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渠氏起源

( 渠氏百科 )

  • 姓氏
    拼音
    人口约 4 万〔 罕见姓氏 〕
    排名527 位。
    位于尼姓之后,过姓之前。
    扫一扫手机查看

    渠姓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527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391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渠姓 起源

    針對渠氏的來源,不同的研究有不同的看法。

    比較支持「漢族正統」論的一派往往堅持主張渠姓來源於周代的分封,並援引《姓氏略考》、《路史》等稱「渠氏為康叔之後」,第十二修《古豐渠氏族譜》仍採納此一觀點,並尊渠伯糾為始祖。然而,《古豐渠氏族譜》上對這一段歷史的記錄,有非常多的不符合歷史史實或者未能證實的描述。

    然而,持此一觀點者往往不能解釋這些早期歷史上的渠姓人士總是過於零散的問題(《古豐渠氏族譜》將其歸結於歷史上的諸次內亂),早期單姓渠氏的先祖與後代往往不曾載記於史,亦不曾有其族譜流傳於世,尤其自秦漢以來、元末以前,幾乎未有任何有關渠姓人的記載,現今渠姓族人對這一段將近 1500 年的歷史空白也沒有令人信服的解釋。並且,宋代成書的《百家姓》並未收錄渠姓。

    於是有些新的研究開始討論關於渠姓的其他起源的可能。新疆的一名渠姓後代渠夏曾撰文〈渠姓源流初探〉稱現存渠氏中的絕大部分實為匈奴沮渠氏之後代,真正的單姓渠氏即使曾經存在過,也或因戰亂等因素而早已消亡不存。

    持此一觀點者認為,匈奴沮渠氏族群壯大,且內遷後居於山西一帶,「漢化」(脫胡入漢)的時機對得上。而如今山西渠氏以及由山西遷出的江蘇、山東、河南等地的渠氏的族譜也至多能夠追溯到元朝左右的年代,且此後族譜紀錄詳盡而未曾斷代。

    雖然此一觀點在渠氏後代中因其「胡人起源說」過於新穎而遭到部分後代的批判和不接受,但也在另一部分並不重視所謂的「漢族正統」性的後代中獲得了很大的認同,認為胡人起源說更有可能接近真實歷史史實。

    渠姓 分布

    渠,较常见姓氏,分布较广,主要分布在山西、山东、江苏、河南、河北等省,尤以山西和江苏丰县人数居多。渠姓出自于姬姓,为周代卫国始祖、周武王弟康叔的后代。

    渠姓 名人明星


    • 渠成

    渠姓 姓氏源流

    一、

    现行较常见姓氏。分布颇广: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景县,山东之鱼台、平邑,山西之太原,内蒙古之乌海,辽宁之清原,湖北之武昌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周大夫渠伯之后。”

    2、《姓氏考略》注引《路史》云:“(卫)康叔之后。”此当系出姬姓。(按:《姓氏词典》注引《希姓录》云:“周大夫渠参之后。”与郑樵所释有别,或云:“汉有渠参,封赞侯。”)春秋卫有渠礼;汉代有渠参;明代有渠仲宁;又有渠兆昌,隆庆举人;清代有渠源博,抚宁县训导。

    渠姓 历史名人

    渠姓古代名人

    渠孔春秋,卫国人,抵御少数民族戎的进攻;

    渠伯纠春秋,周桓王时的宰相;

    渠参汉朝,被封为赞侯;

    功显君渠氏新都哀侯王曼之妻,新朝建兴帝王莽之母。

    渠成宋朝,高宗时的荆南兵马钤辖,斩杀流寇贵仲正。事见宋史卷二十五

    渠澄清明朝,字允洁,号霁寰,明朝东迁渠氏古丰支第七世,今徐州丰县首羡人。明万历年间人,初任宣城训导,在任著有《四书易经问辩录》、《三余漫草》,刊版行世,代表作有《蓄鱼》、《柬马宾竹》、《桥门自叹》、《贺苏东墅寿序》、《请父书》、《再上父书》、《养晦斋赋》等等。后升襄阳府谷城县教谕,署光化县印,又署均州印,三任归州学正,四任三川永宁卫教授,查盘施州等卫。诰受奉直大夫,丁艰回籍,手录《病中闲笔》书。公明经任学,博富文藻。其为人端方正直,不可干以私,所在有声,广文博览,以宣庠事不合于汤霍林,故屡蒙学臣所识,而每为阴阻,未展厥用焉,事载《徐州府志》;

    渠家桢明朝,大同总兵。见满桂传。

    渠姓近代名人

    渠本翘清末,山西祁县人,进士,近代著名政治家、实业家、教育家。

    按姓氏首字母选择: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