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是上古时期的一个地中海文明,承接着先前的罗马共和国。正式名称为“元老院与罗马人民”(拉丁语:Senātus Populusque Rōmānus,缩写SPQR),中国史书称为大秦、扶菻。

公元前四十四年,罗马共和国将领凯撒成为终身独裁官,象征着共和国的结束;至公元前二十七年,屋大维成为奥古斯都,象征着罗马帝国的开端。罗马帝国一直至君士坦丁十一世时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人攻陷(1453年)为止,存在将近一千五百年。是古罗马文明由原本共和时代进入帝国时代之后的一个阶段,理论上是仍维持元老院主持的共和制,实际上是大权移交给皇帝独揽的政体。虽然最初几位皇帝都自称“第一公民”不以君主自居,但是实际上已经具备君主制的特点,所以整个政府可以说是由皇帝领导而运作。

罗马帝国可以用来表示所有在罗马统治之下的土地。罗马的扩张使罗马超出了一个城邦的概念,成为一个帝国。罗马疆域的全盛时期是图拉真在位末年(117年),罗马帝国此...

罗马帝国简介资料
330年 - 1453年
公元前25年 估计 56,800,000|公元117年 估计 88,000,000
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安道尔|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 |比利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克罗地亚|塞浦路斯|埃及|法国|格鲁吉亚|德国|希腊|匈牙利|伊朗|伊拉克|以色列|意大利|约旦|科索沃|科威特|黎巴嫩|列支敦士登 |利比亚 |卢森堡|马其顿| 摩尔多瓦|摩纳哥|黑山|摩洛哥|荷兰 |葡萄牙|巴勒斯坦| 罗马尼亚 |圣马力诺 |沙特阿拉伯 |塞尔维亚| 斯洛文尼亚 |西班牙| 瑞士| 叙利亚 |突尼斯 |土耳其 |英国| 乌克兰| 俄罗斯 |梵蒂冈
大秦|扶菻
属于 古典时代 |古典时代晚期、共和国最后战争:前32年–前30年、帝国建立:前30年–前2年、最大领土范围 :117年、帝国分治: 293年 、君士坦丁堡成为新都:330年、帝国最终分裂: 395年、君士坦丁堡陷落:1453年5月29日
新斯多葛派哲学|新柏拉图主义|教父哲学
罗马多神教(包括帝王崇拜)| 基督教(自公元380年起)
元老院|行省
维吉尔:《牧歌》|《田园诗》|《埃涅阿斯纪》、 奥维德:《恋歌》|《变形记》
盖约《法学阶梯》|《格列哥里安法典》|赫尔莫格尼安法典》
农业:作物:小麦|橄榄|葡萄、 生产技术:二区轮作、手工业:陶器制作
公元前27 年 - 476 年
拉丁语|希腊语|其他地方语言
塞斯特斯
-公元前25年 2,750,000 平方公里 |公元50年 4,200,000 平方公里- 公元117年 5,900,000 平方公里 |公元390年 5,000,000 平方公里
罗马(BC27年-330年)|四帝共治时期有多个政治中心|330年起为君士坦丁堡|米兰成为西部帝国行政中心(后迁往拉文纳)
罗马帝国相关文献
西罗马帝国:罗马帝国分裂,处于西部的帝国
西罗马帝国:罗马帝国分裂,处于西部的帝国,西罗马帝国(英语:WesternRomanEmpire),是罗马帝国于286
查看全文
西罗马帝国
西部帝国的背景古罗马在共和时期的对外扩张,都是以罗马城为中心,这导致无法控制较为偏远的省分。通讯成为帝国首要的问题。帝国重要的时事资讯,如新的入侵、暴动、天灾和传染病爆发,往往需要借着船舶或著驿站传到罗马的各个省分,因此罗马必须在每个省分派驻总督。在帝国建立初期的疆域是承袭共和时期后三头同盟的领土:马克·安东尼、屋大维(BC63/9/23-AD14/8/19,罗马元老院于BC27封他为奥古斯都)以及雷必达(拉丁语:M·AEMILIVS·M·F·Q·N·LEPIDVS,约前89年-前13年或前12年)。安东尼占据的帝国东方-亚该亚行省、马其顿行省以及伊庇鲁斯行省(相当今日的希腊、阿尔巴尼亚和部分克罗地亚)、比提尼亚行省、本都行省以及亚细亚行省(今日的土耳其)、叙利亚行省、塞浦路斯行省,这些领土涵盖了古代马其顿帝国所征服的领土,因此多数贵族都来自希腊境内,安东尼所辖之处特别是都市地区受到希腊化
查看全文
东罗马帝国
帝国的名称东罗马帝国的正式名称是Ρωμανία(Rōmanía,“罗马”),或者ΒασιλείαΡωμαίων(BasileíaRōmaíōn,“罗马帝国”)
查看全文
罗马帝国
历史罗马自公元前三世纪已经开始并吞行省;四个世纪后,罗马的领土范围已经达到前所未有地辽阔。虽然罗马仍然被称为“共和国”,但实际上已经可被称为一个“帝国”了。行使共和制的行省由从前的执政官和裁判官进行管治;他们经由选举产生,并拥有称为“Imperium”的当地最高统治权。当时只有少数人拥有不成比例的雄厚财富和强大军力;他们对其行省的管理是罗马从共和体制步向绝对君主制的主要因素。不久,“帝权”即由“Imperium”一字表达;英语“帝国”(empire)一字即来自此拉丁字;而这意思只可从更后的罗马历史中找到。奥古斯都像(公元后第一世纪初)身为罗马第一个皇帝,奥古斯都赋予自己一个“共和国拯救者”的地位,并小心翼翼地把自己的权力限制在共和制宪法的原则下。罗马人企图把与君王有关的头衔加在他身上,但遭到他的拒绝;他倒是自称为“第一公民”。执政官的选举仍旧定期举行;保民官继续进行他们的立法;参议员依然在...
查看全文
罗马帝国边界
简介罗马帝国边界,是指罗马帝国边界线,包括了英国的哈德良长城、安东尼长城和德国的北日耳曼-雷蒂恩界墙。罗马帝国边界是罗马帝国扩张的历史见证。1987年英国的哈德良长城首先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5年增扩了德国的北日耳曼—雷蒂恩界墙,2008年增扩了英国安东尼长城。组成哈德良长城哈德良长城是一条由石头和泥土构成的横跨大不列颠岛的防御工事,由罗马帝国君主哈德良所兴建。公元122年,哈德良为防御北部皮克特人的反攻,保护已控制的不列颠岛人民的安全,开始在今英格兰北面的边界修筑了全长120公里的防御工事,约4.5米高,2.5-3米宽,用约75万立方米的石头砌成,后人称为哈德良长城。哈德良长城的建立,标志着罗马帝国扩张的最北界。哈德良长城德国的北日耳曼-雷蒂恩界墙德国的北日耳曼-雷蒂恩界墙是罗马帝国在上日耳曼行省和雷蒂安行省内修建的一段边境防御工事,建于公元83年到260年之间。它把罗...
查看全文
罗马帝国相关标签
已不存在的帝国
1453年终结的国家或政权
罗马帝国
已不存在的非洲国家
已不存在的欧洲国家
前30年–前2年建立的国家或政权
已不存在的亚洲国家
帝国
古罗马
欧洲帝国
古代国家
古代帝国
古政权(世界)
家族谱大览
马氏宗谱[8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本堂. 记事约至民国7[1918]. 8册: 插图, 世系表. 始祖(1世): 马成辅. 自吴西迁楚北. 成辅公下二派祖(2世): 马贵卿(东分) ; 马秀卿(西分). 东分房祖(6世): 马万里 ; 马万良 ; 马万益 ; 马万忠 ; 马万金...等. 西分房祖(6世): 马伏德 ; 马伏骆. 此谱主要记载伏德公后裔. 东分辈份字似为(6世起): 万单文从呈 正邦荣富元 中泽本厚传. 西分辈份字似为(6世起): 伏英载泽希 之如能有天 遇(正)时(光)必世传. 注: 此谱作者,出版年代不详. 卷端题: 楚黄马氏宗谱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散居地: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浏览:0
龙源罗氏七修族谱 [残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庆源堂, 民国17[1928]. 存4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本谱总卷数不详, 仅残存卷2, 5, 9, 16. 卷2第3页以上, 及卷16第1, 15-16,18页缺页. 谱内部份破损严重,且缺页模糊难以阅读. 所残存谱内并无说明各派祖间之关联. 续注 : 谱内说明分有仁, 义, 礼, 智, 信五大祖, 但残卷中仅含义公房下世系. 始祖(1世) : (明) 罗思洪. 自江西吉安卢陵迁楚,派衍衡南泷源. 派组 : 罗义 ; 罗钦 ; 罗光 ; 罗俊. 义公派下房祖(4世) : (明) 罗子清,字南泉(下一子 : 罗源章) ; 罗子荣,字永华(下二子 : 罗源昌 ; 罗源显). 皆为德义公之子. 钦公派下房祖(7世) : 罗仲贵. 下一子 : 罗正泷,字大泷. 徙居衡阳. 光公派下房系 : 罗运弟 ; 罗见贤,字思齐 ; 罗见善,字益彰 ; 罗见义,字连方...[等]. 俊公派下房祖(12世) : 罗运祺. 下二子 : 黄尚珩,字首玉 ; 黄尚瑚,字维夏. 字派似为(4-21世) : 子源金仲正 金祖运尚时 见荣昌大烈 纪宗福. 散居地 : 湖南省衡山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 罗氏七修族谱.
浏览:100
罗氏三修族谱 [14卷,首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本堂, 民国7[1918]. 15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中国湖北省图书馆. 远祖 : (汉) 罗汉珠,名汉,字怀初. 江西秀川祖 : (唐) 罗崱,字玉蕴,号山斗. 居吉州庐陵. 邵阳始迁祖 : (元明之际) 罗道贤,讳履道,字凤生,行冠五郎. 罗家坪支祖 : (元明之际) 罗邦珑,行四郎公. 道贤公第四子. 邦珑公下五子 : 罗庆成 ; 罗庆珍 ; 罗庆玉 ; 罗庆善 ; 罗庆珠. 为五房之始. 散居地 : 湖南省邵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 : 邵陵罗氏三修族谱.
浏览:0
龙源罗氏七修族谱 [存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庆源堂, 民国17[1928]. 存4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本谱总卷数不详, 仅残存卷2, 5, 9, 16. 卷2第3页以上, 及卷16第1, 15-16,18页缺页. 谱内部份破损严重,且缺页模糊难以阅读. 所残存谱内并无说明各派祖间之关联. 续注 : 谱内说明分有仁, 义, 礼, 智, 信五大祖, 但残卷中仅含义公房下世系. 始祖(1世) : (明) 罗思洪. 自江西吉安卢陵迁楚,派衍衡南泷源. 派组 : 罗义 ; 罗钦 ; 罗光 ; 罗俊. 义公派下房祖(4世) : (明) 罗子清,字南泉(下一子 : 罗源章) ; 罗子荣,字永华(下二子 : 罗源昌 ; 罗源显). 皆为德义公之子. 钦公派下房祖(7世) : 罗仲贵. 下一子 : 罗正泷,字大泷. 徙居衡阳. 光公派下房系 : 罗运弟 ; 罗见贤,字思齐 ; 罗见善,字益彰 ; 罗见义,字连方...[等]. 俊公派下房祖(12世) : 罗运祺. 下二子 : 黄尚珩,字首玉 ; 黄尚瑚,字维夏. 字派似为(4-21世) : 子源金仲正 金祖运尚时 见荣昌大烈 纪宗福. 散居地 : 湖南省衡山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 罗氏七修族谱.
浏览:0
罗氏三修族谱 [14卷,首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本堂, 民国7[1918]. 15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中国湖北省图书馆. 远祖 : (汉) 罗汉珠,名汉,字怀初. 江西秀川祖 : (唐) 罗崱,字玉蕴,号山斗. 居吉州庐陵. 邵阳始迁祖 : (元明之际) 罗道贤,讳履道,字凤生,行冠五郎. 罗家坪支祖 : (元明之际) 罗邦珑,行四郎公. 道贤公第四子. 邦珑公下五子 : 罗庆成 ; 罗庆珍 ; 罗庆玉 ; 罗庆善 ; 罗庆珠. 为五房之始. 散居地 : 湖南省邵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 : 邵陵罗氏三修族谱.
浏览:0
罗氏三修族谱 [14卷,首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本堂, 民国7[1918]. 15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中国湖北省图书馆. 远祖 : (汉) 罗汉珠,名汉,字怀初. 江西秀川祖 : (唐) 罗崱,字玉蕴,号山斗. 居吉州庐陵. 邵阳始迁祖 : (元明之际) 罗道贤,讳履道,字凤生,行冠五郎. 罗家坪支祖 : (元明之际) 罗邦珑,行四郎公. 道贤公第四子. 邦珑公下五子 : 罗庆成 ; 罗庆珍 ; 罗庆玉 ; 罗庆善 ; 罗庆珠. 为五房之始. 散居地 : 湖南省邵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 : 邵陵罗氏三修族谱.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