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族谱知识

族谱的研究价值到底大不大?族谱的这些内容你得知道?

2021-11-10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608
转发:0
评论:0
族谱,具体说是一个家族的史书。从大方面来说是一个家族传承的承载,也是一个时代变迁的重要保存地。从现实来说族谱究竟有没有研究价值,我们还得从族谱的渊源说起:清嘉庆《梁氏崇桂堂族谱》云:“谱牒之学源于世本,衍于魏晋,盛于齐梁唐,初敕修氏族欧公本之以表率,相世系,海内门阀缨无复遗漏矣。”这一句话基本概括了学界所普遍认同的谱学起源与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豪族势力发展,士族高门和庶族寒门世代相袭,不容逾越。世家大族为保护自身利益,注重门第、血统和婚姻,谱学遂成为维护他们政治、经济特权的工具。因此,修谱之风盛极一时。唐代族谱多为官修,往往出自著名史学家之手,如刘知几先后编撰《刘氏家史》十五卷、《谱考》三卷。直至宋代族谱逐渐由私家纂修。清朝建立以来,非常注重家族在基层社会稳定中的作用。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清初族谱的修撰进入了一个高潮期,庶民修撰族谱衍成风潮。族谱的主体内容价值族谱中主要记述了家族的世系...

  族谱,具体说是一个家族的史书。从大方面来说是一个家族传承的承载,也是一个时代变迁的重要保存地。从现实来说族谱究竟有没有研究价值,我们还得从族谱的渊源说起:

族谱的研究价值到底大不大?族谱的这些内容你得知道?

  清嘉庆《梁氏崇桂堂族谱》云:“谱牒之学源于世本,衍于魏晋,盛于齐梁唐,初敕修氏族欧公本之以表率,相世系,海内门阀缨无复遗漏矣。”这一句话基本概括了学界所普遍认同的谱学起源与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豪族势力发展,士族高门和庶族寒门世代相袭,不容逾越。世家大族为保护自身利益,注重门第、血统和婚姻,谱学遂成为维护他们政治、经济特权的工具。因此,修谱之风盛极一时。唐代族谱多为官修,往往出自著名史学家之手,如刘知几先后编撰《刘氏家史》十五卷、《谱考》三卷。直至宋代族谱逐渐由私家纂修。清朝建立以来,非常注重家族在基层社会稳定中的作用。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清初族谱的修撰进入了一个高潮期,庶民修撰族谱衍成风潮。

  族谱的主体内容价值

族谱的研究价值到底大不大?族谱的这些内容你得知道?

  族谱中主要记述了家族的世系繁衍、人口变迁、居地迁徙和婚姻状况;家族成员在科举、官封名谥等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他们的文化著述;家族的经济情况及其兴衰变化;家族的丧葬、祭祀典礼等社会活动;家族为管理、教化族众而制定的族规家法。充分反映家族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关系。

  为了树立自己的良好名声,在宗族的内部,往往亦注重士绅文化的建设,许多宗族都把发展教育、通过科举跻身仕途作为自己的目标。大体可以说,强调家族成员的功名是全国各地族谱的普遍现象。无论这些功名是考来的,还是捐来的,是真实的,还是杜撰的,几乎所有族谱都会为入谱的有功名者保存画像,记录他们的科名和业绩。这客观上能对族人产生激励作用。宗族还经常举行祭祀祖先的活动以及迎神赛会等文化娱乐活动,把族规中的规定落实到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去,而这些族规大多模仿中原传统大家族沿袭儒家说教而制定的族规、家训,具有较强的文化规劝的意味。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甚至可以把它看成是对中原文化的一种依归。

  族谱的文献价值

族谱的研究价值到底大不大?族谱的这些内容你得知道?

  以“敬宗收族”为目的的宗族制度是一种古老的社会存在,是封建宗法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封建统治者维系封建秩序、加强统治的重要手段之一,无论在政治上、抑或思想文化领域内,都对族人强行约束。族谱中对封建宗族制度的记载十分全面,包括有关宗族的构成,祠堂的组织、规模、结构、职能、管理范围与官府的关系等;祠产的类型、数量、形成、经营方式和收入用途,族学的规模、收录学生的范围、资金来源、维持方式、奖励内容等,为封建时代宗族制度的研究提供了最基本的资料。

  同时族谱中保留了大量有关农业、手工业、商业、金融业等的经济史料。明清时期,宗族占有大量的土地,称为祭田、祠山、尝产、公田、学田、义田、族田等,租佃契约制地主经济急剧地发展起来。为了凝聚家族成员的力量,使家族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和象征实体存在,对家族共同财产如祭产的管理,既关涉到家族发展和对外事务处理的经济支持,也是家族精神象征存在的保证,需要“严祭祖”,严格管理家族的公共土地———族田。

  此外,族谱中保存了不少土地契约文书、分家书及各种合约等文件,对研究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户口图甲制、赋役制度以及工农业的经营方式等而言,都是极珍贵而难得的原始史料。

  当一个姓氏在某地定居并逐渐繁衍,族谱这种“私家史记”性质的文献内容,就不可避免地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地域性,因此,研究区域性社会文化,族谱则成为不可或缺的珍贵史料。族谱中如序跋、列传、名宦、行状等部分,记载了大量本族名人事迹、生卒年月日、思想、财产变迁等家庭情况,这些都是研究历史人物的最基本的史料,可以弥补正史传记、地方志书的不足。世系图中还记载每个家族成员的姓名、字号、婚姻状况、子女等等,比官方的记录要详细而可靠得多,是研究当地各个时期人口增长、寿命、性别比例、文化构成等极宝贵的资料。

  综上所述,族谱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历史文献之一,具有“溯源、教化、存史”的功能,对于社会史、经济史、文学史等的研究,族谱都是不可缺少的第一手资料。

族谱的研究价值到底大不大?族谱的这些内容你得知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族谱的收藏和研究价值
族谱亦称家乘或宗谱,是现今藏书文化中一个令人关注的话题,一般它可以分为民间私藏和国家公藏(图书馆、档案馆、文博馆等文化机构收藏)两部分。私藏分散,且乡民不肯轻易示人,故谱喋的研究利用主要有赖公藏。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在“左”倾思潮影响下,存在着严重抹煞或低估族谱历史价值的倾向。正确地认识族谱和它的收藏研究价值,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考虑:其一,社会意义与教化功能。中华民族有很强的“寻根问祖”意识,俗话说“落叶归根”、“故土难忘”,族谱便是每个人的“根”,谱里有中国人难解的“乡土情结”和“先祖情结”。台湾粘氏是金代女真族大将完颜的后裔,但一向没有族谱。民国时他们就千里迢迢,不辞艰辛,不惜重金返籍求谱。族谱对海外游子的凝聚力可谓大矣!它能激励人们爱乡爱国之情,让人感受先人佳言爵行的熏陶,增进眷恋敬仰之情。族谱中贯注着礼义精神,乖视个人道德修养,有很强的教化功能,如江西萍乡上栗有部新谱的家训是“把...
· 揭秘关氏族谱内容繁多极具研究价值
揭秘关氏族谱内容繁多极具研究价值揭秘关氏族谱内容繁多极具研究价值关森柱,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龙居镇小曲村人,是关氏家族得相祖支系,关羽第六十代玄孙,是在运城市民政局注册“运城市关氏后裔联谊会”法人代表,由于其行辈与多年积极主动参与关氏家族关公文化活动,并有在关公故里关氏家族运城境内影响,因之被推选为“世界关氏宗亲总会”会长(第十届),“中国关氏宗亲联谊总会”创会会长,“中国关氏宗亲联谊总会”副会长,2002年出席在广东开平举办的“世界关氏宗亲第七届恳亲代表大会”,2008年出席在福建莆田举办的“世界关氏宗亲第九届恳亲代表大会”,2011年出席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世界关氏宗亲第十届恳亲代表大会”,2012年出席在香港、开平召开的“世界龙冈亲义总会”,组织并出席了中国关氏宗亲联谊总会第一、二、三、四、五届恳亲代表大会,2006年至2011年他首先提出整理关公故里、关氏宗族典谱籍并任总编,出资行走...
· 族谱到底是怎么样的?你见过吗
一部族谱主要部分为:谱序、凡例、世系图、传记、家规、艺文、字辈谱等。通过族谱,可以了解到该家族的历史沿革,世系繁衍,人口变迁,居地变迁,婚姻状况,该家族成员在科第、官职等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事迹,族群的经济情况和丧葬、礼典、家规、家法等典章制度。族谱也正是任借这些内容将家族的历史渊源、迁徙情况、历代英贤等保存下来,并流传后世。其实一部完整的族谱就是一部宗族、家族史或宗族、家族百科全书。中国族谱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名称多种多样,种类丰富多彩。根据族谱记载材料的不同,我们将族谱分成以下几类:1.结绳族谱:是用结绳的方法来记载世系,记录家族内每个成员的情况。2.口头族谱:是通过口耳相传的形式流传下来的族谱。这也是文字产生之前或没有本民族文字时人们记录族谱世系的一种形式。3.甲骨、金文谱:指刻在甲骨或青铜器上的族谱。这是先秦时期尤其是商、周两代通行的记载族谱的方法。4.碑谱:指刻石碑上的族谱。这...
· 族谱的形式与内容(七)
十一、家谱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纽带在世界上,很多国家也有编制家谱的习俗,但他们大都只有几百年的历史。而家谱在中国延续了三千多年,已成为我国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仅上海图书馆收藏的家谱就有一万二千多部(九万余册),是目前世界上收藏民间家谱原件最多的图书馆。上世纪五十年代,上海图书馆顾廷龙馆长率领一批年轻人跑遍了全国的纸浆厂,从化浆炉前抢下了六千多种家谱收藏。由于家谱是族人血缘关系的记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轨迹,是以特殊形式记载的关于家庭起源、家族形成、民族融合及其繁衍生存、迁徙分布、发展兴衰的重要史籍,凝结着华夏文明的形成、发展、传播及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各种内容,蕴藏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记载的内容又可反映当时的一些重要事件及经历,往往可补充史料的不足,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它对研究我国的人文发展及其构成,具有不可多得的史料价值。现代人续编的家谱,吸取了历史上编制家谱的精华,...
· 族谱的形式与内容(六)
七、家谱三十年或三世一续修一个家族的家谱,必须定期续修。因为每隔一段时间,家族中总要新生孩子,娶进媳妇,增加人口,还会逝去老人,新增坟墓。家族的田地虽不准买卖,但兴旺的家族还会购进公产。破败的家族,家族的田地也免不了被不肖子孙偷着出卖,发生变化。所以家谱必须定期续修,把上述种种新的变化反映到家谱上来,这样才能确保家族血缘关系上的清楚准确。续修的间隔时间,绝大多数家族规定为三十年或三世。谱必三代一修,恐世远年久,无不散失,乖离之弊,其所失为不小。(《光绪春谷东溪王氏宗谱》卷首载乾隆间订《续修旧谱总纲》)许多家族还规定家谱要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族谱重修刻板后,每十年汇稿,三十年续倍,补刻刷印,附装谱后,以免久远难稽。(《道光香山黄氏家乘》卷一《族规》)一个家族三十年不修谱,即被认为不孝,修谱不宜历年久远。古人云:谱宜三十年一修,若不遵此,即属不孝(《民国浦城高路季氏宗谱》卷一《谱训》)...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