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凉州会盟

凉州会盟

凉州会盟又称“凉州会谈”,武威,古称凉州,自汉武帝开疆拓土,设立河西四郡以来,古凉州就雄踞于河西走廊东端的咽喉要冲,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淳祐七年(1247年),蒙古宗王阔端代表萨蒙古汗廷与西藏萨迦派活佛萨迦·班智达在这块土地上成功举行了“凉州会盟”。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使西藏正式纳入祖国版图,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凉州会盟之后,阔端对萨班弘扬佛法,非常赞成和支持,在凉州城外为萨班特地建造了府邸和东部幻化寺(汉语通称白塔寺或百塔寺,距今武威城东40),萨班从此在凉州传教再未返回西藏。如今的百塔寺成了西藏纳入中国版图的一个历史见证,被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一批批前来瞻仰的华夏子孙讲述着由阔端和萨班亲自缔造的这段爱国主义的历史篇章。

凉州会盟相关文献
徐州会盟事件简介,越国北上会盟诸侯
徐州会盟事件简介,越国北上会盟诸侯,徐州会盟,指的是春秋末期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北上在徐州(今山东滕州南)地区会盟
查看全文
唐蕃会盟碑
来历唐蕃会盟碑阴面唐朝长庆元年(821年),唐朝唐穆宗李恒登基,吐蕃赞普赤祖德赞先后2次派遣使臣前来祝贺,后又派人到唐朝首都长安请盟,唐穆宗同意会盟。长庆元年九月,唐穆宗命宰相及大臣共17人与吐蕃使团于长安西郊会盟。唐穆宗又派正使刘元鼎、副使刘师老与吐蕃使者论讷罗同赴吐蕃王朝首都拉萨,于长庆二年四月(822年)到达拉萨。长庆二年五月,双方在拉萨设盟坛会盟。长庆三年在长安、惹刹(即大昭寺)和唐蕃交界处(藏文史书记载为“梅如”地方)树立三块同样的石碑。唐朝派杜载为使臣,率领使团来到拉萨参加了长庆三年二月十四日在大昭寺前举行的该碑落成典礼。其他两块同样的石碑已经湮灭,今只余该碑。碑文该碑四面均有铭文。其中西面为碑阳,刻有盟约文本,为汉文和藏文两体文字,藏文为左半部分,横书,汉文为右半部分,自右至左竖排;北面为吐蕃参与此次会盟的官员名单,共17人,上为藏文,下为姓氏与职衔的汉字译音;南面为唐朝参与...
查看全文
凉州之乱
过程爆发(184年)汉光和七年(184年)冬,分别来自北地郡、安定郡以及金城郡、陇西郡枹罕、河关等地的两股羌人举事叛乱。最初,它们分头行动,都想趁机对抗经历数年的腐败和乱政已然衰弱的汉朝统治。10月或11月,募来的派遣平叛的由羌人和小月氏人组成的湟中义从胡军队在令居(属金城郡,在今兰州西北)兵变反抗汉朝长官,加入叛军,于路杀护羌校尉冷征,事态升级。此时,两股羌人也合兵了,以原湟中义从胡士兵北宫伯玉和李文侯为将军。此次联合意味着叛军控制了兰州在黄河沿岸的条状地带。短短几星期内,叛军攻克金城郡治允吾,从此以金城郡为主要作乱据点。因凉州刺史左昌侵占防御军费,救军不济,帮了叛军的忙。金城太守陈懿前赴叛军大营商谈释放人质,反遭叛军杀害。人质中的新安县令边章、凉州从事韩遂被说服加入了叛军。这些有誉望的人的加入使得叛军获得了更大范围的民间支持,而此二人将在叛乱逐渐进行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随后,叛军围左
查看全文
陆凉州
参考文献^方国瑜.《云南史料丛刊》第六卷.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01月第1版.参考资料《元史·志第十三·地理四》《清史稿·志四十九·地理二十一》
查看全文
凉州卫
参考资料《明史·志第十八·地理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