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词条 东汉

东汉

东汉(Eastern Han Dynasty),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起止时间为公元25年到公元220年,东汉与西汉合称两汉,东汉也被称为后汉。

新朝末年爆发绿林赤眉起义,汉朝宗室刘秀趁势而起。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雒阳(今河南洛阳),延续“汉”的国号,史称光武中兴。 东汉时,三公权力被大幅削弱,尚书台权力得到提升。汉明帝、汉章帝在位期间,东汉进入鼎盛时期,史称明章之治。汉章帝后期,外戚日益跋扈。汉和帝继位以后,扫灭外戚,使东汉国力达到极盛,史称永元之隆。

由于东汉中后期的帝王普遍寿命不长,而且不少是幼年即位,导致汉和帝以后至汉末近百年间,外戚宦官轮流执政,成为固定的恶性循环,两派互相残杀,把东汉朝廷弄得糜烂不堪。农民在多重残酷压榨下不堪重负,公元184年爆发黄巾之乱,朝廷令各州郡自行募兵,方将民变基本平定,却导致地方豪强拥兵自重。公元190年,董卓挟献帝迁都长安 ,自此朝廷大权旁落,揭开了东汉末年军阀混...

东汉简介资料
220 年
25 年
东汉相关文献
东汉官吏邴原
东汉官吏邴原,邴原(生卒年不详),东汉末官吏。字根矩,北海朱虚(今山东临朐东)人。家贫、早孤。
查看全文
东汉
历史光武中兴(25年-57年)新朝末年王莽改制失败,并引发内战,其时身为汉朝宗室的汉景帝后裔刘秀乘势而起,在绿林军的协助下推翻新莽而即位,是为光武帝。复国号汉,史称东汉。同时因洛阳为其军事根据地,而西汉旧都长安亦逢多次战乱而日残,所以定都于洛阳,并复名雒阳。建武二年(26年),光武帝下令整顿吏治,设尚书六人分掌国家大事,进一步削弱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权力;同时清查土地,新定税金,振兴农业,使人民生活逐步稳定下来,史称光武中兴。明章之治(57年-88年)汉光武帝死后,明帝即位,命窦固、耿忠征伐北匈奴。汉军进抵天山,击呼衍王,斩首千余级,追至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取伊吾卢地。其后,窦固又以班超出使西域,恢复了西域与汉朝的联系。明帝及其子章帝在位期间,为东汉的黄金时代,史称明章之治。外戚政治的勃兴(88年-159年)汉章帝是一个贤明的皇帝,但他却开东汉大力任用外戚之先河。在他死后,刚登...
查看全文
东汉边郡
历史 东汉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区划制度。东汉郡县多因袭西汉旧制,边郡没有大的增减,唯郡的治所和辖区稍异于西汉,但边郡领县则较西汉骤减一百多,系在光武时废去,以东北、北方、西北诸边郡省并为甚。河西四郡和西南、南方边郡领县
查看全文
东汉
东汉,又称后汉,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与西汉合称汉朝。公元25年—220年由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他在绿林军的协助下推翻了王莽所建立起的新朝,夺得帝位。刘秀建都洛阳,年号建武,重新恢复由刘氏统治的汉朝,史家称此汉朝为东汉。建武二年(26年),光武帝下令整顿吏治,设尚书六人分掌国家大事,进一步削弱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权力;同时清查土地,使人民生活逐步稳定下来。经过光武帝、汉明帝(58年—76年在位)、汉章帝(76年—89年在位)三朝的治理,东汉已经逐渐恢复了往日汉朝的强盛,被后人称之为“光武中兴”。由于后来由于皇帝年幼,导致了东汉后期的宦官与外戚专权的局面。公元220年,曹操次子曹丕逼迫汉献帝让位,东汉宣布灭亡,中国历史又进入了一个长期分裂的时期——三国时期。东汉历12帝,共195年。东汉在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都超过了西汉的水平。*公元105年,蔡伦在前人的基础上改进了造纸术,使中国的文字...
查看全文
东汉宦官
东汉是中国历史上宦官最为猖獗的时期之一,而且其特点相当明显,即宦官在皇帝与外戚斗争的夹缝中逐步增强自身的势力进而把持朝政。东汉宦官专权开始于十岁即位的汉和帝时期。此后的历代东汉皇帝都是年幼即位,其中最小的殇帝即位时刚满百日,桓帝即位时年龄较大,但也不过十五岁。每当小皇帝上台,因其年幼无知,国政往往操之于母后之手,而母后当权又往往依赖于外戚,从而造成外戚专权的局面。当皇帝长大成人后,自然想亲政收权,而这必然形成与外戚之间的利益冲突。在皇帝与外戚的斗争中,皇帝因幼长深宫,势单力孤,所能依靠的大致也就是朝夕相处的宦官,而宦官一旦帮助皇帝取得大权,又会居功自傲,进而专权擅政。东汉宦官势力较为猖獗的时期是汉桓帝消灭外戚梁冀集团之后。由此而直至东汉灭亡,宦官专权擅政,排除异己,并制造一次次党锢事件,不仅败坏了朝政,而且加深了政治的黑暗。梁冀是东汉后期著名的外戚。他的两个妹妹都曾先后被立为皇后,冲帝、质...
查看全文
东汉相关标签
25年建立的国家或政权
中国历史政权
东汉
古政权(中国)
1 / 3
东汉导读知识
汉朝历代皇帝
汉朝历代皇帝
  汉朝是我国在秦朝之后的又一个封建朝代,开国皇帝为我们所熟知的汉王刘邦,也称汉高祖,从高祖皇帝开始汉朝历代皇帝有很多,如果分东汉西汉,历代共有29个皇帝。其中较为有名的汉朝帝王除了刘邦之外还有汉文帝、汉景帝,他们推行了休养生息的国策,开创了为世人熟知的“文景之治”,而汉武帝刘彻即位之后又推行了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张骞出使西域便在这个时候,同时还北击匈奴,创建了当时的“汉武盛世”。而在东汉光武帝刘秀以及汉明帝、汉章帝也是历代汉朝较为被大家所熟知的汉朝帝王,汉朝历代皇帝有:【西汉】  ※刘邦(汉高祖前202年-前195年)   ※刘盈(汉惠帝前195年-前188年)   ※刘恭(西汉前少帝前188年-前184年)  ※刘弘(西汉后少帝前184年-前180年)   ※刘恒(汉文帝前180年-前157年)   ※刘启(汉景帝前156年-前140年)  ※刘彻(汉武帝前140年-前86年)   ※刘弗陵(汉昭帝前86年-前74年)   ※刘贺 (汉废帝前74年)  ※刘询(汉宣帝前74年-前48年)   ※刘奭(汉元帝前48年-前33年)   ※刘骜(汉成帝前33年-前7年)  ※刘欣(汉哀帝前7年-前1年)   ※刘衎(汉平帝前1年-5年)   ※刘婴(孺子婴6年-9年)  ※王莽(王莽9年-23年)   ※刘玄(汉更始帝23年-25年)   ※刘盆子(刘盆子25年-27年)【东汉】  ※刘秀(汉光武帝25年-57年)   ※刘庄(汉明帝57年-75年)   ※刘炟(汉章帝75年-88年)  ※刘肇(汉和帝88年-105年)   ※刘隆(汉殇帝105年-106年)   ※刘祜(汉安帝106年125年)  ※刘懿(北乡侯125年)   ※刘保(汉顺帝125年144年)   ※刘炳(汉冲帝144年-145年)  ※刘缵(汉质帝145年-146年)   ※刘志(汉桓帝146-167年)   ※刘宏(汉灵帝168年-189年)  ※刘辩(弘农怀王189.5-189.9)   ※刘协(汉献帝189年-220年)
浏览量:3655次
东汉皇帝一览表
东汉皇帝一览表
东汉,于西汉灭亡二十余年后复兴。它的缔造者是汉光武帝刘秀。在王莽改制造成社会动乱之际,刘秀以“复高祖之业”为号召,聚众起兵,后同绿林军的更始政权合纵,更在昆阳之战中以少胜多消灭王莽军主力。后刘秀在鄗县(河北邢台柏乡)称帝,国号汉,十月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东汉皇帝自第四任和帝开始,几乎尽是幼龄即位,甚至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即位时年龄最小的皇帝——汉殇帝刘隆,登基时刚满百天。如此即给外戚窃权造就了机会,而皇帝成年后,又依仗身边宦官,除掉外戚,这样外戚、宦官交替掌权就成为了东汉中后期政局的普遍特点。【东汉皇帝一览表】汉光武帝,名秀,在位33年(25年-57年)。汉明帝,名庄,在位18年(57年-75年)。汉章帝,名炟,在位13年(75年-88年)。汉和帝,名肇,在位17年(88年-105年)。汉殇帝,名隆,在位1年(106年,仅220天)。汉安帝,名祜(hù),在位20年(106年-125年)。前少帝,名懿,在位1年(125年,仅224天)。汉顺帝,名保,在位21年(125年-145年)。汉冲帝,名炳,在位2年(144年-145年)。汉质帝,名缵,在位1年(145年)。汉桓帝,名志,在位22年(146年-167年)。汉灵帝,名宏,在位22年(168年-189年)。后少帝,名辩,在位1年(189年)。汉献帝,名协,在位31年(189年-220年)。
浏览量:2571次
汉朝历代皇帝顺序列表
汉朝历代皇帝顺序列表
汉朝时代的皇帝主要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较为有名的有如西汉时期的刘邦、刘盈、刘恒、刘启、刘彻,东汉时期的刘秀、刘协等。汉朝时代是继秦朝之后的一个大一统王朝,在西汉和东汉时期一共经历了29个皇帝,享国405年,在秦朝末年时刘邦推翻秦后封为汉王,在楚汉相争之后战胜项羽称帝并定都长安,西汉和东汉两个时代共经历了“休养生息、文景之治、汉武时期、昭宣中兴、新莽篡汉、光武中兴、明章之治、永元之隆、戚宦之争、群雄逐鹿”等事件。汉朝历代皇帝【西汉】高皇帝-刘邦(在位时间,前202年-前195年)在位7年孝惠皇帝-刘盈(在位时间,前195年-前188年)在位8年孝文皇帝-刘恒(在位时间,前180年-前157年)在位24年孝景皇帝-刘启(在位时间,前157年-前141年)在位16年孝武皇帝刘彻(在位时间,前141年-前87年)在位54年孝昭皇帝刘弗陵(在位时间,前87年-前74年)在位13年废帝-刘贺(在位时间,前74年)在位27天孝宣皇帝-刘询(在位时间,前74年-前48年)在位25年孝元皇帝-刘奭(在位时间,前48年-前33年)在位16年孝成皇帝-刘骜(在位时间,前33年-前7年)在位26年定陶恭王、恭皇-刘康(-) 孝哀皇帝-刘欣(在位时间,前7年-前1年)在位6年孝平皇帝-刘衎(在位时间,前1年-公元6年)在位7年孺子-刘婴(王莽摄政)(在位时间,公元6年-公元8年11月29日(仅为皇太子、未称帝)) 【新朝】(改国号为“新”)建兴皇帝-王莽(在位时间,公元8年12月1日——公元23年10月6日)在位16年【东汉】光武皇帝-刘秀(在位时间,25年-57年)在位32年孝明皇帝-刘庄(在位时间,57年-75年)在位18年孝章皇帝-刘炟(在位时间,75年-88年)在位13年孝和皇帝-刘肇(在位时间,88年-106年)在位18年孝殇皇帝-刘隆(在位时间,106年)在位220天清河孝王孝德皇(子刘祜追谥)-刘庆(-)孝安皇帝-刘祜(在位时间,106年-125年)在位19年少帝-刘懿(在位时间,125年)在位206天孝顺皇帝-刘保(在位时间,125年-144年)在位19年孝冲皇帝-刘炳(在位时间,144年-145年)在位1年孝质皇帝-刘缵(在位时间,145年-146年)在位1年河间孝王孝穆皇(孙刘志追谥)-刘开(-)孝崇皇(子刘志追谥)-刘翼 (-)孝桓皇帝-刘志(在位时间,146年-168年)在位22年孝元皇(孙刘宏追谥)-刘淑(-)孝仁皇(子刘宏追谥)-刘苌(-) 孝灵皇帝-刘宏(在位时间,168年-189年)在位22年孝献皇帝-刘协(在位时间,189年-220年)在位31年
浏览量:11708次
东汉末年三大战役
东汉末年三大战役
东汉末年,群雄纷争,战乱无数,三国时期更是大小战争不断,其中有三大战役对天下格局产生极大的影响,这三大战役分别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以及夷陵之战。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指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 【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 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刘备称帝三个月后,刘备以替名将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东吴孙权,气势强劲。孙权求和不成后,决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两线作战,一面派陆逊率军应战。陆逊用以逸待劳的方法,阻挡了蜀汉军的攻势,更在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损。
浏览量:1524次
曹操有几个儿子
曹操有几个儿子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名吉利,旧姓夏侯,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东汉末年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奠基者和主要缔造者。曹操一生育有二十五个儿子:1、曹昂。字子脩,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下同)人。曹操的长子,刘氏所生。建安二年(197年)随曹操出征张绣,曹昂为救曹操被杀。2、曹丕。字子桓,沛国谯县人。三国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3、曹彰。字子文,沛国谯县人。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二子、魏文帝曹丕之弟、陈王曹植之兄。4、曹植。字子建,沛国谯县人,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又称陈思王。5、曹熊。字子威,沛国谯县人。魏文帝曹丕、曹彰、曹植同母弟,母为武宣皇后卞氏。体弱多病,英年早逝。6、曹铄。沛国谯县人,相殇王,与曹昂、清河公主皆为刘夫人所生,英年早逝。7、曹冲。字仓舒,沛国谯县人,曹操和环夫人之子。从小聪明仁爱,深受曹操喜爱,有“曹冲称象”的典故。然未成年便病逝,年仅十三岁。8、曹据。沛国谯县人。母为环夫人,是曹冲的胞弟。东汉末年封为宛侯。曹魏建立后,进为公爵,封为定陶王,累封为彭城王。9、曹宇。字彭祖,沛国谯县人。曹操与环夫人之子,曹冲同母兄弟。太和六年,封为燕王。10、曹林。又名“曹豹”,曹操第十子,母杜夫人。11、曹衮。沛国谯县人,魏文帝曹丕异母弟,母杜夫人。青龙三年(235年),曹衮因病去世,谥号恭王。12、曹玹。母秦夫人,早薨,无后。13、曹峻。字子安,秦夫人所生。公元232年封为陈留王,死后谥曰“恭”。14、曹矩。早薨,无子。15、曹干。曹操第二十五子,母为妾室陈氏。三岁丧母,曹操命王夫人抚养。五岁时父亲曹操去世,临终时将其托付于曹丕抚养。16、曹上。曹操之妾孙姬所生,排行第十六,早薨。太和五年(231年),追封临邑公,谥号殇。17、曹彪。字朱虎。嘉平三年(251年),因与王凌密谋废帝事败,被赐死,享年五十七岁。18、曹勤。曹操第十八子,母为曹操宠妾孙姬,籍贯来历不详。曹勤还未成年便病逝,无后。19、曹乘。曹操第十九子,郿戴公曹子整、灵殇公曹子京胞兄。母李姬,为曹操宠妾,籍贯来历不详。曹乘还未成年便病逝。追封为谷城殇公。20、曹整。曹操第二十子,母李姬。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封郿侯。建安二十三年薨,无后。21、曹京。曹操第二十一子,,母为曹操宠妾李姬,籍贯来历不详,未成年便病逝。太和五年(231年),追封为灵殇公子,无后。22、曹均。母为周姬,奉叔父蓟恭公彬后。建安二十二年,封樊侯。二十四年薨,魏文帝追进公爵,谥曰安公。23、曹棘。母刘姬,未成年便病逝,无后。24、曹徽。字子隽,其母宋姬,建安21年(公元216年)封历城侯,后封庐江王、寿张王、东平王。25、曹茂。曹操地位最卑微的儿子,魏明帝曹睿时期被册封为聊城王,齐王曹芳时期被徙封为乐陵王。
浏览量:177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