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29世孙捐赠《云阳孝肃堂包氏族谱》给扬州市档案馆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族谱捐赠仪式在扬州市档案馆举行,包拯29世孙包旭初将《云阳孝肃堂包氏族谱》赠予扬州市档案馆。《包氏族谱》上一版的修订是在102年前,捐赠的这一版《云阳孝肃堂包氏族谱》是新修订的,价值巨大,将成为研究包拯家族史的重要文献。
图源:江苏文脉公众号
“云阳孝肃堂包氏”一族,主要分布在常州、镇江与扬州等城市。根据最新修订的《包氏族谱》,我们可以了解到,原来包拯的后裔中有一脉定居在江苏,被称为“云阳孝肃堂包氏”。“云阳”乃古时对镇江丹阳的称呼,而“孝肃”正是包拯谥号,丹阳亦是包氏家族的郡望之一。尤为有趣的是,包拯本人曾担任过扬州的地方长官,原来,包氏家族在很久以前就与江苏这片土地结缘。
包旭初说,包拯有两个儿子,包氏后人的支脉有几十支。“云阳孝肃堂包氏”的先祖包邦直,是包拯次子包绶的后人。包旭初就是这一支的后人。
图源:江苏文脉公众号
包旭初,生于1950年,从小就听说祖先是包文正,但是他当时并不知道包文正是谁。后来,他才知道,原来“包文正”就是包青天—包拯。此后,包旭初心中便萌生了重修族谱的想法。2003年,从农业技术岗位内退的他,全身心投入到《云阳孝肃堂包氏族谱》的修订工作中。
追溯历史,包氏族谱的修订始于宋代,然而经历战乱,族谱受损。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族谱得以续修。2011年,包旭初偶然得知扬州江都保留有一份修订于1922年的11修《包氏族谱》,在这份族谱中,他看到了祖父和父亲的名字,这成为他修订新版族谱的关键契机。
图源:江苏文脉公众号
经过不懈努力,2020年,包旭初完成了基于前版的第12修族谱,记录了包氏家族从包拯之父包令仪至包拯第35代后裔的近9000人的家族脉络,涵盖了包绶、包圭等历史名人。
值得一提的是,扬州与包拯之间有着深厚的渊源。史料记载,包拯曾于扬州担任知州,期间处理过“牛舌案”等著名案件。
包拯的个人形象被地方志刻画得栩栩如生,既有刚毅不阿的一面,也有亲民爱民的另一面,这种特质在《江苏文库》及历代《扬州府志》等地方志中均有体现。
包氏家族秉承“忠孝廉”三字家训,代代相传。包旭初表示,这三个字分别体现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忠诚、对长辈的孝顺以及清廉朴实的生活态度。目前,他已着手准备第13修族谱的工作,期待能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家族的历史记录。
此次《云阳孝肃堂包氏族谱》的捐赠,不仅是对包拯家族历史的一次重要补充,更是对扬州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贡献,为研究包拯及其家族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珍贵资料。
参考资料:“包青天”后人来扬州捐赠族谱,著名的“牛舌案”就是在这里断的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展开-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