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历史悠久,家谱内容在每个朝代都有着怎样的变化?
家谱文化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其与地方志,国史并称为三大历史文献。对于古人而言,家谱在联姻,选官,社交还有门第继承等方面都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不过家谱文化历史毕竟比较悠久,其在不同朝代所编写的内容侧重点是不一样的,那么家谱内容在每个朝代都有着怎样的变化?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说一说。
图源自网络
家谱最初就是记载以父系家族世系和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其是古代宗法制度的产物。家谱在周朝的时候,主要是记载族人的讳和忌,族众生子要记载出生年月日,还要记载是谁的子,父辈名讳居一格,子辈名讳居一格,而且每个人的名讳下面都是要标注出生卒的年月日,谥号,配偶等等,所以周朝的家谱基本上就是将一个家族的血缘关系全部都清楚列出来了。到了汉代,家谱的作用就是明系世、辨昭穆,基本上都是别人代写的,其记载的内容包括家族世系,生卒,字号,官位和葬地,另外汉代的家谱有一个特点就是尊者讳起见,行文称字不称名。
家谱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候,其变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因为在当时做官是非常讲究的,那个时候也没有什么科举考试,所以只有名门贵族才能担任官职,而朝廷想要提拔官员的话,其依据就只能是家谱了,他们会根据家谱的记载情况鉴别贵贱,划分等级。
图源自网络
到了唐代,修谱依旧盛行,而且由朝廷修谱的大规模大约有三次,第一次是皇帝下旨修谱,要求岑文本、高土廉等人主持撰修家谱,并且还召集了一大部分的士族、官吏、学者一起参与修谱;第二次是武则天当政的时候,是中书令许敬宗以贞观《氏族志》未列武氏做族望为由,吏部尚书李义府也以《氏族志》中没有李氏的世系为借口,因此请奏修谱,修成后名为《姓氏录》,可惜到了贞观的时候《氏族志》被收缴焚毁了;第三次修谱是在中宗复位知识,当时官员认为《氏族志》、《姓氏录》颁行已近100年,士族变化是很大的,所以就上表请求改修。
在隋唐五代的时候,家谱大部分还是官修的,直到宋朝官方修谱的传统被打破,民间开始了编撰家谱的风气,朝廷也不再开设谱局,每个家族都可以自行修谱,朝廷不再干涉。所以当时为了继承修谱的传统,宋朝很多文人学士都开始积极参与修谱活动,像是欧阳修,王安石,苏洵等人,这也使得家谱的质量大大提高了,在形式上也有所创新。在宋朝这一阶段的家谱内容中,主要是包括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系图;第二部分是家谱正文,其内容是按照世系图中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编写的,主要是介绍各人的字号,父讳,行次,时代,官职,出生,卒日,谥号,婚姻等,这里面的内容其实就相当于人物的小传;第三部分就是附录,也就是研究姓氏文化、源流、分布还有迁徙等等。
图源自网络
家谱在元代的时候,已经出现了由亲及疏,由远及近,一体共载的现象,普图也突破了以五世为图的限制,出现了以大宗谱法的大谱图。到了明朝,家谱的内容主要体现了家规、族产等制度,在体例方面,就增加了志、图、考、录等内容。清朝时期,为了抬高和标榜家族贵族,所以在家谱上采用了“大宗之法”,动辄上溯几十代,上百代,攀附古帝王或名人为始祖,不过这个编修,使得某些家族的家谱失去了真实性。家谱内容在清朝的时候就非常多了,其除了排列家族世系外,还增加了非常多的内容,比如谱序、传记、祠堂、家规、家训、恩荣录、凡例、家法族规、字辈、谱论、祠堂、祠产、墓图、墓志、五服图等等差不多20多项,另外还规定了“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的年限。因此家谱在明清时期的时候,更加系统,更加完善。(族谱网:www.zupu.c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