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王又旦

王又旦

王又旦(1636年-1686年),字幼华,陕西合阳(今陕西省合阳)人。清朝初年官员。

崇祯九年(1636年)出生。顺治十五年(1658年)戊戌科进士,任潜江县知县,有政声,“其为政综密而不苛,慈惠而善断,凡施行必期永利。”。历官户科给事中、户部都给事。与孙枝蔚友好,常有唱和,“京中十子”之一,王士禛称其:“幼华诗一变而清真古淡,再变而为奇恣雄放。”康熙二十五年(1686)卒,得年五十一岁。有《黄湄诗选》。

相关人物
王又旦相关文献
王又旦
参考书目康熙三十三年《潜江县志·知县宦迹传》朱彝尊《曝书亭集》卷七十五‧儒林郎户科给事中郃阳王君墓志铭
查看全文
王旦
生平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及第(苏易简榜),时年二十三。旋以大理寺评事来到湖南平江任县令。在平江县,民间久有传闻,官吏办公的住所有怪物作祟,闹得人夜不安宁,胆怯者不敢居住。王旦上任入住的前夜,有守卫官署的门吏听到群鬼长啸大呼:“宰相公要来了,我们快逃命”。自此以后,闹鬼之事绝迹。传闻虽有些荒诞,但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对王旦的尊崇之情。还有一传说,暑天青黄不接时,王旦到乡下访贫,在大树下休息,地上的蚂蚁会离他席坐的地方数尺,并不侵袭。见者甚感奇异,皆言贵人之福也。在平江任职四年,年龄虽少,但才识过人,他推行惠民政策,以道德标准教化士民,民服其教,百姓安居乐业。转运使赵昌言假道平江,很欣赏王旦的施政方略,对其政绩大加褒奖,认定他是一个有发展前途的青年才俊,仅凭一面之交,就将女儿许配给他,这足以证明王旦确实有非凡的才华。由于德才兼备、政绩突出,王旦的仕途从此一马平川。雍熙元年(984年)王旦带...
查看全文
王又曾
生平乾隆十九年(1754年),考中进士,官至刑部主事。诗歌上与同乡万光泰、祝维诰相唱和。著作《丁辛老屋集》,二十卷。评论钱锺书在其《谈艺录》中称赞王又曾诗歌造诣:“轻清爽利,律体以散为偶,于排比中见游行自在,靳响相同。如《经天姥寺》云:‘天姥峰阴天姥寺,竹房涧户窃然通。老僧敲磐雨声外,危坐诵经云气中。禅榻茶烟成风世,天鸡海日又春风。回头却忆十年梦,梦与山东李白同。’”《清史稿·钱载传》:“……论诗宗黄庭坚,谓当辞必己出,不主故常。载初与定交,晚登第,乃为门下门生;诗亦宗庭坚,险入横出,崭然成一家。同县王又曾、万光泰辈相与唱酬,号秀水派。”《山西广灵县名宦朱君事状》作者钱仪吉言:“本朝自君家竹垞太史名重海内,世谓秀水派,乾隆间吾从父箨石(钱载)先生父子、汪厚石(孟鋗)、桐石(仲鈖)兄弟及王谷原(又曾)孝廉、万柘坡(光泰)诸先生振兴古学,君与同里蒋先生元龙及寓公戚先生芸生,皆学诗于箨石先生……
查看全文
王旦
王旦(957~1017)北宋名相。字子明。大名莘县(今属山东)人。王旦自幼好学,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淳化二年(991年),任右正言、知制诰,并被封为礼部郎中、兵部郎中。至道三年(997年),真宗即位,4年之中连续晋升,初为中书舍人,后为参知政事。景德二年(1005年),加封为尚书左丞。次年,升为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宰相。王旦为相10余年,知人善任,任人唯贤,朝中大部分官员都是他推荐提拔的,但从未推荐自己的亲属做官。景德三年(1006年),除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天禧元年(1017年)九月,王旦病逝,册封太师、尚书令、魏国公,谥“文正”。仁宗即位后,为其立碑,并亲笔御书“全德元老之碑”。其后,欧阳修奉旨为其撰写碑文,苏轼为王氏宗祠撰写了《三槐堂铭》。有文集20卷,已佚。《宋史》卷二八二有传。王旦。幼沉默好学。父祐曰。此儿当至公相。初知平江县。其廨传有...
查看全文
王旦做了什么事让寇准对他却是又愧又服?
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岁月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这是历史的魅力,一起来研究下“王旦为什么能让寇准惭愧”的话题,感受历史的心境。 北宋有位名相,位列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此位宰相公43岁就已经跻身朝廷的权力中枢,他的雅量人人称颂,对待家人也是相当宽厚。 据《两般秋雨盦随笔》记载,有那么一个邪门家人偏要试试这位宰相的肚量。在一次吃饭的时候,他偷偷地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欧阳王氏八修续谱 又卷十
欧阳王氏八修续谱 又卷十
浏览:0
欧阳王氏八修续谱 又卷十
欧阳王氏八修续谱 又卷十
浏览:0
王氏五修族谱32-35册 (卷37-43)
原书 : [出版地不详] : 敦伦堂, 民国18[1929]印. 存35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中国湖南图书馆. 此谱不全. 缺卷1, 3, 7, 14, 20, 23, 39, 41-42. 共缺9卷. 远祖 : (元) 王橘甫. 由江右吉州安福县迁湖南,居长沙府浏阳县. 湘乡始祖 : (元明之际) 王斯瑜,字汉忠. 由浏迁湘,居四十八都. 斯瑜公下二子 : 王文福,字继先 ; 王文礼,字绪先,行荣五郎. 福公下房祖(4世) : (明) 王源振,字庭盛,号麟轩 ; 王源广,字镇湘 ; 王源芳,字桂兰 ; 王源信,字镇昌 ; 王源龙,字庭海 ; 王源虎,字庭威 ; 王源宗,字法祖 ; 王源赞,字同寅 ; 王源海,字巨川. 支祖(6世) : (明) 王百兰,字石江 ; 王百贤,字自登 ; 王百旦,字高峰 ; 王百岳,字珑泉,号南峰 ; 王百玉...等. 班行 : 斯文自源单 百万兴世代 千载永昌隆 运际升平会 正道翼三才 洪福齐六合 作述承天佑 忠良宏祖泽 敦伦全大义 雍睦在同德 修身崇儒学 孝友生贤哲 典则循谟训 品望重邦国 诗书光门第 功勋耀史策. 散居地 : 湖南省湘乡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同德王氏五修族谱 [43卷,首1卷]
原书 : [出版地不详] : 敦伦堂, 民国18[1929]印. 存35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中国湖南图书馆. 此谱不全. 缺卷1, 3, 7, 14, 20, 23, 39, 41-42. 共缺9卷. 远祖 : (元) 王橘甫. 由江右吉州安福县迁湖南,居长沙府浏阳县. 湘乡始祖 : (元明之际) 王斯瑜,字汉忠. 由浏迁湘,居四十八都. 斯瑜公下二子 : 王文福,字继先 ; 王文礼,字绪先,行荣五郎. 福公下房祖(4世) : (明) 王源振,字庭盛,号麟轩 ; 王源广,字镇湘 ; 王源芳,字桂兰 ; 王源信,字镇昌 ; 王源龙,字庭海 ; 王源虎,字庭威 ; 王源宗,字法祖 ; 王源赞,字同寅 ; 王源海,字巨川. 支祖(6世) : (明) 王百兰,字石江 ; 王百贤,字自登 ; 王百旦,字高峰 ; 王百岳,字珑泉,号南峰 ; 王百玉...等. 班行 : 斯文自源单 百万兴世代 千载永昌隆 运际升平会 正道翼三才 洪福齐六合 作述承天佑 忠良宏祖泽 敦伦全大义 雍睦在同德 修身崇儒学 孝友生贤哲 典则循谟训 品望重邦国 诗书光门第 功勋耀史策. 散居地 : 湖南省湘乡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王氏五修族谱32-35册 (卷37-43)
原书 : [出版地不详] : 敦伦堂, 民国18[1929]印. 存35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中国湖南图书馆. 此谱不全. 缺卷1, 3, 7, 14, 20, 23, 39, 41-42. 共缺9卷. 远祖 : (元) 王橘甫. 由江右吉州安福县迁湖南,居长沙府浏阳县. 湘乡始祖 : (元明之际) 王斯瑜,字汉忠. 由浏迁湘,居四十八都. 斯瑜公下二子 : 王文福,字继先 ; 王文礼,字绪先,行荣五郎. 福公下房祖(4世) : (明) 王源振,字庭盛,号麟轩 ; 王源广,字镇湘 ; 王源芳,字桂兰 ; 王源信,字镇昌 ; 王源龙,字庭海 ; 王源虎,字庭威 ; 王源宗,字法祖 ; 王源赞,字同寅 ; 王源海,字巨川. 支祖(6世) : (明) 王百兰,字石江 ; 王百贤,字自登 ; 王百旦,字高峰 ; 王百岳,字珑泉,号南峰 ; 王百玉...等. 班行 : 斯文自源单 百万兴世代 千载永昌隆 运际升平会 正道翼三才 洪福齐六合 作述承天佑 忠良宏祖泽 敦伦全大义 雍睦在同德 修身崇儒学 孝友生贤哲 典则循谟训 品望重邦国 诗书光门第 功勋耀史策. 散居地 : 湖南省湘乡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同德王氏五修族谱 [43卷,首1卷]
原书 : [出版地不详] : 敦伦堂, 民国18[1929]印. 存35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中国湖南图书馆. 此谱不全. 缺卷1, 3, 7, 14, 20, 23, 39, 41-42. 共缺9卷. 远祖 : (元) 王橘甫. 由江右吉州安福县迁湖南,居长沙府浏阳县. 湘乡始祖 : (元明之际) 王斯瑜,字汉忠. 由浏迁湘,居四十八都. 斯瑜公下二子 : 王文福,字继先 ; 王文礼,字绪先,行荣五郎. 福公下房祖(4世) : (明) 王源振,字庭盛,号麟轩 ; 王源广,字镇湘 ; 王源芳,字桂兰 ; 王源信,字镇昌 ; 王源龙,字庭海 ; 王源虎,字庭威 ; 王源宗,字法祖 ; 王源赞,字同寅 ; 王源海,字巨川. 支祖(6世) : (明) 王百兰,字石江 ; 王百贤,字自登 ; 王百旦,字高峰 ; 王百岳,字珑泉,号南峰 ; 王百玉...等. 班行 : 斯文自源单 百万兴世代 千载永昌隆 运际升平会 正道翼三才 洪福齐六合 作述承天佑 忠良宏祖泽 敦伦全大义 雍睦在同德 修身崇儒学 孝友生贤哲 典则循谟训 品望重邦国 诗书光门第 功勋耀史策. 散居地 : 湖南省湘乡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