前,笠置寺的防卫过于薄弱,最终天皇被捕获。天皇被迁到隐岐,所有参与谋划的皇子朝臣于元弘二年(公元1332年)被流放。至此天皇的讨幕计划完全失败。但天皇并未死心,认为只是暂时迁移到隐岐。同时,早就参与天皇谋划的第一皇子护良亲王(尊云法亲王),在笠置寺被占后,躲过追踪,潜入熊野,高野,吉野一带,广向各地颁发令旨,招募勤王之兵。楠木正成逃离赤坂城后,在河内金刚山修筑千早城自守,
查看全文
延元
改元建武三年二月二十九日(1336年4月11日)改元延元延元五年四月二十八日(1340年5月25日)改元兴国出处《梁书》出生逝世大事记纪年、西历、干支对照表参考日本年号索引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权之纪年参考文献松桥达良,《元号はやわかり—东亜历代建元考》,砂书房,1994年7月,ISBN4915818276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中华书局,2001年1月ISBN7101025129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