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锡瑞(1850年-1908年),字鹿门,一字麓云,湖南善化人。因景仰西汉初年传授《尚书》的儒者伏生,故名其书斋曰“师伏堂”,学者因此称其“师伏先生”。
道光三十年(1850年)出生于善化,同治二年(1863年)考取秀才,同治十二年(1873年)拔贡,清朝光绪五年,三十歳开始研究经学。光绪八年(1882年)再中举人。皮锡瑞强调“说经宜先知汉今、古文家法”。光绪二十九年癸卯(1903年)受聘于湖南师范馆,讲授经学、伦理两门课程。因治尚书服膺伏生,故宗今文说,被誉为”研精汉儒经训之学,宏通详密,多所发明”。因参加南学会,宣传变法维新,由皮锡瑞主讲学术,黄遵宪主讲政教,谭嗣同主讲天文,邹代钧主讲舆地,戊戌政变后,被革去举人,交地方官管束,1901年,湖南巡抚俞廉三奏请开复其举人称号,仍严加看管。五十岁时自寿联一副:“阅世五十年,所欠一死;著书百万字,不值半文。”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卒于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