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水经注

水经注

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

《水经注》因注《水经》而得名,《水经》一书约一万余字,《唐六典·注》说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水经注》看似为《水经》之注,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由于书中所引用的大量文献中很多在后世散失了,所以保存了许多资料。

水经注简介资料
《水经注》
地理
水经注相关文献
《水经注》的作者:地理巨制水经注由谁编纂的
《水经注》的作者:地理巨制水经注由谁编纂的,郦道元(466或472--527)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字善长。范阳(今河北
查看全文
水经注的版本
水经注的版本,简要介绍:《水经注》完成于1400多年以前,当时雕板印刷尚未出现,一切书籍的流传
查看全文
水经注
赏析《水经注》一书首见于《隋书·经籍志》,唐代诗人陆龟蒙有诗“高抱相逢各绝尘,水经山疏不离身”,可见唐代已大为流行。至北宋时已经缺5卷,清代王先谦认为郦道元注《水经》的目的在于“因水以证地,即地以存右”。《水经》记载的河流仅137条,大量的支流被忽略了;《水经注》则记录更小的支流,所以《注》里记述的大小河流竟多至1252条,是《水经》的10倍,《渐江水》原本只有“渐江水出三天子都,北过余杭,东入于海”十六字,《水经注》中的注解竟长达六千字。此外还有五百多处湖泊和沼泽,湖泊类型名称有14个,即湖、泽、海、坈、陂、浦、渊、潭、池、薮、渚、塘、淀、沼等。二百多处泉水和井水等地下水,伏流有三十余处,瀑布六十多处,岩溶洞穴四十六处,温泉三十一处,各种桥梁超过九十座,津渡亦有九十余处;建筑方面记有中外古塔三十多处,宫殿一百二十余处,各种陵墓二百六十余处,寺院二十六处。而且观察得也很仔细,例如对温泉温度...
查看全文
《水经注》主要内容
《水经注》全书共40卷,以《水经》所记水道为纲。《水经》共载水道137条,而《水经注》则将支流等补充发展为1252条,达32万字。涉及的地域范围,除基本上以西汉王朝的疆域作为其撰写对象外,还涉及到当时不少涉外的地区,包括今印度、中南半岛和朝鲜半岛若干地区,覆盖面积实属空前。《水经注》所记述的时间跨度起先秦,下至北朝当代,上下约2000多年。它的内容非常丰富,以水道为纲,将河流流经地区的古今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风俗、古迹等作了尽可能详细的描述,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各个方面。在自然地理方面,所记大小河流有1000余条,从河流的发源到人海,举凡干流、支流、河谷宽度、河床深度、水量和水位季节变化,含沙量、冰期以及沿河所经的伏流、瀑布、急流、滩濑、湖泊等等都广泛搜罗,详细记载。在人文地理方面,所记的一些政区建制往往能补充正史地理志的不足。所记的县级城市和其他城邑共2800座,除此以...
查看全文
史部之《水经注》
《水经注》,北魏郦道元撰,是我国现存第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郦道元(?-527),字善长,范阳郡涿县(今属河北省)人,袭封永宁伯,历任冀州镇东府长史、颖川太守、鲁阳太守、东荆州刺史、河南尹、御史中尉等。郦道元好学博览,喜游历,以为历代史籍记载水系或“周而不备”,或“简而不周”,唯“《水经》虽粗缀津绪,又阙旁通”,于是广
查看全文
水经注相关标签
中国古典典籍
地理书籍
史部地理类
魏晋南北朝典籍
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