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中的始祖为何一般是始迁祖?家谱中始祖一般追溯到哪里?
寻根问祖在修谱工作中是一个比较大的难题,因为时间间隔太久远,旧谱很容易遗失、损毁或记录的信息有限。整个修谱工作耗时较长,结果也可能不尽如人意。
寻根问祖,最重要的是尽可能的多搜集整个家族的史料,并且要多方求证,保证信息的准确和真实性。这些需要搜集的史料包括家族的始祖、始迁祖、家族迁移史、字辈派语信息、郡望堂号等。这些资料的来源可以是老一辈的口口相传、旧家谱的记载、实地考察、查阅当地的权威机构的资料、宗亲会或其他网友提供的资料等。
由于历史久远,资料残缺不全,导致很多家谱无法一直向上追溯始祖,尤其是经过迁移的家族,有些追溯到始迁祖就很难了。这也就是现在很多家族的家谱始祖一般指的是始迁祖的原因,甚至有些家谱只能追溯到始迁祖往下的几代人。因此,我们修谱寻根问祖时,要设置个大致范围,比如,始祖追溯到始迁祖即可。
始迁祖之前的资料为何难找?
一、古代修谱的历史限制
修谱,在古代是有限制的,秦汉魏晋时代,主要修通国谱和州郡谱,大部分是官修族谱,主要服务于皇室、贵胄、士族、官员等,是他们身份鉴别、承袭爵位的重要依据,主要体现的是政治功能。唐代主要有通国谱和家族谱,是官修族谱到私修族谱的转型期。而宋元是谱牒转型的完成期,私修家族谱成为主流,结束了官修为主的时代,而欧阳修、苏洵发明了著名的欧式、苏式体例,被后世奉为编修家族谱体例的圭臬。
由于历朝历代的修谱限制及人们对家族谱的重视程度不同,导致了很多家族的始祖和始迁祖是不会修家族谱的,等过了好几代,家族兴旺发达起来,后代才会想到要编修家族谱,这就导致可参考的资料特别少。也是资料信息不全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始迁祖因不可抗力迁出祖居地
始迁祖迁出祖居地一般是发生了不可抗力的事件,比如战乱、天灾等,在这种人命关天的时候,为了逃命,大概率不会携带太多书籍资料,并且很多家族为了躲避战乱,甚至隐姓埋名或更换名姓,这也导致后代想要追溯他们的历史时,存在很大的障碍。
大家修谱时,往上追溯到始迁祖之后的五代以内,基本都是可以接受的范围。当然了,如果大家一定要往上继续追溯,就要做好耗时更长的心理准备,具体可以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来决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