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的小家谱是从哪辈开始写的?其有何讲究?
说到家谱,一般人可能会觉得家谱和族谱的意思是相同的,但其实在民间的实际运用上面,两者还是有一些细微的差别的。那就是族谱涵盖的范围肯定是要大于族谱,就像一个大的家族要大于一个家庭的。那么作为一个小家谱来说,他的辈分应该是从哪一辈开始写呢?其有何讲究?今天就让族谱网小编来说一说。
图源自网络
事实上,族谱有总族谱,有大支派总族谱,有小支派总族谱,然后就是房族分支族谱,分房又再由房族的分支族谱,以此类推,到最后才是家谱,而家谱又被称之为小家谱,或者私家谱。不过小家谱是个人的,所以其修谱的规则会根据地方的不同进行修谱的。
在旧时,小家谱的撰写是最灵活的,不像总族谱和支派族谱那样,工程浩大,需要花费一定的人力和物力,还要组织专门的修谱的人,牵涉的范围广,修谱的时间长,正是这样小家谱的内容也比较单一,其修谱的程序也比较简单。小家谱的修谱形式,一般是分为三大模式,一个是五服内自行修谱,一个是八服内自行修谱,还有就是十服以内共同修谱,不过在我国民间旧时普遍的做法是五服九世内自行修撰家谱,出了五服,就需要另立家谱了。
图源自网络
小家谱一般是不会与总族谱和分支族谱的内容重复的,像是五服九世的小家谱,大多就只有服图、世系、家产、契据文约、坟茔等几个比较实用的内容,内容简单,所以大部分都是手写本,也不会进行印刷。
再拿五服九世举例,像是在五服九世的小家谱中,是以自己为分界线,上为父(第四世)、祖(第三世)、曾祖(第二世)、高祖(第一世),下为子(第六世)、孙(第七世)、曾孙(第八世)、玄孙(第九世),其中自己为第五世。所以一般旧时的小家谱是以高祖作为第一辈的,然后再以此排列排到第九世。
不过这种设计在理论上,五世以前的都比较好些,但是下面四代就不好做了,因为在修谱的时候,可能曾孙,玄孙都没有出生,那取名就比较困难了。因此在古代,古人会用两种办法解决,第一种是预先给后三代取名,并且都是按照字辈取的,并写入谱中,第二种是留出空格,等到后代出生之后,再把名字记录上去。实际上,旧时大多是采用第二种方式,留下空白,让子孙自己填上去。
图源自网络
旧时的小家谱,虽然在修撰格式上会遵循家谱的固有格式和规定,但是在记载家庭和家庭历史上就相对比较灵活,可以详细写明人物以及发生的事件,主要是方便后人查找。
旧时,小家谱的修撰是比较完整的,而小家谱延续比较完整的家族,在修谱的时候,就可以节省大量的经费和工作量,修谱的时间也可以缩短很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