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族谱知识

浙江省温州平阳县肖氏5000多人;为何族谱里面姓“萧”

2023-11-1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25
转发:0
评论:0
在早些年前的出版物中,人物姓氏鲜有写为“肖”的。因简化汉字,一些简化字出版物的著者编者,知“蕭”与“肖”同音,不审简化规则,遂误以“肖”改“萧”。有的爷爷是身份登记是萧,父亲的身份证变成了肖,自己的身份证自然是肖。所以现在萧氏,很多是写肖。要改回萧,需要很多手续,很多的证件、资料要变更,所以很多就没有去改,还是写肖。萧姓海外侨胞,回国时对姓“肖”的朋友说,我们都姓萧,我们一家人。对历史上的萧姓人物,写法上统一为萧为好,因为这是一种历史文化的传承。下一代是否改回萧姓,就看个人的意愿了。

翻阅《百家姓》一书,“萧”排在第33位,未找到“肖”姓。“萧”何故成了“肖”?

万全镇宋桥社区下桥村,向该地萧氏宗祠的管理员肖儒彬、肖钦横老人了解情况。据介绍,下桥村的萧氏宗祠有2000多人,主要来自榆垟、宋桥、鳌江等地。目前,我县有四五个萧氏宗祠,有5000人左右。

 浙江省温州平阳县肖氏5000多人;为何族谱里面姓“萧”

因汉字简化,萧氏宗祠的管理员肖钦横老人被改了姓

 

  在老人的带领,我们来到下桥村萧氏宗祠。其门口,立着一座捐建萧氏宗祠的碑志,上面写着“萧氏起源于远古的殷商时期,万全萧氏支派始祖于明初从福建迁居到万全”等字样;捐资名单一栏中,刻着的名字姓氏都为“萧”。在宗祠里,记者翻阅了萧氏宗谱,其内页写着萧姓始祖萧大心的生平事迹。通过一一查看,发现有出现姓氏的章页,均以“蕭”或“萧”注明。

 

 

  据肖钦横老人介绍,“萧”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历史上只有“萧”姓,没有“肖”姓。此外,“肖”是去声xiao,与“萧”没有任何关联。“我父亲、爷爷都是姓‘萧’,自1977年12月20日,国语委公布《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将‘萧’简化成‘肖’后,我的身份证、户口本上就成了‘肖’。”老人告诉记者,当时未注明“姓氏不在简化之列”。 1986年6月24日

,国务院就明令废止了“二简字”,但是多数人士对此不甚了然,从而造成“萧”变“肖”。

 

  肖儒彬老人边翻阅宗谱边说: “现在平阳姓‘萧’的萧氏,其身份证和户口本上都是‘肖’姓。大家都希望能改回原来的姓氏,为此也做了很多努力,但是能成功纠错的却寥寥无几。”

 

  针对此问题,县公安局户政基础大队的相关人员表示,新生儿申报户口时可随父姓、母姓,符合条件的经审批也可随第三方姓氏。该网友如果有证据能证明自己原本的姓氏为“萧”,就能纠错。如果没有相关证明,目前无法更改。“在上世纪90年代,户籍历史档案都由乡镇政府负责保管,因此有些档案出现了缺失、遗漏等现象。”工作人员说,根据规定,改名纠错要以户籍历史档案、户口本、土地证为主,只有宗谱证明不行。

 

 

萧和肖有什么区别?很多人回答,姓氏“肖”是“萧”的简化字。在1964年公布的《简化字总表》中,“萧”由“蕭”简化而来。

《通志 氏族略》:萧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传承。据史书记载,萧姓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萧国,而萧国又是殷商时期的重要封国之一。在历史上,萧姓人才辈出,包括汉朝丞相萧何、南朝梁武帝萧衍等著名人物。这些历史上的萧姓名人对于萧姓的文化传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殷商时期,萧国是殷商王畿内的一个小国,其地理位置位于现在的安徽北部。根据史书的记载,萧国的始祖是微子启,他是殷商王室的后代,因为不满商纣王的暴政而离开了王室,后来在徐州建立了萧国。微子启是一位贤明而有德行的人,他提倡仁爱、慈悲、清廉等道德准则,并以此教育子民。因此,萧国的文化传承中包含了许多道德教诲和为人处世的智慧。

 

春秋战国时期,萧国被楚国所灭。但是,萧国的子孙后代们并没有忘记自己的祖辈和故土,他们以国为氏,以萧为姓,并以此为荣。在后来的历史中,萧姓人才辈出,包括汉朝丞相萧何、南朝梁武帝萧衍等著名人物。这些历史上的萧姓名人对于萧姓的文化传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左传·定公四年》中也有关于萧姓来源的记载:“殷民六族,蓧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这段记载表明了古萧国是由殷民萧氏之国而来。现在还有萧县,是安徽省宿州市下辖县。历史上汉朝、南朝、唐朝,是萧姓人物辈出的时代。

 

结语:1957年前的出版物中,人物姓氏鲜有写为“肖”的。因1956年简化汉字,一些简化字出版物的著者编者,知“蕭”与“肖”同音,不审简化规则,遂误以“肖”改“萧”。有的爷爷是身份登记是萧,父亲的身份证变成了肖,自己的身份证自然是肖。所以现在萧氏,很多是写肖。要改回萧,需要很多手续,很多的证件、资料要变更,所以很多就没有去改,还是写肖。萧姓海外侨胞,回国时对姓“肖”的朋友说,我们都姓萧,我们一家人。对历史上的萧姓人物,写法上统一为萧为好,因为这是一种历史文化的传承。下一代是否改回萧姓,就看个人的意愿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浙江省-温州-平阳县蔡任
蔡任,字子重,南宋两浙东路温州府平阳县万全乡步廊里(今平阳县昆阳镇步廊村)人,宋宁宗庆元年间进士,曾知松阳县、钱塘县。父蔡必胜,为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武举第一,光宗绍熙年间曾知閤门事,世称蔡知閤;母杨氏,封宜人。兄弟四人,排行第二。物生平《(步廊)蔡氏宗谱》称:“(蔡)任,字子仲(重),太学生。”据此,其年轻时或在太学攻读。绍熙二年(1191),因祖父蔡蔚病故,随父回乡奔丧。宁宗庆元二年(1196)春,与本县西郭孔炜,崇政乡睦源里(今青街乡睦源社区)周茂良、周励、周勉、周劼,慕贤东乡柘园里(今属苍南县)陈子式,金舟乡(今属苍南县)韩漪等赴行在,应省试。时值庆元-,省试禁用“伪学”,试卷稍涉义理即遭黜落,连《论语》《孟子》亦不得引用。是举无殿试,省试为准,得正奏名进士506人(孔炜省试第五,进士第六),特奏名进士578人(见《宋登科记考》)。五月十二,御赐进士出身,补迪功郎,差充卢州州...
· 浙江省-温州-平阳县蔡英
蔡英(1861—1918),字声甫,平阳人。兄弟六人,英为尾弟。长兄参加金钱会起义,失败后不知所终,牵连所及,家属不得科举。仕进之路既绝,遂发愤致力绘画。中年以后,一度携家移居温州南门外荷花。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嘉兴创办秀水学堂,慕名聘为美术教师,其时张宗祥亦在该校任教,结为好友。次年,北洋女子师范在天津开办,得孙诒让推荐,托堂弟蔡芸生护送二女蔡巽、蔡锐及平阳毓秀女塾同学屠素侠和游素娥等4人前往投考。均得录取,成为浙南近代最早女学生。三十四年秋,遥闻画家朱麟、高廉寓居广东,画艺高超,海内宗仰,特携家前往广州,以卖画为生,得间和朱麟、高廉二氏探讨画艺,造诣益深。长女蔡巽,字笑秋,寓居荷花时已有“少年女画家”之誉,在北洋女师时,美术成绩为全校之冠,德籍女教师贝安纳以为其画已达到教师水平,推荐兼任附小美术教师。三十四年夏毕业时,巽、锐均得优秀成绩,校方推荐巽征军机大臣袁世凯家美术家庭教师...
· 浙江省-温州-平阳县宋之才
宋之才(1090—1166),字廷佐,号云海居士,平阳万全宋桥(今宋桥镇)人。受学于杨时,得程氏(程颐)正脉。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进士,初授安徽池阳(今属安徽省安庆地区)主簿,历任京兆府学教授、校书郎、考功郎,后升国子司业。高宗绍兴十四年(1144),以权礼部侍郎使金,贺金主生辰。金主问:“宋大国乎?小国乎?”回答:“非大非小,中国耳!”金主叹服。及归复命,高宗抚其背说:“真乃宋之才也!”移官权吏部侍郎,因妻儿死亡,乞归,以敷文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后起知泉州,寻移衢州。绍兴三十一年致仕。孝宗乾道二年(1166)卒,享年77岁,谥文简。著有《云海敝帚》、《云海后集》、《三余录》等。
· 浙江省-温州-平阳县徐谊
徐谊(1144—1208),字子宜,又字宏父,平阳人。南宋乾道八年(1172)进士,授池州教授。历官太常博士、太常寺丞。淳熙十三年(1186)丁父忧,十六年服满,任徽州知州,移提举浙西常平守。绍熙二年(1191),人为吏部郎,任左司郎中,不久迁右司郎中。次年八月五日,国子监发解,点检查试卷。五年正月,太上皇孝宗病故,光宗赵惇被皇后李氏挟制,不主持丧礼,朝议纷纷,政局动摇,谊和叶适因同乡蔡必胜促成大臣赵汝愚联络韩惋胄共同拥立光宗之子嘉王赵扩为帝,是为宁宗。七月,因功升任检正中书门下。八月,兼权刑部侍郎。十一月,除工部侍郎兼知临安府。庆元元年(1195),谊因赵汝愚和韩侂胄争权失败,亦于二月二十四日遭放罢。十一月,责授惠州团练副使,南安军安置。三年,朝廷置伪学名籍,谊为“待制以上十三人”第二名。十一月二十五日被送袁州安置,后移婺州。嘉泰元年(1201)始听自便。开禧二年(1206),韩侂胄北伐...
· 浙江省-温州-平阳县汤宗
汤宗(1365—1427),字正传,平阳人。明洪武末由太学生提任河南按察佥事,旋改北平按察佥事。建文元年(1399),因奏劾按察使陈瑛受燕王朱棣贿赂有异谋,升任山东按察使,迁刑部郎中、苏州知府。时苏州连年水灾,民多流离,欠租百万余石,宗谕富民出米代输,富户知其爱民,不到三个月即全部完纳。永乐元年(1403),有人言其将“坐视水患”,贬为禄州通判。后以黄淮推荐,复召为大理寺丞,时一外国贡使病故于途,从人谓医杀之,将医师逮捕下狱,宗认为医与使者何仇?释之。后任户部主事。永乐九年,受解缙“无人臣礼”案牵连,系狱十多年。仁宗即位后始复官,迁南京大理卿。宣德二年(1427)卒。《明史》有传。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