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秦代 穆天子传

穆天子传

穆天子传》,又名《周王游行》,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期,记周穆王巡游事。西晋时出土,经当时人整理分为五卷,今本将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一卷并入,共六卷。《穆天子传》是《汲冢书》中唯一流传至今的一种。

西晋太康二年(281年)汲郡人不凖盗掘先秦魏国古墓(可能是魏襄王或魏安厘王之墓),墓中出土了大量竹书。经荀勖、卫恒、束晳等人整理成《汲冢书》七十五篇。《穆天子传》前五卷详细记载周穆王在位时率师南征北战的盛况,也记述了周穆王得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骅骝、绿耳等八匹好马,御者造父,伯夭作向导,在十三年至十七年进行了一次西征昆仑山的远行,越过漳水,行程九万里,以观四荒,北绝流沙,见到西王母,又驱驰阴山、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葱岭等地,最后一卷抒写了周穆王对其美人盛姬的执著情爱和刻骨相思,称《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

《穆天子传》有别于《左传》的历史传记体裁,以日月为序,虽名...

穆天子传简介资料
六卷
《穆天子传》
《周王游行》
五卷
作者已不可考
中文
穆天子传相关文献
丝绸之路—艺术的辉煌—《穆天子传》与天池风沙星空
丝绸之路—艺术的辉煌—《穆天子传》与天池风沙星空,《穆天子传》,又名《周穆王游行记》,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发现于西晋咸宁五年(
查看全文
尼雅古城消失之谜:盗墓贼挖出《穆天子传》
尼雅古城消失之谜:盗墓贼挖出《穆天子传》,尼雅古城消失之谜:盗墓贼挖出《穆天子传》。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
查看全文
水浒传没遮拦穆弘怎么死的没遮拦穆弘简介
水浒传没遮拦穆弘怎么死的没遮拦穆弘简介,水浒传没遮拦穆弘怎么死的没遮拦穆弘简介穆弘,绰号没遮拦,天究星,步战常用朴刀
查看全文
穆天子传
《穆天子传》是一部记录周穆王西巡史事的著作,书中详载周穆王在位五十五年率师南征北战的盛况,有日月可寻。体裁有别于《左传》,名为传,实际上属于编年,是以周穆王的活动为中心的实录性散文,其体例大致与后世的起居注同。所以《隋书·经籍志》最早将其归列为“起居注类”,《新唐书·艺文志》也把它列入史部起居注门类。《穆天子传》主要记载周穆王率领七萃之士﹐驾上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骅骝﹑绿耳等骏马,由造父赶车,伯夭作向导,从宗周出发,越过漳水,经由河宗﹑阳纡之山﹑群玉山等地,西至于西王母之邦,和西王母宴饮酬酢的故事。穆王的西行路线,当是从自宗周(通说认为指洛阳,另说指镐京出发,渡过黄河,北行越太行山,经由河套,然后折而向西,穿越今甘肃﹑青海,到达西王母之邦。其中,前五卷详细记载周穆王在位时率师南征北战的盛况,也记述了周穆王得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骅骝、绿耳等八匹好马,御者造父,...
查看全文
刘备传——蜀中天子
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的新春伊始,关羽身亡,荆州失陷的消息传到了成都。 六十岁的汉中王刘备当即痛哭失声。他心痛,心痛那一大片土地和患难与共数十年的义弟。他后悔,后悔自己未能给予荆州有力的支援。他愤恨,愤恨碧眼儿孙权阴险毒辣。各种感情在他的胸中涌动,酸楚的眼泪在他的脸上流淌。群臣是不劝不妥,劝又无话好说,只好陪他一起悲泣,弄得王宫上下如丧考妣,弥漫着
查看全文
穆天子传相关标签
周穆王
先秦典籍
古籍
家族谱大览
浦阳金紫派方氏族谱, 1, 世传 昭穆 源流 世系, 1550-1976
原书: 抄本影印, 记事至民国65[1976]. 1册 : 世系表. 一世祖 : (唐) 方琡. 观公子. 食邑河南,为光州固始人. 下一子: 方殷符. 入闽始祖(3世) : 方廷范. 殷符公第三子. 为温州同安尉. 官长溪,古田,长乐三邑. 居莆田. 礼部派祖(4世) : (唐) 方仁载. 廷范公第五子. 干宁元年进士,官礼部金紫光禄大夫. 仁载公下三子 : 方谘(传鄞县东管派) ; 方彬(传太湖墙边,仙游,乌石后塘派) ; 方偃(传择美,观前,市头,后隆,下井等派). 择美派祖(12世) : (宋) 方过,字仁甫. 万公次子. 偃公之后. 同安祖(15世) : (宋元之际) 方元翁,字长之,讳瑄干. 应孙公次子. 奉为金门烈屿之始祖. 支祖(同安13世) : 方初然,字宗实,号善养. 茂江公第四子. 下有六子,分为小六柱. 昭穆(烈屿4世起) : 孟从绍惟敦 子存甫茂初 承纉纯辉基 录滋荣耀均 铨汝梅烟增 锺泽本光堂. 注 : 此族之堂号为 "河南衍派"; 灯号为 "金紫六桂". 散居地 : 福建省金门县等地. 书名据谱端题编目.
浏览:100
安溪汐止茄苳杨氏族谱, 1, 谱序 安溪世传 昭穆 入台后户籍 世系表, 1650-1999
原书: 台湾汐止 : 编者, 民国88[1999]版(板桥市 : 鎕山企业印刷). 1册 : 世系表. 弘农祖(一世) : (唐) 杨安隐. 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县,随王审知入闽,初至建宁复迁兴化. 后厝派始祖(18世) : (明) 杨思明. 恭英公次子. 生一子: 杨荣远. 荣远公下四子(20世) : (明) 杨桂发(大长房) ; 杨德安(后田祖) ; 杨进发(迁侯洋,小溪) ; 杨仁安(后宅仔). 前山墘开基祖(25世) : 杨融嫁. 孔澄公长子. 来台祖(32世) : (清) 杨祈觉,字符觉. 士拟公第三子. 元觉公下三子 : 杨宗潭 ; 杨宗溪 ; 杨宗坑. 宗潭公下四房 : 杨振恩 ; 杨振就 ; 杨振文 ; 杨振宽. 昭穆 : 元宗振鸿烈 丕建裕文孙 翌世嘉允德 锺毓秀仍云 锡汝树炳基 锦沧梓亨圻 铭清植炜地 钦淑标焕墀 甫为世用宝 敬守贻谋训. 散居地 : 福建省安溪县, 及台湾台北县汐止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浏览:100
6.阮氏三修族谱新编, 6, 卷5: 五房大壪9世穆公起 老三房庙边㭰5世仲明公起世传, 1894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继述堂梓, 清光绪20[1894]. 8册: 世系表.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远祖 : (南宋) 阮公愈. 官汴梁布政,徙居金陵塞. 吉安一世祖 : (宋) 阮昭,字子明,号螺峰. 官居吉安庐陵小市头. 麻城始祖 : 阮彬,字文质,号楚望,行万六. 昭公4世孙. 生二子 : 阮仁卿,讳胜(居梅家店阮家堑) ; 阮贵卿(迁黄安恒师桥,另谱). 仁卿公下派祖(3世) : 阮文仲(居宅后) ; 阮铎(居东山阮家沟). 文仲公下房祖(5世) : 阮仲奎(老大房,世居梅家店) ; 阮仲刚,字尚礼,行二(老二房,徙居沙塘洼) ; 阮仲明(老三房,徙居庙边㭰). 铎公下房祖(6世) : 阮福(东山大房) ; 阮禄(东山二房) ; 阮祯(东山三房). 仲刚公下房祖(7世) : 阮珪,字敬之,行一(大房,居大屋) ; 阮璋,号青松,行二(二房,居青坵村阮家石硚湾) ; 阮环,字珍之,行三(三房,居枫树凹) ; 阮(王习),字复之,行四(四房,居阮家石硚湾) ; 阮(王署),字守之,行五(五房,居河西大塆). 珪公生二子 : (明) 阮朝东,字子西,号南村(大屋分,院子分祖) ; 阮朝策,号兆峰,行二(河东分祖). 林家山派八世祖 : 阮玉拱 ; 阮玉器 ; 阮玉营. 居阮家墩. 阮家冲派八世祖 : 阮玉相. 公议世系派衍(16世起) : 谱成宏永宝 树德庆芳春 先绪从明定 相传世泽新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编目. 书名页题 : 阮氏宗谱 版心题 : 阮氏三修宗谱
浏览:100
穆氏族谱
穆氏族谱
天津穆氏家族,自明永乐初年落户津门,瓜瓞绵绵,繁衍生息,距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国有国史,地有方志,家有家谱,家之有谱,犹如国之有史。家谱乃孝之传承,扬先辈之功德,鉴氏族之兴衰,有家谱续存,可知其本源,追念先祖,继承遗训,沟通家族宗亲,凝聚族人力量,传功传德,传言传善。
浏览:0
穆氏族谱-大门
穆氏族谱-大门
河南邓州龙堰乡穆庄穆氏族谱 摘自邓州志: 在市区南11.5公里,白落堰南2.3公里,邓州-襄阳公路西侧。据载明末穆逢春由大王庄迁此耕地640亩,有110户490人,聚落东西矩形面积8.3万平方米,村民编制芦席,历史悠久,质量上乘文明。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全村现有200户1000多人,因家谱失踪,近百年来无人管理,晚辈们老少不分,上下不分,自认分支不清,有不少人对上一辈说不清道不明,自知养我父母,有的生孩子起名不按宗排,已经起过名的要对他们说明辈分,不要乱了宗排。 家族家谱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无有家谱成为无源之水、无草之本,所以家谱不可不续。主持人10年前就操办和村里几位老人商量此事,通过遂户走访,走临访友,寻近百岁老人,阅老碑文传说,起草这部家谱,因碑年深日久,受日月风化,字迹不清传说不清,为求完美,文化有限避免遗漏差错,望观视者提出修改为盼。 为光宗耀祖,多人捐款修缮祖碑,并写戏宣扬,纪念列祖列宗激励后辈代代相传。 组合人:穆遂英 穆志良 穆化仓 穆林 书记人:惠定国 穆志增 穆志慧 穆大杰 善碑人:穆志让 穆志阁 穆占朝 穆大杰 穆金堂 穆大庭 穆新堂 穆晓彬 穆岩铎 2012年5月1日截止 2021年5月1日修订
浏览:17349
穆氏族谱
穆氏族谱
祖籍山东省堂邑县张兰镇 明永乐年间来山西省太原为官,任满又到大同,大同任满告老回乡路上路过浑源县李峪,见这里是个好地方,便安家落户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