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的分类有哪些?你知道吗?
祠堂的种类有很多,随着历史的发展,祠堂的功能和门类有了进一步的丰富。祠堂的体制不同、规模各异,但是它们又都叫祠堂,那么如何去对这个祠堂进行分类呢,跟着小谱一起来看看吧。
祠堂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去分成不同的种类。
一、按属性分类
1.庙祠
庙的出现要比寺早,且与中华文明的发展密切相关。宗庙的设置与宗法制度密不可分,等级的不同,宗庙的规模也不一样,依据西周祭祀制度的规定“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无庙”。
图源网络
古人把祀神之处也叫"庙",如"城隍庙";王宫的前殿也称作"庙",如"庙堂"、"廊庙"就是指朝廷。对胸怀大志有栋梁之材的人则称"廊庙器",意思就是在夸此人能够肩负起朝廷重任。庙在古代代表的是庄重、肃穆,象征着身份的尊贵。
2. 专祠
专祠是为了纪念某个特定的人或神的功德而建立的祠堂。这种带有祭祀崇拜的专祠,它的保存时间和流传程度都远远超过了家族性质的祠堂。如纪念诸葛亮的"武侯祠"就在四川成都、河南南阳、北京等地都有,并至今得以保存。
3. 宗祠
宗祠又分为四类,分别是总祠、宗祠、家祠、支祠。
图源网络
(1)、总祠。宗祠是数县之内范围较大、合族共祀的祠堂,宗族成员虽然也是依靠血缘关系维系,但并不限于同姓同宗的血缘关系。
(2)、宗祠。宗祠就是俗称的祠堂,也是以一个同姓、同宗各支的宗族共建合祀先祖的祠堂。
(3)、家祠。它是祠堂类型中最小的一种规格,祭祀的范围限于高祖以内五世之祖,也是早期的民间祠堂形制。
(4)、支祠。又称小宗祠,是宗祠的下属分级,是由同姓家族支派所组成的血缘组合。
二、按建筑目的分类
1.公祠
公祠主要用于纪念当地有一定建树的官宦或人物,大多称为某公祠或节孝祠等。公祠有两种修建方式:一种是民众集资修建,还有一种是皇帝颁诏修建的。
图源网络
2.私祠
私祠是由同一姓氏的族人共同出资建立的,其目的是为了祭祀先祖。其名称一般为某氏宗祠。
三、按性质分类
祠堂按照性质主要可以分成八类:墓祠、寺院祠、书院祠、园林祠、会馆祠、忠孝节义祠、名宦乡贤祠、祭祀祠等。
祠堂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祭祀,只不过从祭祀的对象等方面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就像上文所提到的这些。可以看到,中国的祠堂文化博大精深、含蕴丰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