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谱必须遵循的三大原则,修谱人一定要知道!
编修族谱是一件大工程,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所以在编修的过程中一定要专业也要精细。就技术而言修谱必须遵循三项原则,即专家修谱原则、考证求实原则、继承创新相结合原则。
一、专家修谱原则
专家修谱原则的贯彻,可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主修人员。修谱是一姓一族之大事,主修人员至关重要。主修人员不必是专家,但主修人员必须抛开名闻利养,以悲天悯人的大关怀、天下为公的大格局、舍我其谁的大担当,把修谱这项盛世伟业担当起来落到实处。必须有家谱是学术、修谱是做学问的专业意识,有识人用人的眼光和胸怀,设置一套遴选优秀人才的机制,积极自觉地贯彻专家修谱的原则。要克服门户之见,以德才论人而不以关系论人,精品佳作不必出自本支系或亲近之人;要克服迷信权威,一些所谓的名人权威,在其他行业颇有建树,但隔行如隔山,涉足治史治谱则捉襟见肘力不从心,至于徒有虚名的“权威”更不遑多论。要选那些文化专业功底厚实德才兼备的人担纲编纂,一时没有合适人选,可以先选文化好的人让其“先培训后上岗”。要破除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意识,以尊祖敬宗造福子孙的情怀对修谱质量负责。
第二层次是编撰人员。编撰人员的首要条件是专业,要以自己的专业精神、专业素养、专业技能认真负责地对待家史家谱中的每一事件每一人物,应具备一点文献学、版本学常识,有获取资料的能力,对获取的资料有分析研究的能力。编撰人员要乐于奉献不计得失任劳任怨,潜下心来.广泛收集资料,对资料下一番比较鉴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真功夫,笔下每一句话每-结论真正做到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若门外汉东拼西凑信手拈来即成家谱,那是对祖宗的亵渎对当代的误导对后,人的不负责任。杜绝粗陋之作的关键是编撰人员。学术切忌假大空,那种自己不明就里“大胆推测果断落笔”的烂作,害人害己,万万要不得。
二、考证求实原则
针对古今修谱中攀附造假抄袭拼凑的现象,考证求实应提到修谱必须坚持的原则高度。在修谱全过程尤其是对祖源世系的梳理和澄清,考证既是原则又是方法,没有考证鉴别求真求实无从谈起甚至不能修谱。对历史人物事件充分考证之后才能做到观点有据、存信阙疑、直隐相成。
(一)观点有据。首先要弄清观点来源于资料,资料决定观点的逻辑关系。对资料的占有要尽量全面,立论才有基础,观点才可避免片面。要杜绝先有观点后找资料的做法,这样做往往立论不稳,漏洞百出。其次是对资料要有鉴别,没有鉴别的资料毫无用处。鉴别有几条标准,大致是考古资料重于文献资料;国史重于方志,方志重于家谱;国史中要更注重早期资料。最后要借鉴前人的鉴别成果,比如明清考据学成果。
(二)存信阙疑。由于自然的历史的社会的原因,谱系失传是普遍现象。有的可以通过考证重新构建,有的由于资料缺乏无法考证,这样就只能用存疑的办法解决。中华民族素有不忘始祖的传统,所以始祖而下人物世系失传并不少见。比如远古时期尧、舜、禹是同时代人,同是黄帝后裔,有的传近十代,有的传四、五代,传代较少的有祖先人物失传是肯定的。西周初年到有确切纪年的公元前841年的200余年间,各诸侯国有的传三、四代,有的传七、八代,也是有失传。各地家谱中,世系完整者是凤毛麟角,完整又无误者难得一见。家谱应收录真实有据的信史,摒弃荒诞不经的传说,存疑资料缺乏无法考证而又必须交待的部分。
(三)直隐相成。古代史家有秉笔直书的传统和美德,无可否认修谱应继承这一传统。但是我们在考察考证家族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时,隐恶扬善也是不能回避的问题。因为第一家谱除存史价值之外还有教育功能,我们理应侧重于记录先祖的嘉言懿行以弘扬祖德教育后人;第二孔子倡导的为尊苦讳为亲书讳在修谱巾也应得到体现,对于先祖的污点恶行或轻点或曲笔或忽略可矣。
三、继承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既体现在内容上,又体现在体例上。内容上的继承,是有鉴别有考证有取舍的继承,而不是照单全收。对于包括历史、方志、家谱在内存世文献中关于家史的记载,经考证鉴别继承其可靠精华部分,构建其空缺断代部分,存疑其缺乏资料的部分,其过程本身就是创新,是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这是个二者结合的过程。在内容方面还有一种很重要的创新形式,就是涉及家族史的历代遭贬的历史事件,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要以辨证唯物主义历史观重新检视重新考证,给出客观公允的历史评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