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修族谱最早需要修到几代?最早的始祖算的是哪一个?
我们在编修族谱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修族谱(家谱)时,以哪位祖先作为一世祖呢?”
修谱该以哪位祖先为一世祖?族谱网小编给大家详细介绍下~
直接说结论吧~一般是以始迁祖,或始迁祖的上下几代人为谱上的一世祖。或者是迁入此地的前几代族人中出了某人,光宗耀祖有巨大成就,或者为家族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开基祖)。
简单描述:族谱记载的一世祖≈始迁祖/开基(堂)祖。
为什么要记始迁祖/开基祖为一世祖?
01 可信度低
不设限的追溯,时间跨度大,可信度低
这个其实也就不难理解了。寻根修谱,肯定要有一个范围限制。的确,有些姓氏能追溯至上古时期,但过于遥远的溯源,对于现代人的修谱工作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负担。
而且在从夏朝到现代的数千年时间中,谱牒史料方志都浩如烟海,翻阅查找对比工作量巨大。
同时,有些资料未必能保证真实,只能通过多方对比来逼近史实,失实的考证其实是没有意义的。
如果再往前追溯,追到盘古开天,对于修谱来讲,又有多少可信度和意义呢?了解和探究是可以的,但落到书面成文,不够严谨。
02 难以考证
古代皆如此,平民修谱,很多始迁祖往前难以考证
编修家谱,在古代是有限制的和规矩的,宋朝以前,平民无法修谱;宋代以后,虽然修谱出现平民化,但一般家庭还是遵循“家族有当官、发财之人”的原则,家谱在古代有“光耀门楣”的作用,这是人们普遍的共识。
如果是平民修谱,能完完整整清晰地收集到始迁祖至当代的资料,就已经很难得了。
很多家族分支迁到一地后, 可能要经过几代人的奋斗,才能有财力物力,才有能人才子可以彰于谱牒。而迁徙之前,很可能一直没有家谱记载。
而从家族聚居地迁出的族人,距离太远,世代太久,联系淡漠,后世修谱难以考证,自然也就以始迁祖为族谱上的一世祖。
3 历史原因
迁徙事出有因,不便联系考证或记载
大家还记得,之前聊到姓氏来源的时候,有一种来源是改姓。可能是为了避祸避仇而改名(例子也很多,这里就不赘述了)。
像这种情况,迁居的前几代本就为了避祸,又为了记载族人世系,自然就从始迁祖开始修谱,后代自然沿用下来了。
总结一下:
一是不设限可信度低;
二是始迁祖前难考证;
三是因故迁徙只能从始迁祖记载起。
所以说,说中国百家姓氏大多出自炎黄二帝、太昊少昊没错。
但普通人家修谱,没必要非得追溯到这么久的时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