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红山文化玉龙

红山文化玉龙

红山玉龙是在中国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龙形雕刻,通常由玉石雕成。整体呈C字型,头部类似野猪,背部有类似背鬃的形状并上翘,尾部较钝,通身没有纹饰。由于其造型古朴简单,被认为是中国中原地区龙型崇拜文化的起源。红山文化玉龙出土已有上百年的历史,面世玉龙已有26件。

华夏银行取其形象为标志图案。

红山文化玉龙相关文献
庞原:做红山文化的守护者
庞原:做红山文化的守护者,                  庞原,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自1985年开始收
查看全文
红山文化
历史红山文化(公元前4700~2900)之前是兴隆洼文化(公元前6200~5400)、新乐文化(公元前5300~4800)以及赵宝沟文化(公元前4500~4000),红山文化之后是小河沿文化和夏家店下层文化(公元前2000~1000)。红山文化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距今6500~6000年左右,是红山文化的孕育和形成期;中期距今6000~5500年左右,红山文化进入繁荣期;晚期距今5500~5000年,红山文化进入鼎盛期。其中,公元前3300~前3000年左右的红山文化晚期晚段是一个重要的分界线,辽西地区史前社会的聚落形态、经济形态、埋葬习俗、原始宗教信仰、手工业分化及技术水平、文化交流等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步入了初级文明社会。地理分布红山文化位于东北平原和蒙古高原的衔接地带,分布范围包括辽宁、内蒙古和河北交界的燕山南北及长城地带,主要集中于西辽河上游的潢水和土河的流域,分布面积达2...
查看全文
玉龙雪山
历史人文玉龙雪山是云南纳西族人的神山和聚居地。最早有记载纳西族迁入现云南地区是在公元7-8世纪,故一般相信他们在玉龙雪山一带定居约有千年历史。玉龙雪山是纳西人民心中的神山,是三朵神的化身;现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八日,丽江人民和旅居外地的纳西族人都会举行盛大活动,欢度三朵节。另外,玉龙雪山和旁边的哈巴雪山以及金沙江,亦经常一起出现在纳西族的神话传说中,其中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最常被描写成孪生兄弟。在唐代,南诏国国主异牟寻封岳拜山,曾封赠玉龙雪山为北岳,至今丽江白沙村北的北岳庙尚存,并是举行三朵节的重要场地。之后直至12世纪,玉龙雪山一带属大理国领土;元代初年,元世祖忽必烈到丽江时,曾封玉龙雪山为“大圣雪石北岳安邦景帝”。清朝时有较多汉人迁入丽江一带,汉文化开始影响纳西族文化圈,但至今一些玉龙雪山附近的偏远地区依然保有相当传统的纳西文化。自然环境地理玉龙雪山是第四纪中大幅度抬升所形成的断块褶皱山,山...
查看全文
红山
简介红山位于拉萨市西北,布达拉宫便建在此山上。传统上,拉萨的三座山代表了拉萨的三怙主:药王山(Chokpori)是金刚手菩萨的灵山(bla-ri),磨盘山(Pongwari)是文殊菩萨的灵山,红山(Marpori)即布达拉宫所在的山是观世音菩萨的灵山。
查看全文
红山
参见赤峰市红山文化
查看全文
红山文化玉龙相关标签
中国玉器
内蒙古新石器时代
赤峰文物
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文物
家族谱大览
龙氏五修族谱 [1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厚堂, 约民国18[1929]. 存41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内容 : 卷1–思海公世传 ; 卷2–思清公世传 ; 卷3–思湖公世传 ; 卷4–思涧公世传 ; 卷5–思赞公长子世传 ; 卷6–思赞公次子世传 ; 卷7–思赞公三子世传 ; 卷8–思江公世传 ; 卷9–思满公世传 ; 卷10–思源公世传 ; 卷11–墓山图 ; 卷12–家训,行述等 注 : 本谱按房分卷. 不知是否齐全. 修谱人员,出版年代等资料不详. 安化一世祖 : (元) 龙道,字发明,行十郎. 至元三年偕兄弟从湘乡徙安化居丰乐乡龙塘. 生一子 : 龙汉南. 派祖(4世) : (明) 龙文宗,字学圣. 生五子 : 龙思海 ; 龙思清,字泾水 ; 龙思湖,字楚水 ; 龙思涧 ; 龙思潮(止). 派祖(4世) : (明) 龙文聪,字睿峰. 生一子 : 龙思赞,字显扬. 派祖(4世) : (明) 龙文德,字来之. 生四子 : 龙思江,字岷山 ; 龙思满,字玉堂 ; 龙思源,字澄清 ; 龙思浪,字涌泉. 排行字(1-20世)似为 : 道汉景文思 仕永廷兴彦 祖宗高明昭 宣学自芳显. 散居地 : 湖南省安化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龙氏五修族谱 [1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厚堂, 约民国18[1929]. 存41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内容 : 卷1–思海公世传 ; 卷2–思清公世传 ; 卷3–思湖公世传 ; 卷4–思涧公世传 ; 卷5–思赞公长子世传 ; 卷6–思赞公次子世传 ; 卷7–思赞公三子世传 ; 卷8–思江公世传 ; 卷9–思满公世传 ; 卷10–思源公世传 ; 卷11–墓山图 ; 卷12–家训,行述等 注 : 本谱按房分卷. 不知是否齐全. 修谱人员,出版年代等资料不详. 安化一世祖 : (元) 龙道,字发明,行十郎. 至元三年偕兄弟从湘乡徙安化居丰乐乡龙塘. 生一子 : 龙汉南. 派祖(4世) : (明) 龙文宗,字学圣. 生五子 : 龙思海 ; 龙思清,字泾水 ; 龙思湖,字楚水 ; 龙思涧 ; 龙思潮(止). 派祖(4世) : (明) 龙文聪,字睿峰. 生一子 : 龙思赞,字显扬. 派祖(4世) : (明) 龙文德,字来之. 生四子 : 龙思江,字岷山 ; 龙思满,字玉堂 ; 龙思源,字澄清 ; 龙思浪,字涌泉. 排行字(1-20世)似为 : 道汉景文思 仕永廷兴彦 祖宗高明昭 宣学自芳显. 散居地 : 湖南省安化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一甲龙氏续修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厚堂, 民国19[1930]. 14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5, 8, 10. 远祖 : (汉) 龙伯高,讳述. 原籍京兆人. 鼻祖 : (宋) 龙通方. 自茶陵徙湘潭. 始迁祖(1世) : (元) 龙贵,字朝暹,行九(一甲祖) ; 龙道(八甲祖) ; 龙兴(徙新化) ; 龙伯(入赘蔡氏) ; 龙仲(居石磴舖). 兄弟五人因避乱,由湘乡同徙安化. 注 : 此谱为贵公后裔支系记事. 派祖(4世) : 龙思聪,字明辉(聪房) ; 龙思义,字信忠(义房) ; 龙思泉(泉房,居城治) ; 龙思美,字全忠(美房). 聪房派下支祖(6世) : 龙洗灌,字泉源 ; 龙洗湘,字继泉 ; 龙洗溟,字绍宗. 义房派下支祖(8世) : 龙凤鸣,字潜生 ; 龙凤岩,字辉壁 ; 龙凤辇,字莹璧 ; 龙凤震 ; 龙凤轩,字思南 ; 龙凤昂,字北山 ; 龙凤跃,字冬塘. 美房派下支祖(9世) : 龙大俊 ; 龙大森. 贵公派20字 : 贵天治思必 洗祖凤大生(时) 惟德嘉山在 来登应可知. (知字派之子接云字起) 1798年一八两甲合修派行 : 云从瞻泰运 鲤化念奇姿 瀚海渊泉盛 飞腾跃万池. 丁巳派 : 云腾开运泰 雨化际昌期 蔚启才原盛 传家泽远垂. 散居地 : 湖南省安化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书名页题 : 龙氏族谱.
浏览:100
一甲龙氏续修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厚堂, 民国19[1930]. 14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5, 8, 10. 远祖 : (汉) 龙伯高,讳述. 原籍京兆人. 鼻祖 : (宋) 龙通方. 自茶陵徙湘潭. 始迁祖(1世) : (元) 龙贵,字朝暹,行九(一甲祖) ; 龙道(八甲祖) ; 龙兴(徙新化) ; 龙伯(入赘蔡氏) ; 龙仲(居石磴舖). 兄弟五人因避乱,由湘乡同徙安化. 注 : 此谱为贵公后裔支系记事. 派祖(4世) : 龙思聪,字明辉(聪房) ; 龙思义,字信忠(义房) ; 龙思泉(泉房,居城治) ; 龙思美,字全忠(美房). 聪房派下支祖(6世) : 龙洗灌,字泉源 ; 龙洗湘,字继泉 ; 龙洗溟,字绍宗. 义房派下支祖(8世) : 龙凤鸣,字潜生 ; 龙凤岩,字辉壁 ; 龙凤辇,字莹璧 ; 龙凤震 ; 龙凤轩,字思南 ; 龙凤昂,字北山 ; 龙凤跃,字冬塘. 美房派下支祖(9世) : 龙大俊 ; 龙大森. 贵公派20字 : 贵天治思必 洗祖凤大生(时) 惟德嘉山在 来登应可知. (知字派之子接云字起) 1798年一八两甲合修派行 : 云从瞻泰运 鲤化念奇姿 瀚海渊泉盛 飞腾跃万池. 丁巳派 : 云腾开运泰 雨化际昌期 蔚启才原盛 传家泽远垂. 散居地 : 湖南省安化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书名页题 : 龙氏族谱.
浏览:100
一甲龙氏续修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厚堂, 民国19[1930]. 14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5, 8, 10. 远祖 : (汉) 龙伯高,讳述. 原籍京兆人. 鼻祖 : (宋) 龙通方. 自茶陵徙湘潭. 始迁祖(1世) : (元) 龙贵,字朝暹,行九(一甲祖) ; 龙道(八甲祖) ; 龙兴(徙新化) ; 龙伯(入赘蔡氏) ; 龙仲(居石磴舖). 兄弟五人因避乱,由湘乡同徙安化. 注 : 此谱为贵公后裔支系记事. 派祖(4世) : 龙思聪,字明辉(聪房) ; 龙思义,字信忠(义房) ; 龙思泉(泉房,居城治) ; 龙思美,字全忠(美房). 聪房派下支祖(6世) : 龙洗灌,字泉源 ; 龙洗湘,字继泉 ; 龙洗溟,字绍宗. 义房派下支祖(8世) : 龙凤鸣,字潜生 ; 龙凤岩,字辉壁 ; 龙凤辇,字莹璧 ; 龙凤震 ; 龙凤轩,字思南 ; 龙凤昂,字北山 ; 龙凤跃,字冬塘. 美房派下支祖(9世) : 龙大俊 ; 龙大森. 贵公派20字 : 贵天治思必 洗祖凤大生(时) 惟德嘉山在 来登应可知. (知字派之子接云字起) 1798年一八两甲合修派行 : 云从瞻泰运 鲤化念奇姿 瀚海渊泉盛 飞腾跃万池. 丁巳派 : 云腾开运泰 雨化际昌期 蔚启才原盛 传家泽远垂. 散居地 : 湖南省安化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书名页题 : 龙氏族谱.
浏览:100
龙氏族谱 [23卷,含首1卷,末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忠孝堂藏, 民国26[1937]重修. 26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山西太原寻源姓氏文化中心. 注 : 附继谱世系1卷, 龙伟公祠享册1卷. 敖邑始迁祖 : (梁) 龙岱,字寿嵩,行才七郎. 由江西吉州徙敖邑洪口. 义井始迁祖 : 龙念四郎,行二. 卜居城南小浦匕府,夙有紫府之号. 康乐房祖 : 龙光显,号六四郎. 东房祖 : 龙光辉,号六五郎. 西房祖 : 龙光德,号六七郎. 散居地 : 江西省万载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编目. 书衣题 : 万载义井龙氏重修族谱. 版心题 : 万载义井龙氏族谱. 谱序题 : 义井龙氏族谱. 卷端题 : 万载小府龙氏族谱.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