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修家谱的时间有何讲究?为何会有三十年一修的说法?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其记录的是一个家族的来源,迁徙轨迹,以及一个家族的生息繁衍,是有着非常重要的社会和文化价值的,家谱历史来源已久,家谱经历过漫长时间,一直到现在。现在我们修谱的时候,常常会听到一句话,那就是“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那么编修家谱的时间有何讲究?为何会有三十年一修的说法?今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讲讲。
图源自网络
家谱最初是从官修开始,一直到宋朝以后,私修家谱才开始兴盛。而随着时间的发展,家谱的编修也出现了一些约定俗称的规定,比如在《光绪春谷东溪王氏宗谱》卷首载乾隆间订《续修旧谱总纲》提到:“谱必三代一修,恐世远年久,无不散失,乖离之弊,其所失为不小。”以及《道光香山黄氏家乘》卷一《族规》中提及:“族谱重修刻板后,每十年汇稿,三十年续倍,补刻刷印,附装谱后,以免久远难稽。”
从中也能了解到,他们编修家谱的时间一般都是三十年一次。一个家族的家谱,必须是要定期续修一次的,因为每隔一段时间,家族中总要新生孩子,娶进媳妇,增加人口,还有逝去的老人,这些都是要在家谱中体现的,所以家谱必须定期续修,那么为何要将时间间隔定为三十年?这其实是一个比较现实的原因。
图源自网络
古人在第一次编修家谱的时候,都是按照当时人均寿命和新生代出生的时间规律,基本就是在30年内,也就是说,家谱三十年一修,是以将家族中的两代人衔接起来,30年一代人长成,60年一代人走完大半辈子,三十年续修一次家谱的时候,老一辈的人还健在,刚好就可以将家族三十年里亲缘关系的变化准确记录下来,不然时间间隔过长,老人陆续故去,家族中所记录的内容就很容易出现差错,势必引起血缘关系的混乱。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编修家谱是需要耗费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如果编修太频繁,可能就会导致时间精力不太够;而修谱时间跨度过大,又会造成内容记载缺失、失考等问题,因此编修家谱的时间定为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不是没有道理。
图源自网络
我们编修家谱,主要就是为了立世系、序长幼、辩亲疏、尊祖敬宗、凝聚血亲,所以编修家谱的时间肯定是要根据自家家族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族谱网:www.zupu.c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https://imgs1.zupu.cn/static/web/img/toplogin.png)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5f77025c-05aa-4528-8ff4-390397a5720d.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fc60bb85-0172-4554-b1b5-84e226beefd2.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77b1b221-2263-4a50-a438-3fe70c458147.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3/05/12/886f8fc6-ed54-4599-b88a-c1c145848a6b.png)
![](https://imgs0.zupu.cn//ueditor/2022/12/28/fcd3e021-0b24-4528-a074-c4a5a457535f.png!water)
![](https://imgs1.zupu.cn/u/cms/www/201803/28094828mkal.jpeg)
![](https://imgs1.zupu.cn/u/cms/www/201803/28100457slpq.jpg)
关于我们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fc6ee093-f219-47fc-90da-21bd9721b53d.jpg)
APP下载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ea3c7971-1e11-4045-b81c-880d962d4986.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01105/f86bb195-6306-4041-b306-d17003e0018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