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族谱馆藏地,轻松找到自家族谱!
1、上海图书馆
据统计上图所收1949年前的家谱计11700种,近10万册。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在存世家谱中都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
上图所藏家谱有四大特点:
覆盖区域较广
上图收藏的家谱履盖全国20个省,以浙江、安徽为最多,其次为江苏、湖南、四川、福建、山东、河北、湖北、江西等省,甘肃、贵州、广东较少。
浙江的家谱,集中於金华、余姚、上虞、慈溪一带,安徽的家谱,则以徽州地区最为集中。
姓氏较多
所藏家谱共分328个姓氏。其中以张姓最多,计638种,其次为陈姓622种,王姓524种,吴姓424种,刘姓420种,李姓418种,周姓366种,其他徐、黄、朱、胡、杨姓等均在200种以上。
冷僻姓氏有80余种,如吾、承、寻、帅、危、谌、港、後、平、阳、璩、青、斜、揭等。
质量较高
上图收藏的家谱多为清代、民国期间刊本和木活字本,但有200馀种明刊本,不少明刊本家谱中保存着彩绘书像;家谱中还有不少稿本人纂修底本和名人家谱,均有较高的资料价值。
具有上海地方特色
上图收藏的家谱,相当一部分是上海开埠後外地来沪发展人士的家谱,如《镇海东管乡沈郎桥叶氏家谱》、《龙溪盛氏宗谱》、《无锡荣氏宗谱》等,对研究上海近代史和十九世纪末的工业化非常有价值。
2、中国国家图书馆
国图收藏中国家谱数量仅次於上海图书馆,1990年专门成立“地方志与家谱文献中心”,时家谱数量已达3006种,且质量颇高。
国图家谱覆盖面同样很广
最多的是苏、浙、浣三省,其次为华中、华南各省,河北、山东、东北地区也有一些,西北地区最少。
收藏家谱姓氏也达到268个,超过50种以上姓氏的有12种,王姓最多,有142种,陈姓134种,张姓101种。
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统计,列为史部传记类宗谱中的善本,国图几占一半。宋代有2种,元明代有322种。版本质量较高。
最有特色的少数民族家谱。
一是用汉文撰写的少数民族谱,计有八旗谱19种,蒙谱2种,皇室谱多种;二是用少数民族文字撰写的家谱,计满文谱21种,蒙、彝、藏文谱11种,均十分珍贵。
3、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图馆建于1904年3月,由当时湖南巡抚赵尔巽倡设,是中国最早建立的公共图书馆之一。
据统计,湖南图书馆收藏家谱1176部,数量仅次于上图、北图。
1948年5月迁入长沙韶山路新馆,馆舍面积为4.37万平方米。
其中《周元公世系遗芳集》(十五卷)、《孔氏祖庭广记》(十二卷)、《丰城李氏族谱》、《重刻蒙潭康氏族谱》等6种列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4、安徽省图书馆
安徽省图书馆建于1913年,也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公共图书馆之一。
馆址位于合肥市芜湖路76号,藏书240万册。古籍40万册,善本3121种、30707册。
安徽图书馆利用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多次到皖南徽州地区寻访采集家谱,遂使安图收藏的家谱不仅数量已达200余种,而且质量较高,特别是徽州地区家谱颇具特色。
安图家谱馆藏家谱中《王谢世家》(三十卷)、《新安名族志》(二卷)、《汪氏渊源录》(十卷)等31种家谱收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其中三分之二为孤本。
5、宁波天一阁藏书楼
天一阁建于明代嘉靖十一年(1532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位于浙江宁波市。阁主人范钦(1506-1585年),浙江鄞县人,嘉靖十一年进士,历官至兵部右侍郎。
范氏生平好学,性喜藏书,收藏日富,乃建阁存置藏书,以“天一阁”命名。所藏以明代地方志、登科录以及乡试、会试、武试录为一大特色。
据统计,收藏族谱共403种。其中《皇明恩命录四卷》(明嘉靖九年刻本)、《崇孝录一卷》(明王铣等纂修、明隆庆四年刻)、《庐陵曾氏家乘》(明曾孔化辑、明嘉靖刻本)等11种族谱列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