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元弘之乱

元弘之乱

1331年(元弘元年)后醍醐天皇为讨伐镰仓幕府而策划的政变被称为元弘之变,又称元弘之乱。它是继正中之变后的第二次政变,成为幕府灭亡的直接原因。政变计划被六波罗探题获悉,八月天皇出逃,固守笠置山,城破,1332年(元弘二年)天皇被捕获,流放隐岐。幕府拥立光严天皇,改元正庆。战乱之初,楠木正成在赤坂城举兵,城破后与护良亲王等站在后醍醐天皇方面,继续反幕活动,再度起兵。翌年,1333年,天皇在名和长年等帮助下,逃出隐岐。足利尊氏、新田义贞等也在各地起兵,促进了北条氏的灭亡和建武新政的实现。

元弘之乱简介资料
日本本土多地
天皇勤王之军
古代
镰仓
元弘之变
促进幕府灭亡
勤王军击败幕府军
1333 年
1331 年
非决定性
元弘之乱相关文献
保元之乱
平安时代末期,保元元年(1156年)在平安京爆发了因皇位继承问题和摄关家内讧而导致的政变及武装冲突。后白河天皇和崇德上皇相互争斗,最终崇德上皇战败,武家势力亦由此介入日本政治角逐,为随后的武家政权建立延续奠定了基础。主要经过首先,这一时期的皇位继承出现了问题。永治元年(1141年)12月7日,鸟羽法皇逼迫藤原璋子(待贤门院)之子崇德天皇退位,让位与藤原得子(美福门院)之子体仁亲王(后来的近卫天皇)。体仁论辈分应为“皇太子”,然而让位的诏书中却为“皇太弟”。按规矩,天皇的弟弟即位,退位后的上皇无法开设院政,这就使得崇德上皇倍感不满。次年,待贤门院因诅咒美福门院的嫌疑被迫出家,崇德院的外戚闲院流德大寺家的势力消退。另一方面,闲院流三条家、中御门流、村上源氏的公卿逐渐倒向藤原得子及其堂兄弟、被称为鸟羽法皇第一宠臣的藤原家成,政界由此分为待贤门院派和美福门院派。久寿二年(1155年)7月23日,近...
查看全文
延元之乱
过程平定中先代之乱的足利尊氏据守镰仓拥兵自重,奏请后醍醐天皇清君侧诛杀新田义贞。天皇不准奏,反指足利尊氏为朝敌,下令新田义贞率军讨伐。足利尊氏在上表自辩无果后,于12月9日在镰仓举兵反抗建武政权统治,12月10日出兵。足利军沿东海道上京,而新田义贞亦派军攻打三河国的足利领。1336年1月24日足利军于箱根竹之下之战击败新田义贞,并于同月进入京都,拥立光严上皇即位,后醍醐天皇在足利军抵达前退往比叡山。并集合新田义贞、北畠显家和楠木正成一同于1月30日反攻京都,于千田庄之战大败尊氏,尊氏逃往丹波国篠村的八幡宫,并下令各国援军支援。2月10日,建武军于摄津国丰岛河原之战(日语:豊島河原合戦)大败足利军,尊氏向西逃向播磨国室津,经山阳道逃向九州。建武政府成功控制畿内全境,足利有效统治区域仅余下关东、中国等地,各地源氏武家转向中立。1336年4月13日,足利尊氏在多多良滨之战击败尊皇派武家的首领菊池...
查看全文
元弘嗣
生平元弘嗣的祖父元刚是元魏渔阳王,父亲元经是北周渔阳郡公,元弘嗣年幼时承袭了父亲的渔阳郡公爵位,虚岁十八时担任左亲卫。开皇九年(589年),元弘嗣随晋王杨广平定南陈,因功被授予上仪同。开皇十四年(594年),元弘嗣担任观州总管长史,在观州专门以严厉处理事务,百姓和官吏大多埋怨他。开皇二十年(600年),元弘嗣转任幽州总管长史,元弘嗣惧怕被幽州总管燕荣侮辱,坚决推辞。隋文帝杨坚知道后,告诫燕荣说:“元弘嗣犯杖打十棍以上的罪,都必须上奏给我。”燕荣愤怒的说:“小子怎敢戏弄我!”燕荣于是派元弘嗣监督纳收仓库的谷子,簸扬到一点糠秕,就惩罚他。每次杖打虽然不到十下,但是一天之中有时会打多次。如此过了多年,两人日益构成嫌隙,元弘嗣心中不服,燕荣于是将元弘嗣囚禁在监狱中,断绝饮食,将要杀掉他。元弘嗣饥饿,抽取衣服的棉絮夹杂着水吞咽下去。元弘嗣的妻子到皇宫门前喊冤,隋文帝派考功侍郎刘士龙乘坐驿站马匹迅速前
查看全文
元弘之乱
背景经过长期经营的镰仓幕府,即使出现有衰微的迹象,也不是公家所能轻易消灭的。幕府灭亡实际经过了十年。公元1324年,正中元年,天皇寄希望于近臣日野资朝,日野俊基到各地方募集武士勤王,打击六波罗,然而计划败露,武士遭到清洗,日野资朝被流放到佐渡(正中之变)。天皇并不罢休,又让法盛寺的圆观,醍醐寺的文官动员全国各社寺,各地广募勤王之军。经过公元1331年,计划又被幕府得知。六波罗兵马迫近皇居,天皇逃到山城的笠置寺。在幕府大军面前,笠置寺的防卫过于薄弱,最终天皇被捕获。天皇被迁到隐岐,所有参与谋划的皇子朝臣于元弘二年(公元1332年)被流放。至此天皇的讨幕计划完全失败。但天皇并未死心,认为只是暂时迁移到隐岐。同时,早就参与天皇谋划的第一皇子护良亲王(尊云法亲王),在笠置寺被占后,躲过追踪,潜入熊野,高野,吉野一带,广向各地颁发令旨,招募勤王之兵。楠木正成逃离赤坂城后,在河内金刚山修筑千早城自守,
查看全文
元弘
改元元德三年八月九日(1331年9月1日)南朝改元元弘南朝元弘二年/北朝元德四年四月二十八日(1332年5月23日)北朝改元正庆南朝元弘三年/北朝正庆二年五月二十五日(1333年7月7日)南朝废止正庆年号元弘四年一月二十九日(1334年3月5日)改元建武出处《艺文类聚》出生逝世大事记纪年、西历、干支对照表参考日本年号索引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权之纪年参考文献松桥达良,《元号はやわかり—东亜历代建元考》,砂书房,1994年7月,ISBN4915818276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中华书局,2001年1月ISBN7101025129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南靖县正本复印林氏族谱 _ 顶次房弘仕公世系派, 2, 下集_ 世系续 14世 元廷公始, 1700-1992
原书: 抄本影印, 1992年复印. 2册(共214页) : 世系表. 入闽宗祖 : (晋) 林禄,字世胄,一作世荫. 颖公次子. 随晋元帝南迁,奉勅守晋安县. 长泰远祖 : (元) 林勤劳. 南靖一世祖 : (明) 林希逊,乳名用,字万安. 汝寿公第三子. 派祖(2世) : (明) 林孔举,乳名乌,谥敦恺. 勤劳公4世孙. 居南靖船场镇梧宅村营顶庄万安社. 孔举公下四子 : 林弘光,乳名性 ; 林弘仕,乳名仕,谥升贻 ; 林弘宽,乳名赐 ; 林弘兴,乳名兴. 此谱主要为次房弘仕公派下谱系资料. 弘仕公下五子 : 林朝初(早丧) ; 林朝彪(早丧) ; 林朝明,乳名广(下有七子) ; 林朝应,乳名吼(下一子: 林子续,乳名昭) ; 林朝德,乳名龙(下一子: 林子洋,乳名养,后不详). 昭穆(3世起) : 弘朝子文君国仕 廷元世克明峻德 攻书显耀能忠信 荣华祖宗诚有益. 散居地 : 福建省南靖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书名页题 : 南靖县林氏族谱.
浏览:100
17.邓氏宗谱, 17, 卷13: 行传 弘道 24世元生公起 弘德 24世元功公起, 1365-1986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睦堂, 1986年六修. 17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中国湖北省图书馆. 远祖 : (汉) 邓禹,字仲华,谥元侯. 由河南宛城县迁新野县. 始祖 : 邓斯贵,原名显𫄧,又号思贵,字昭然,行五. 由南昌籍麻城. 下二子: 邓天一,字守易 ; 邓秀一. 秀一公下房祖 : 邓良佐(长房) ; 邓良用(二房) ; 邓良英(三房). 天一公下房祖(3世) : (明) 邓泰,号志林,行一 ; 邓春 ; 邓斌,字普学,又名志学. 泰公下支祖(9世) : 邓文寿 ; 邓文高 ; 邓文汉 ; 邓文学 ; 邓文会. 春公下支祖(9世) : 邓文升 ; 邓文凤 ; 邓文章. 斌公下二子(4世) : 邓仕辅,字百泰 ; 邓仕政,字百安. 仕辅下支祖(5世) : 邓金,字廷实 ; 邓以清 ; 邓以琪 ; 邓以和. 仕政下支祖 : 邓旸旭 ; 邓旸清. 辈份(15世起) : 载锡之楚 世德忠延 正元培本 耀祖荣先 文章宏裕 科第汇川 勤书礼义 远绍前宣.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17.邓氏宗谱, 17, 卷13- 行传 弘道 24世元生公起 弘德 24世元功公起, 1365-1986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睦堂, 1986年六修. 17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中国湖北省图书馆. 远祖 : (汉) 邓禹,字仲华,谥元侯. 由河南宛城县迁新野县. 始祖 : 邓斯贵,原名显𫄧,又号思贵,字昭然,行五. 由南昌籍麻城. 下二子: 邓天一,字守易 ; 邓秀一. 秀一公下房祖 : 邓良佐(长房) ; 邓良用(二房) ; 邓良英(三房). 天一公下房祖(3世) : (明) 邓泰,号志林,行一 ; 邓春 ; 邓斌,字普学,又名志学. 泰公下支祖(9世) : 邓文寿 ; 邓文高 ; 邓文汉 ; 邓文学 ; 邓文会. 春公下支祖(9世) : 邓文升 ; 邓文凤 ; 邓文章. 斌公下二子(4世) : 邓仕辅,字百泰 ; 邓仕政,字百安. 仕辅下支祖(5世) : 邓金,字廷实 ; 邓以清 ; 邓以琪 ; 邓以和. 仕政下支祖 : 邓旸旭 ; 邓旸清. 辈份(15世起) : 载锡之楚 世德忠延 正元培本 耀祖荣先 文章宏裕 科第汇川 勤书礼义 远绍前宣.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原州元氏世谱
元贤模,1936年发行 仁济大学中央图书馆 始祖元镜 元喜八的子孙录。
浏览:0
原州元氏族谱 : 附录, 世系图
原州元某从事委员会1989年重新发行园艺 仁济大学中央图书馆, 650-1989 始祖元克猷的子孙录
浏览:0
原州元氏族谱
1989. 始祖:元克猷.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