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族谱知识

谱牒起源于什么时候?它具体有哪些内容?

2021-11-1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764
转发:0
评论:0
谱牒源于历史上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以及事迹的谱学著作,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就已产生,隋唐时期(581-907)开始逐渐从官方流传到民间。到了商代,在青铜器上有了专门记述商人世系的内容。周代时在鼎上开始记述家族世系,有历史可查。战国时期,谱牒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了官府之学的主要内容。秦汉时期,谱牒从官方扩展到了民间,民间也开始兴起编修谱牒的风气。隋唐时期,谱牒有了进一步发展,隋朝时谱牒达到100余种,但很多谱牒在战火中损毁。唐朝设立了正寺,主要用于修《氏族志》、《姓氏录》等官方谱牒。北宋沿袭了唐朝的制度,有官修族谱的部门,皇帝还下诏“宗正寺以帝籍为玉牒”。元代,设立正宗院,和唐朝宗正寺一样的智能。到了明清,电视剧经常出现的“宗人府”就是专门从事谱牒编修的地方。谱牒的主要内容谱牒所记载的家族史以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一般分为世系图、家谱正文、附录三个部分。世系图记录着本族中...

  谱牒源于历史上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以及事迹的谱学著作,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就已产生,隋唐时期(581-907)开始逐渐从官方流传到民间。

谱牒起源于什么时候?它具体有哪些内容?

  到了商代,在青铜器上有了专门记述商人世系的内容。周代时在鼎上开始记述家族世系,有历史可查。战国时期,谱牒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了官府之学的主要内容秦汉时期,谱牒从官方扩展到了民间,民间也开始兴起编修谱牒的风气。隋唐时期,谱牒有了进一步发展,隋朝时谱牒达到100余种,但很多谱牒在战火中损毁。唐朝设立了正寺,主要用于修《氏族志》、《姓氏录》等官方谱牒。北宋沿袭了唐朝的制度,有官修族谱的部门,皇帝还下诏“宗正寺以帝籍为玉牒”。元代,设立正宗院,和唐朝宗正寺一样的智能。到了明清,电视剧经常出现的“宗人府”就是专门从事谱牒编修的地方。

  谱牒的主要内容

谱牒起源于什么时候?它具体有哪些内容?

  谱牒所记载的家族史以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一般分为世系图、家谱正文、附录三个部分。

  世系图记录着本族中每个人的名字,是查证谱中某人的世系所承、属于什么时代、父亲是何人的图标。

  家谱正文,是按世系图中所列人物的先后次序编订的,一般概括性地介绍人物的字号、父讳、行次、时代、官职封爵、享年、卒日、谥号(有地位的人去世后被授予的称号)、婚配等。

  附录记述了家族的迁徙、家族文化、家规、家训、郡望、堂号(家族的称号)等内容。

谱牒起源于什么时候?它具体有哪些内容?

  在我的国现存古籍中,记载周代以前世系最为完整、最为权威的是汉司马迁的《史记》,除次之外,还有《五帝本纪》《殷本纪》等。

  《五帝本纪》该篇记载了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五人的世系。《殷本纪》记载了子氏家族,自得姓以后的历代世系。《史记·代世表》也以表的形式记载了五帝的世系和夏、商两朝的世系。

  谱牒的发展基本是从有了朝代开始,历史悠久,发展到现在,基本成了家族谱系。姓氏家族的族谱比官方的多很多。而且经过历史传承,谱牒和家谱的价值也越来越高,为人类的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很多纪实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萨伊定律指的什么?具体有哪些内容
萨伊定律(Say'sLaw),或称赛伊法则的意思是说,每个生产者之所以愿意从事生产活动,若不是为了满足自己对该产品的消费欲望,就是为了想将其所生产的物品与他人换取物品或服务。萨伊否定生产过剩的存在,提出了著名的“供给能够创造其本身的需求”(Supplycreatesitsowndemand)的观点,即所谓的“萨伊定律“(Say'sLaw)。萨伊认为商品买卖实质上是商品交换,货币只在刹那间起媒介作用。产品总是用产品来购买,买者同时也就是卖者,买卖是完全统一的。因此,商品的供给会为自己创造出需求,总供给与总需求必定是相等的。局部供求不一致也会因价格机制的调节而达到均衡。“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是对萨依定律最常见的表达形式。不过,如果因此误以为所有商品生产以后,一定能够销售却是误会了定律的意义。詹姆斯·穆勒本人是这样说的:“‘生产,分配,交换只是手段。谁也不为生产而生产。’所有这一切都是中间,中介...
· “国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国学”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国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国学”具体包括哪些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从近代开始,东西方文化加快了交流的步伐,随着西方的学术文化逐渐传入我国,对我国各行各业产生了比较深远的影响。随着我们的文化觉醒,为了区分西方的舶来文化,在国内一批知识分子的号召下,便产生了“国学”的概念。学术界对国学这样定义:研究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和人文历史的学问。如果以这样的标准来看,国学的范畴非常广泛,中华民族上下5000年跟文化艺术有关的学科或学问,如,哲学、宗教学、文学、历史学、民俗学、考据学、伦理学,农学、中医学、算术、地理、星相、占卜、政治、经济、书法、绘画、音乐、戏剧、建筑,等等,都可以看作是国学。国学每个独立的学科,又可以如同一棵大树一样,衍生出许多细枝末叶的学问,如,我国传统哲学又包括道家、儒家、法家、墨家、兵家、阴阳家、纵横家,等等,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传统大哲学的思想体系。可以看出,能够称...
· 齐桓公使名相管仲治国的内容具体有哪些
当初管仲被接回齐国的时候,齐桓公并不是很重视他,毕竟有一箭之仇呢,谁也不可能轻易地忘记。所以管仲的日子就很尴尬,虽然表面上齐桓公很尊敬他,但是却不给他实权,也只是让他当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官。比如管仲建议齐国不要攻打鲁国,齐桓公不听,结果大败而归,齐国陷入动荡。管仲趁机对齐桓公说现在国家不安定,就是因为大王您不能礼贤下士,让地位低贱的人不用命令地位高的人,导致民心不服。齐桓公于是任命管仲为上卿,让管仲取得了政治地位,可是齐国依然不安定;管仲又说,现在国内穷人不能领导富人,穷人交税而富人不交,自然心里不服气,齐桓公于是赐给他一年的税钱,提高管仲的经济地位,不过齐国还是不太安稳;管仲说现在大王身边都是自己的亲信,外面的人即使再有才华也得不到国王的亲近,那些不是大王亲信的人往往只能受亲信的欺负,而不能制衡他们,齐桓公于是尊称管仲为仲父,让管仲成为自己最亲信的大臣,齐国这才终于安定下来了。管仲终于,能...
· 享保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有什么具体措施
政治幕府体制德川吉宗就任将军后,重视老中、若年寄和三个奉行这样一种历来幕府领导体制上的行政机关,而没有靠左右心腹执政。然而这也绝非重演德川纲吉以前的那种与谱代大名联合政权式的幕府政治。德川吉宗以老中们这些官僚为辅佐,一切由自己。历来的领导机制都是由老中会议决定政策后实行,日常政务由按月值班的老中承担,但德川吉宗却将老中之一定为“财政官”,授予财政大权。至于“勘定奉行”则将其分为司法官与财政官,重点置于财政官上,并由他指挥全国“代官”。而起对代官还进行大批调换,各“代官”办事机构中的官吏也进行了更新。这是沿着德川纲吉的改革又前进了一步。另外,对主要负责民政关系的勘定奉行办事机构中的官吏与代官等,则按其职位决定俸禄多少,称为“足高制”。不问家族关系擢拔人才,并实行按职位所应得规定家禄的制度。如勘定奉行按规定须由家禄3000石者担任,1000石的旗本担任勘定奉行时,可得差额补贴2000石。目安箱...
· 今日重阳,重阳节起源于什么时候?有哪些习俗呢?
九月九,重阳节。今日重阳,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又叫重九节、晒秋节。重阳节起源于什么时候,民间习俗主要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看!重阳节起源重阳的起源,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战国时代,重阳已受到人们重视,但只是在帝宫中进行的活动。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