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族谱知识

历史上有名的七次人口大迁徙,你的姓氏有在其中吗?

2021-12-0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321
转发:0
评论:0
中国人向来就有很深的家国观念,很多人在寻根或者研究家族历史时,会发现祖上并不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家里有老人记得的,会多多少少听说一些,祖上是从何处迁过来何时扎根在此的。历史久的家族祖上还有可能经历过不止一次迁徙,研究家族史与必然绕不开迁徙,那么中国历史上这几次著名的人口迁徙,你都了解吗?永嘉南渡指的是西晋永嘉年间,北方汉人大批南迁。以南匈奴刘渊之子刘聪攻陷西晋洛阳城,俘杀王公大臣,俘掳晋怀帝为主体事件。“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黄河域广大人民第一次被迫大规模南迁,迁移到安徽、苏南、江西等省份和地区。这是中国人口分布中心向长江流域转移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安史之乱在安史之乱以后,北民南迁的状况愈加明显,安史之乱对北方人民生产活动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大量北方人民南渡,四川成为了唐王朝最后的回旋之所,也成为了人口迁移的另一个主要方向。南方相对较为稳定,北方人口的南迁,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分布以黄...

  中国人向来就有很深的家国观念,很多人在寻根或者研究家族历史时,会发现祖上并不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家里有老人记得的,会多多少少听说一些,祖上是从何处迁过来何时扎根在此的。

  历史久的家族祖上还有可能经历过不止一次迁徙,研究家族史与必然绕不开迁徙,那么中国历史上这几次著名的人口迁徙,你都了解吗?

永嘉南渡

  指的是西晋永嘉年间,北方汉人大批南迁。

  以南匈奴刘渊之子刘聪攻陷西晋洛阳城,俘杀王公大臣,俘掳晋怀帝为主体事件。“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

  黄河域广大人民第一次被迫大规模南迁,迁移到安徽、苏南、江西等省份和地区。这是中国人口分布中心向长江流域转移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历史上有名的七次人口大迁徙,你的姓氏有在其中吗?

安史之乱

  在安史之乱以后,北民南迁的状况愈加明显,安史之乱对北方人民生产活动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大量北方人民南渡,四川成为了唐王朝最后的回旋之所,也成为了人口迁移的另一个主要方向。南方相对较为稳定,北方人口的南迁,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分布以黄河流域为重心的格局,我国南北人口分布比例第一次达到均衡。

历史上有名的七次人口大迁徙,你的姓氏有在其中吗?

靖康之耻,建炎南渡

  北宋年间,随着金军的两次南侵,黄河流域成为主要战场,北方各族人民家园被毁,广大人民不得不再次背井离乡,出现了历史上又一次的大规模南迁。

  主要迁移地区有浙江、江苏、湖北、四川以及如今的东南各省,甚至远至福建、广东都有大量北方移民。这次移民浪潮,对“客家人”族群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历史上有名的七次人口大迁徙,你的姓氏有在其中吗?

蒙古南侵

  忽必烈继汗位后,于1273年出动大批蒙古兵南侵,发动了消灭南宋的战争,主战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当地广大居民为躲避战乱,大量向珠江流域迁移,主要迁入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区。

历史上有名的七次人口大迁徙,你的姓氏有在其中吗?

湖广填四川

  发生在清朝的一次大规模的迁徙。据考证,湖北、江西、福建、广西等十几个省份的居民也在移民行列之中。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四川经过大小战乱,导致人口骤降。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前往四川,其中以湖广行省人口最多。

历史上有名的七次人口大迁徙,你的姓氏有在其中吗?

闯关东、走西口

  19世纪末的旧中国,黄河下游连年遭灾,迫使华北破产,人民被迫去东北谋生定居,以山东、河北两省农民最多。

  此外,很多河南、陕西、山西、河北等省的人民迁移到西北地区的甘肃、青海、新疆、蒙古等地,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

历史上有名的七次人口大迁徙,你的姓氏有在其中吗?

东南沿海下南洋

  欧美资本主义侵入东南亚后,为掠夺东南亚资源,招收中国农民作为开发殖民地的劳动力资源,并贩卖中国劳工,致使东南亚人口激增,现在一部分海外华侨就是当时出国谋生的劳工后代。

历史上有名的七次人口大迁徙,你的姓氏有在其中吗?

  古代人口迁徙的原因,往往跟天灾人祸或寻求发展关系颇深。而迁徙过程中,家谱族谱也常常会损坏丢失,如果家书失传,史书又不够了解,日常月久,等到一代老人的百年,后人可能就忘了祖源来处。

  这样看来,读史修谱,每个寻根的人都不可忽视!当然,基因检测也是非常科学的溯源方式。大家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就好了。

历史上有名的七次人口大迁徙,你的姓氏有在其中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辉煌依在,未从衰退的姓氏是否其中有你
1、“李”姓唐朝国姓,全球第一大姓氏,人数极多,分布极广,全球人口总规模超过1亿人。现代代表人物:李嘉诚除中国外,在韩国、朝鲜、越南、东南亚、加拿大、欧美华人中李姓也是常见姓氏,尤其在加拿大,李姓为第一大姓,在韩国,朝鲜李姓总计人口超过900万,为第二大姓。2、“马”姓古代代表人物:马超现代代表人物:马云马姓为中国较为常见的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五十二位,在现今中国姓氏排行第19位。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之一。古代代表人物:马超关于汉族马姓的姓源,《姓纂》记载:汉族马姓源于嬴姓,系承赵奢。现代代表人物:马云由此看来,马姓先祖是2000多年战国赵国马服君赵奢,所以,赵奢为后世汉族马氏的始祖。发源地则在今河北省邯郸市。3、“朱”姓古代代表人物:朱元璋现代代表人物:朱镕基朱姓,明朝国姓,是当今中国的第13大姓,是人口超过千万的中文姓氏之一,拥有人口占汉族人口的1%以上。朱姓在百家姓中排列第十...
· 正在消失的姓氏有哪些你身边有这个姓氏吗?
在历史长河中有着很多新鲜的事物出现,也有很多古老的文化消失,在历史上也有着很多留下记载却早已消失了的姓氏。曾热播的《芈月传》让不少网友表示又学到了一个新字:芈。确实,不知道芈字怎么念情有可原,姓芈的人,如今大家都没有见过,这个字太不常用了!其实,芈姓在周朝并不少见,只是后来慢慢消失了。不仅仅是这个姓,随着时间流逝,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姓氏早已、或即将沉沦于历史长河中,成为昙花一现。据说,中国消失的姓氏不少于两万个!周时楚国贵族的姓氏。屈原也姓“芈”。不过后人改姓米、弭等,芈姓已经消失了,芈字也成了生僻字。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伏羲和女娲都姓“风”。但现在风姓人已经不常见了,许多古代风姓人改姓任、程、凌、包、伏等。上古八大姓之一,为皇帝之姓,也是周朝国姓。周朝时许多诸侯国也以之为国姓,姬姓可谓非常普遍。周朝和姬姓封国封邑灭亡之后,后人大都改封地为姓;唐朝时为避李隆基讳,绝大多数姓姬的人改姓周。如今...
· 出自伏羲的古老姓氏,你身边有吗?
我们都知道,黄帝姓姬,炎帝姓姜,蚩尤也姓姜,可见,在五千年前,华夏的姓氏多为单字,也有少数复姓,也正是因为如此,我国的文明自成一体,汉字才是一个音就是一个字,在那个时候,姓氏文化在五千年前就已经成熟,可见,华夏文明远远不止五千年。姓氏是谁创造的呢?确切的说,姓,或许不是某一个人创造的,华夏先民以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为姓,或依山傍水为姓。根据史书记载,姓氏文化起源于伏羲,伏羲生于成纪(今甘肃天水),定都宛丘(今河南淮阳),封禅泰山(今山东),从甘肃到河南到山东,一统华夏部落,正姓氏、制嫁娶、创八卦,这些创举至今影响着中华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总源头。伏羲给自己取姓为风。各大归顺的部落一一效仿,大多都以一音为姓,传承至今。风,是最古老的姓氏。伏羲,给直系后裔建立四个方国,为任、宿、须句、颛臾四国,这四国就在泰山周围负责祭祀太昊,成为神守国,虽然力量微小,而正因为是伏羲后裔,血统高贵,得...
· 27个常见姓氏的家风家训,有你姓氏的吗?
中华文化历经千年而觅新,姓氏文化也随之代代相传中。漫长岁月中,各个姓氏的先辈,将自己的人生体悟和道德准则锤炼成或长或短的家风家训,教诲后人。今天,族谱网小编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各个姓氏的家风家训都是什么。0102030405060708所谓"祖训",即历代祖先对子孙的教诲。不过载于家谱中的"祖训",则多系族长代祖先立言,是他们藉祖先的名义,将自己的意志加于全体族众。"祖训"的作用在于从意识形态方面维系家族的统一和团结、祖训闪耀着得一族文化的光辉非常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
· 少数民族的姓氏有哪些?其中有常见姓氏吗?
我国一共有111个民族,其中有55个少数民族,一些少数名族的姓氏是不太常见的,但也有一些少数民族姓氏是我们现在包含基数最大的姓氏。那你知道不同少数民族的姓氏都有哪些吗?让小谱带你走进姓氏大观。图源网络1、满族满语称姓氏为“哈拉”,是标志血缘关系的称号,主要有:爱新觉罗、瓜尔佳、钮钴禄、舒穆禄、纳兰、董鄂、马佳等。2、蒙古族包氏、云氏、巴姓、乌(吴)姓、陶姓、巴姓等。3、回族马、沙、喇、哈、沐氏、达氏、郑氏等。4、藏族色氏、木氏、董氏、东氏、惹氏、朱氏(柱氏)等。5、瑶族盘、沈、包、房、李、邓、周、赵、胡氏等。图源网络这只是一部分的少数民族包含的姓氏,从其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姓氏是比较常见的,而且这个占比也比较大,但还是有一些姓氏可能我们都没听说过,比如说色氏、惹氏、喇氏等等,这可能就是少数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的体现之一。少数民族姓氏由来姓氏古籍主要是汉族姓氏,而对少数民族的姓氏则用笔较少。其实...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