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廌(一○五九~一一○九),字方叔,号太华逸民(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卷六六《书月巖集后》)、济南先生(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卷三),祖先由郓州迁华州,遂为华州(今陕西华县)人。早年以文章受知苏轼。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苏轼知贡举,得试卷以为廌作,置之首选,而是科廌竟下第,所以轼有“平生漫说古战场,过眼还迷日五色”(《送李方叔下第》)之歎。后再举亦失利,遂绝意仕进,定居长社。徽宗大观三年卒,年五十一。有《济南集》(一名《月巖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八卷,其中诗四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李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近人李之鼎宜秋馆《宋人集》丙编本(简称宜秋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李廌-古诗文选集相关文献
李廌为何被称为“苏门六君子”?苏轼对李廌知遇之恩
李廌为何被称为“苏门六君子”?苏轼对李廌知遇之恩,李廌(zhì)(1059—1109),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济南
陕西省-渭南-华州区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李廌(1059—1109),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华州人。家境贫寒,6岁而孤,但能勤奋自学。稍长,即以学问称誉乡里。元丰年间(1078—1085),李廌到黄州(今湖北黄岗)拜谒著名文学家苏轼。苏轼对他的文章极为赞赏,认为笔墨翻澜,有飞沙走石之势,拍着他的背说:“你的才能,可敌万人。”因受苏轼赏识,故与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陈师道一起,被人们称为“苏门六君子”。后李廌举进士不第,宰相吕大防为“失此奇才”而叹,苏轼与翰林学士范祖禹欲向朝廷推荐,但因苏、范二人相继遭贬而不果。李廌从此绝意仕...
李廌
参考书目苏轼《与李方叔书》,载《苏轼文集》卷四九罗大经:《鹤林玉露》赵溍:《养疴漫笔》钱建状:〈苏轼元祐三年科场舞弊辨伪-兼论李廌落第原因〉,《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38卷3期
阮廌
生平阮廌生于河东省(今海阳省)一官僚家庭,是榜眼阮飞卿的儿子。阮廌为陈元旦的外孙,因而与后黎朝另一位开国功臣陈元扞有亲谊。1400年,阮廌通过科举考试,成为胡朝的一名进士。1407年,明成祖以平讨陈氏叛臣之名,派遣八十万明军南下攻灭胡朝,其父阮飞卿被明军俘虏,押往金陵。阮廌送其父至南关隘口(今友谊关)时恸哭不愿返回,其父劝其回去,要他将来为父报仇、为国雪恨,因而阮廌返回昇龙,日夜思虑反明复国之事,遭到明军逮捕并软禁多年。1418年投奔黎利参加蓝山起义,在战争中建功甚多,并向黎利主张不杀明俘、避实击虚,阮廌协助黎利整齐号令,严明军纪,成功获得越南百姓的支持。1427年,明交州总兵王通困守昇龙,明朝派柳升、沐晟领10万兵分两路来援,阮廌主张围而不打,在援军必经之地支棱(位于今谅山省)设伏。东路的柳升果然中伏,在马鞍山(今谅山省同登市(越南语:ĐồngĐăng))战死,西路沐晟连夜经老街逃回云南
诗朗诵古诗词李白将进酒古诗词朗诵
诗朗诵古诗词李白将进酒古诗词朗诵进酒(34548人评分)8.5朝代:唐代作者:李白原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