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以下资料,为您匹配到 356 部族谱
江西
清空全部
分类
族谱
地区
全部
姓氏
朱氏族谱

始祖:朱买臣,朱旌羽,朱保三

散居地: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

族谱页数:65

编修人:朱季才,朱元有,朱仕云,朱政兴

浏览量:100

玉阳朱氏宗谱
会员免费阅读
民国
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5[1946]八修(冰溪 : 王荣轩堂镌). 5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受姓祖 : (周) 曹挟, 周文王第六子,受封于邾. 子孙避难去邑而为朱. 远祖 : 朱买臣. 玉阳始祖(一世) : (唐宋之际) 朱旌羽,讳巩,行一. 阳蒸公之子. 官侍郎,后至枢密使. 考房祖(11世) : (南宋) 朱保三,讳保,行三. 小七公之子. 17世后止. 保三公下四子 : 朱遂六,讳遂,行百六 ; 朱遵八,讳遵,行百八 ; 朱宣十,讳宣,行百十 ; 朱宜十五,讳宜,行百十五. 世房祖(11世) : (南宋) 朱登卿,讳升公,行一 ; 朱克卿,讳星公,行二 ; 朱皞卿,讳杲公,行四. 皆为永二公之子. 系房祖(11世) : (南宋) 朱旦,字明卿,行八宣教 ; 朱昂,字耸卿,行十四宣教 ; 朱元老,讳彭公,行十八宣教. 皆为弈十四公之子. 系房下派祖(19世) : (元明之际) 朱明志,讳宁,原讳则良,字子容,行安三 ; 朱明达,讳静,行安七. 注 : 系房子孙繁众,自21世起又分为源, 远, 流, 长四分支. 远房先祖(20世) : 朱竞业,讳孟同,号励斋,行富十五. 明志公次子. 下有二子 : 朱圣从,讳周,行贵二 ; 朱莪山,讳蓼,行贵三. 流房先祖(20世) : 朱亦美,讳仲彩,行富七. 明达公次子. 字派(12世起) : 百千季庆 荣登兴安 富贵福寿 崇宁豪杰 忠良匡盛 治智仁信 义政升平 诗书礼乐 承先绪道 德文章裕 后人功勋 事业分轻 重学问经 纶贯古今. 散居地 : 江西省玉山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查看详情
朱氏族谱

始祖:朱林,朱师古

散居地: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

族谱页数:70

编修人:朱徽通

浏览量:100

朱氏重修宗谱
会员免费阅读
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道光29[1849]重修. 存7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总卷数不详. 至少缺卷4. 存卷1-3, 及5-7, 且卷7含2册. 源流 : (周) 曹侠, 受封于邾国,为鲁附庸. 后为楚并,子孙去邑为朱姓,散居四方. 闽建阳派16世祖 : 朱林,行孟四,字公茂. 浚公之子. 开歙基祖 : (唐) 朱师古. 自金陵避乱于歙之黄墩. 师古公下四子 : 朱古训(复迁金陵) ; 朱古僚,讳环(镇婺源松岩里) ; 朱古祝(家香田) ; 朱古祐,讳瑾(任官休阳,卜基隔山). 南康祖 : (宋) 朱文贵,讳林. 洽公第三子. 都昌南源祖 : (宋元之际) 朱文广. 洽公幼子. 文贵公下南源祖 : (元末) 朱寿卿. 鹏公次子. 寿卿公下二子 : 朱宁七(迁大沙桥) ; 朱端堂,字均升(后居蒋公岭). 大沙派下支祖 : (元明之际) 朱伯通 ; 朱伯达,字彦圣. 皆为朝用公之子. 宁七公之孙. 蒋公岭支祖 : 朱伯逵. 廷轩公之子. 端堂公之孙. 居大塘湾. 大沙派辈名(31-38世) : 家和兆宗祖 世运祥. 散居地 : 江西省都昌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查看详情
朱氏族谱

始祖:朱林,朱师古

散居地: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

族谱页数:80

编修人:朱徽通

浏览量:100

朱氏重修宗谱
会员免费阅读
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道光29[1849]重修. 存7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总卷数不详. 至少缺卷4. 存卷1-3, 及5-7, 且卷7含2册. 源流 : (周) 曹侠, 受封于邾国,为鲁附庸. 后为楚并,子孙去邑为朱姓,散居四方. 闽建阳派16世祖 : 朱林,行孟四,字公茂. 浚公之子. 开歙基祖 : (唐) 朱师古. 自金陵避乱于歙之黄墩. 师古公下四子 : 朱古训(复迁金陵) ; 朱古僚,讳环(镇婺源松岩里) ; 朱古祝(家香田) ; 朱古祐,讳瑾(任官休阳,卜基隔山). 南康祖 : (宋) 朱文贵,讳林. 洽公第三子. 都昌南源祖 : (宋元之际) 朱文广. 洽公幼子. 文贵公下南源祖 : (元末) 朱寿卿. 鹏公次子. 寿卿公下二子 : 朱宁七(迁大沙桥) ; 朱端堂,字均升(后居蒋公岭). 大沙派下支祖 : (元明之际) 朱伯通 ; 朱伯达,字彦圣. 皆为朝用公之子. 宁七公之孙. 蒋公岭支祖 : 朱伯逵. 廷轩公之子. 端堂公之孙. 居大塘湾. 大沙派辈名(31-38世) : 家和兆宗祖 世运祥. 散居地 : 江西省都昌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查看详情
朱氏族谱

始祖:朱林,朱师古

散居地: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

族谱页数:95

编修人:朱徽通

浏览量:100

朱氏重修宗谱
会员免费阅读
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道光29[1849]重修. 存7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总卷数不详. 至少缺卷4. 存卷1-3, 及5-7, 且卷7含2册. 源流 : (周) 曹侠, 受封于邾国,为鲁附庸. 后为楚并,子孙去邑为朱姓,散居四方. 闽建阳派16世祖 : 朱林,行孟四,字公茂. 浚公之子. 开歙基祖 : (唐) 朱师古. 自金陵避乱于歙之黄墩. 师古公下四子 : 朱古训(复迁金陵) ; 朱古僚,讳环(镇婺源松岩里) ; 朱古祝(家香田) ; 朱古祐,讳瑾(任官休阳,卜基隔山). 南康祖 : (宋) 朱文贵,讳林. 洽公第三子. 都昌南源祖 : (宋元之际) 朱文广. 洽公幼子. 文贵公下南源祖 : (元末) 朱寿卿. 鹏公次子. 寿卿公下二子 : 朱宁七(迁大沙桥) ; 朱端堂,字均升(后居蒋公岭). 大沙派下支祖 : (元明之际) 朱伯通 ; 朱伯达,字彦圣. 皆为朝用公之子. 宁七公之孙. 蒋公岭支祖 : 朱伯逵. 廷轩公之子. 端堂公之孙. 居大塘湾. 大沙派辈名(31-38世) : 家和兆宗祖 世运祥. 散居地 : 江西省都昌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查看详情
朱氏族谱

始祖:朱林,朱师古

散居地: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

族谱页数:133

编修人:朱徽通

浏览量:100

朱氏重修宗谱
会员免费阅读
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道光29[1849]重修. 存7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总卷数不详. 至少缺卷4. 存卷1-3, 及5-7, 且卷7含2册. 源流 : (周) 曹侠, 受封于邾国,为鲁附庸. 后为楚并,子孙去邑为朱姓,散居四方. 闽建阳派16世祖 : 朱林,行孟四,字公茂. 浚公之子. 开歙基祖 : (唐) 朱师古. 自金陵避乱于歙之黄墩. 师古公下四子 : 朱古训(复迁金陵) ; 朱古僚,讳环(镇婺源松岩里) ; 朱古祝(家香田) ; 朱古祐,讳瑾(任官休阳,卜基隔山). 南康祖 : (宋) 朱文贵,讳林. 洽公第三子. 都昌南源祖 : (宋元之际) 朱文广. 洽公幼子. 文贵公下南源祖 : (元末) 朱寿卿. 鹏公次子. 寿卿公下二子 : 朱宁七(迁大沙桥) ; 朱端堂,字均升(后居蒋公岭). 大沙派下支祖 : (元明之际) 朱伯通 ; 朱伯达,字彦圣. 皆为朝用公之子. 宁七公之孙. 蒋公岭支祖 : 朱伯逵. 廷轩公之子. 端堂公之孙. 居大塘湾. 大沙派辈名(31-38世) : 家和兆宗祖 世运祥. 散居地 : 江西省都昌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查看详情
朱氏族谱

始祖:朱买臣,朱旌羽,朱保三

散居地: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

族谱页数:149

编修人:朱季才,朱元有,朱仕云,朱政兴

浏览量:100

玉阳朱氏宗谱
会员免费阅读
民国
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5[1946]八修(冰溪 : 王荣轩堂镌). 5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受姓祖 : (周) 曹挟, 周文王第六子,受封于邾. 子孙避难去邑而为朱. 远祖 : 朱买臣. 玉阳始祖(一世) : (唐宋之际) 朱旌羽,讳巩,行一. 阳蒸公之子. 官侍郎,后至枢密使. 考房祖(11世) : (南宋) 朱保三,讳保,行三. 小七公之子. 17世后止. 保三公下四子 : 朱遂六,讳遂,行百六 ; 朱遵八,讳遵,行百八 ; 朱宣十,讳宣,行百十 ; 朱宜十五,讳宜,行百十五. 世房祖(11世) : (南宋) 朱登卿,讳升公,行一 ; 朱克卿,讳星公,行二 ; 朱皞卿,讳杲公,行四. 皆为永二公之子. 系房祖(11世) : (南宋) 朱旦,字明卿,行八宣教 ; 朱昂,字耸卿,行十四宣教 ; 朱元老,讳彭公,行十八宣教. 皆为弈十四公之子. 系房下派祖(19世) : (元明之际) 朱明志,讳宁,原讳则良,字子容,行安三 ; 朱明达,讳静,行安七. 注 : 系房子孙繁众,自21世起又分为源, 远, 流, 长四分支. 远房先祖(20世) : 朱竞业,讳孟同,号励斋,行富十五. 明志公次子. 下有二子 : 朱圣从,讳周,行贵二 ; 朱莪山,讳蓼,行贵三. 流房先祖(20世) : 朱亦美,讳仲彩,行富七. 明达公次子. 字派(12世起) : 百千季庆 荣登兴安 富贵福寿 崇宁豪杰 忠良匡盛 治智仁信 义政升平 诗书礼乐 承先绪道 德文章裕 后人功勋 事业分轻 重学问经 纶贯古今. 散居地 : 江西省玉山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查看详情
朱氏族谱

始祖:朱桢,朱复宇,朱启茂,朱启秀,朱达从,朱达旺

散居地: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

族谱页数:188

编修人:朱为龙

浏览量:100

朱氏族谱 [6卷,含卷首](但内页上方写万载朱氏重修族谱)
会员免费阅读
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沛国堂, 清咸丰5[1855]镌. 存3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残缺不全. 仅存卷首, 及卷3-5. 卷4缺页许多, 从65页开始拍摄. 受姓源流 : 曹侠. 封于邾. 后子正公去邑为朱. 始祖 : 朱桢. 宗祖(10世) : 朱复宇. 由粤东迁江右吉安. 始迁祖(11世) : (清) 朱启茂 ; 朱启秀. 由吉安迁万载. 支祖(14世) : (清) 朱达从,讳世松,号经纶 ; 朱达旺,讳世柏,号定儒. 皆俊胜公之子. 散居地 : 江西省万载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万载朱氏重修族谱. 吉安 与 徐州小沛县
查看详情
朱氏族谱

始祖:朱宣训,朱正纪,朱政阳,朱友政

散居地: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

族谱页数:226

编修人:朱敬舆, 朱文士,朱汉章

浏览量:100

万载钤溪朱氏族谱
会员免费阅读
民国
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
原书 : [出版地不详] : 理学堂藏, 民国26年[1937]续修. 存19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中心.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1, 14, 19. 受姓源流 : 黄帝孙高阳氏之后. 周封曹侠于邾, 即今山东邹县,后去邑为氏. 万邑始迁祖 : (唐) 朱宣训,字世觉,号保滋. 自西山迁居建城, 即今万载. 白泡潭支祖 : 朱正纪,字克范,号乆庵. 自建城分支白泡潭. 杨梅堎支祖 : 朱政阳,字照宇,号亮庵,行一. 钤溪支祖 : 朱友政,字经国,号修斋. 如真公之子, 建基钤溪, 又名上钤田. 散居地 : 江西省万载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编目. 书衣题 : 钤溪朱氏族谱. 版心题 : 万载钤溪朱氏族谱. 西山
查看详情
朱氏族谱

始祖:朱宣训,朱正纪,朱政阳,朱友政

散居地: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

族谱页数:2127

编修人:朱敬舆, 朱文士,朱汉章

浏览量:100

万载钤溪朱氏族谱
会员免费阅读
民国
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
原书 : [出版地不详] : 理学堂藏, 民国26年[1937]续修. 存19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中心.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1, 14, 19. 受姓源流 : 黄帝孙高阳氏之后. 周封曹侠于邾, 即今山东邹县,后去邑为氏. 万邑始迁祖 : (唐) 朱宣训,字世觉,号保滋. 自西山迁居建城, 即今万载. 白泡潭支祖 : 朱正纪,字克范,号乆庵. 自建城分支白泡潭. 杨梅堎支祖 : 朱政阳,字照宇,号亮庵,行一. 钤溪支祖 : 朱友政,字经国,号修斋. 如真公之子, 建基钤溪, 又名上钤田. 散居地 : 江西省万载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编目. 书衣题 : 钤溪朱氏族谱. 版心题 : 万载钤溪朱氏族谱. 西山
查看详情
朱氏族谱

始祖:朱桢

散居地:湖北省 ; 及江西省等地.

族谱页数:2959

编修人:朱溥澧

浏览量:0

朱氏宗谱 [卷数杂异]
会员免费阅读
民国
湖北省 ; 及江西省等地.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宝善堂, 民国4年[1915]. 24册 : 插图, 世系表. 第一世袓 : (元) 朱桢. 散居地 : 湖北省 ; 及江西省等地.
查看详情
朱氏族谱

始祖:朱林,朱师古,朱文贵,朱文广,朱寿卿,朱伯通,朱伯达,朱伯逵

散居地:江西省都昌县等地.

族谱页数:56

编修人:朱徽通

浏览量:0

朱氏重修宗谱
会员免费阅读
江西省都昌县等地.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道光29[1849]重修. 存7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总卷数不详. 至少缺卷4. 存卷1-3, 及5-7, 且卷7含2册. 源流 : (周) 曹侠, 受封于邾国,为鲁附庸. 后为楚并,子孙去邑为朱姓,散居四方. 闽建阳派16世祖 : 朱林,行孟四,字公茂. 浚公之子. 开歙基祖 : (唐) 朱师古. 自金陵避乱于歙之黄墩. 师古公下四子 : 朱古训(复迁金陵) ; 朱古僚,讳环(镇婺源松岩里) ; 朱古祝(家香田) ; 朱古祐,讳瑾(任官休阳,卜基隔山). 南康祖 : (宋) 朱文贵,讳林. 洽公第三子. 都昌南源祖 : (宋元之际) 朱文广. 洽公幼子. 文贵公下南源祖 : (元末) 朱寿卿. 鹏公次子. 寿卿公下二子 : 朱宁七(迁大沙桥) ; 朱端堂,字均升(后居蒋公岭). 大沙派下支祖 : (元明之际) 朱伯通 ; 朱伯达,字彦圣. 皆为朝用公之子. 宁七公之孙. 蒋公岭支祖 : 朱伯逵. 廷轩公之子. 端堂公之孙. 居大塘湾. 大沙派辈名(31-38世) : 家和兆宗祖 世运祥. 散居地 : 江西省都昌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查看详情
朱氏族谱

始祖:朱曹挟,朱买臣,朱旌羽,朱保三,朱登卿,朱克卿,朱皞卿,朱旦,朱昂,朱元老,朱明志,朱明达,朱亦美

散居地:江西省玉山县等地.

族谱页数:65

编修人:朱季才,朱元有,朱仕云,朱政兴

浏览量:0

玉阳朱氏宗谱 [5卷]
会员免费阅读
江西省玉山县等地.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5[1946]八修(冰溪 : 王荣轩堂镌). 5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受姓祖 : (周) 曹挟, 周文王第六子,受封于邾. 子孙避难去邑而为朱. 远祖 : 朱买臣. 玉阳始祖(一世) : (唐宋之际) 朱旌羽,讳巩,行一. 阳蒸公之子. 官侍郎,后至枢密使. 考房祖(11世) : (南宋) 朱保三,讳保,行三. 小七公之子. 17世后止. 保三公下四子 : 朱遂六,讳遂,行百六 ; 朱遵八,讳遵,行百八 ; 朱宣十,讳宣,行百十 ; 朱宜十五,讳宜,行百十五. 世房祖(11世) : (南宋) 朱登卿,讳升公,行一 ; 朱克卿,讳星公,行二 ; 朱皞卿,讳杲公,行四. 皆为永二公之子. 系房祖(11世) : (南宋) 朱旦,字明卿,行八宣教 ; 朱昂,字耸卿,行十四宣教 ; 朱元老,讳彭公,行十八宣教. 皆为弈十四公之子. 系房下派祖(19世) : (元明之际) 朱明志,讳宁,原讳则良,字子容,行安三 ; 朱明达,讳静,行安七. 注 : 系房子孙繁众,自21世起又分为源, 远, 流, 长四分支. 远房先祖(20世) : 朱竞业,讳孟同,号励斋,行富十五. 明志公次子. 下有二子 : 朱圣从,讳周,行贵二 ; 朱莪山,讳蓼,行贵三. 流房先祖(20世) : 朱亦美,讳仲彩,行富七. 明达公次子. 字派(12世起) : 百千季庆 荣登兴安 富贵福寿 崇宁豪杰 忠良匡盛 治智仁信 义政升平 诗书礼乐 承先绪道 德文章裕 后人功勋 事业分轻 重学问经 纶贯古今. 散居地 : 江西省玉山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查看详情
朱氏族谱

始祖:朱林,朱师古,朱文贵,朱文广,朱寿卿,朱伯通,朱伯达,朱伯逵

散居地:江西省都昌县等地.

族谱页数:70

编修人:朱徽通

浏览量:0

朱氏重修宗谱
会员免费阅读
江西省都昌县等地.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道光29[1849]重修. 存7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总卷数不详. 至少缺卷4. 存卷1-3, 及5-7, 且卷7含2册. 源流 : (周) 曹侠, 受封于邾国,为鲁附庸. 后为楚并,子孙去邑为朱姓,散居四方. 闽建阳派16世祖 : 朱林,行孟四,字公茂. 浚公之子. 开歙基祖 : (唐) 朱师古. 自金陵避乱于歙之黄墩. 师古公下四子 : 朱古训(复迁金陵) ; 朱古僚,讳环(镇婺源松岩里) ; 朱古祝(家香田) ; 朱古祐,讳瑾(任官休阳,卜基隔山). 南康祖 : (宋) 朱文贵,讳林. 洽公第三子. 都昌南源祖 : (宋元之际) 朱文广. 洽公幼子. 文贵公下南源祖 : (元末) 朱寿卿. 鹏公次子. 寿卿公下二子 : 朱宁七(迁大沙桥) ; 朱端堂,字均升(后居蒋公岭). 大沙派下支祖 : (元明之际) 朱伯通 ; 朱伯达,字彦圣. 皆为朝用公之子. 宁七公之孙. 蒋公岭支祖 : 朱伯逵. 廷轩公之子. 端堂公之孙. 居大塘湾. 大沙派辈名(31-38世) : 家和兆宗祖 世运祥. 散居地 : 江西省都昌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查看详情
朱氏族谱

始祖:朱曹挟,朱买臣,朱旌羽,朱保三,朱登卿,朱克卿,朱皞卿,朱旦,朱昂,朱元老,朱明志,朱明达,朱亦美

散居地:江西省玉山县等地.

族谱页数:82

编修人:朱季才,朱元有,朱仕云,朱政兴

浏览量:0

玉阳朱氏宗谱 [5卷]
会员免费阅读
江西省玉山县等地.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5[1946]八修(冰溪 : 王荣轩堂镌). 5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受姓祖 : (周) 曹挟, 周文王第六子,受封于邾. 子孙避难去邑而为朱. 远祖 : 朱买臣. 玉阳始祖(一世) : (唐宋之际) 朱旌羽,讳巩,行一. 阳蒸公之子. 官侍郎,后至枢密使. 考房祖(11世) : (南宋) 朱保三,讳保,行三. 小七公之子. 17世后止. 保三公下四子 : 朱遂六,讳遂,行百六 ; 朱遵八,讳遵,行百八 ; 朱宣十,讳宣,行百十 ; 朱宜十五,讳宜,行百十五. 世房祖(11世) : (南宋) 朱登卿,讳升公,行一 ; 朱克卿,讳星公,行二 ; 朱皞卿,讳杲公,行四. 皆为永二公之子. 系房祖(11世) : (南宋) 朱旦,字明卿,行八宣教 ; 朱昂,字耸卿,行十四宣教 ; 朱元老,讳彭公,行十八宣教. 皆为弈十四公之子. 系房下派祖(19世) : (元明之际) 朱明志,讳宁,原讳则良,字子容,行安三 ; 朱明达,讳静,行安七. 注 : 系房子孙繁众,自21世起又分为源, 远, 流, 长四分支. 远房先祖(20世) : 朱竞业,讳孟同,号励斋,行富十五. 明志公次子. 下有二子 : 朱圣从,讳周,行贵二 ; 朱莪山,讳蓼,行贵三. 流房先祖(20世) : 朱亦美,讳仲彩,行富七. 明达公次子. 字派(12世起) : 百千季庆 荣登兴安 富贵福寿 崇宁豪杰 忠良匡盛 治智仁信 义政升平 诗书礼乐 承先绪道 德文章裕 后人功勋 事业分轻 重学问经 纶贯古今. 散居地 : 江西省玉山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查看详情
朱氏族谱

始祖:朱林,朱师古,朱文贵,朱文广,朱寿卿,朱伯通,朱伯达,朱伯逵

散居地:江西省都昌县等地.

族谱页数:89

编修人:朱徽通

浏览量:0

朱氏重修宗谱
会员免费阅读
江西省都昌县等地.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道光29[1849]重修. 存7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总卷数不详. 至少缺卷4. 存卷1-3, 及5-7, 且卷7含2册. 源流 : (周) 曹侠, 受封于邾国,为鲁附庸. 后为楚并,子孙去邑为朱姓,散居四方. 闽建阳派16世祖 : 朱林,行孟四,字公茂. 浚公之子. 开歙基祖 : (唐) 朱师古. 自金陵避乱于歙之黄墩. 师古公下四子 : 朱古训(复迁金陵) ; 朱古僚,讳环(镇婺源松岩里) ; 朱古祝(家香田) ; 朱古祐,讳瑾(任官休阳,卜基隔山). 南康祖 : (宋) 朱文贵,讳林. 洽公第三子. 都昌南源祖 : (宋元之际) 朱文广. 洽公幼子. 文贵公下南源祖 : (元末) 朱寿卿. 鹏公次子. 寿卿公下二子 : 朱宁七(迁大沙桥) ; 朱端堂,字均升(后居蒋公岭). 大沙派下支祖 : (元明之际) 朱伯通 ; 朱伯达,字彦圣. 皆为朝用公之子. 宁七公之孙. 蒋公岭支祖 : 朱伯逵. 廷轩公之子. 端堂公之孙. 居大塘湾. 大沙派辈名(31-38世) : 家和兆宗祖 世运祥. 散居地 : 江西省都昌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查看详情
朱氏族谱

始祖:朱林,朱师古,朱文贵,朱文广,朱寿卿,朱伯通,朱伯达,朱伯逵

散居地:江西省都昌县等地.

族谱页数:95

编修人:朱徽通

浏览量:0

朱氏重修宗谱
会员免费阅读
江西省都昌县等地.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道光29[1849]重修. 存7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总卷数不详. 至少缺卷4. 存卷1-3, 及5-7, 且卷7含2册. 源流 : (周) 曹侠, 受封于邾国,为鲁附庸. 后为楚并,子孙去邑为朱姓,散居四方. 闽建阳派16世祖 : 朱林,行孟四,字公茂. 浚公之子. 开歙基祖 : (唐) 朱师古. 自金陵避乱于歙之黄墩. 师古公下四子 : 朱古训(复迁金陵) ; 朱古僚,讳环(镇婺源松岩里) ; 朱古祝(家香田) ; 朱古祐,讳瑾(任官休阳,卜基隔山). 南康祖 : (宋) 朱文贵,讳林. 洽公第三子. 都昌南源祖 : (宋元之际) 朱文广. 洽公幼子. 文贵公下南源祖 : (元末) 朱寿卿. 鹏公次子. 寿卿公下二子 : 朱宁七(迁大沙桥) ; 朱端堂,字均升(后居蒋公岭). 大沙派下支祖 : (元明之际) 朱伯通 ; 朱伯达,字彦圣. 皆为朝用公之子. 宁七公之孙. 蒋公岭支祖 : 朱伯逵. 廷轩公之子. 端堂公之孙. 居大塘湾. 大沙派辈名(31-38世) : 家和兆宗祖 世运祥. 散居地 : 江西省都昌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查看详情
朱氏族谱

始祖:朱林,朱师古,朱文贵,朱文广,朱寿卿,朱伯通,朱伯达,朱伯逵

散居地:江西省都昌县等地.

族谱页数:100

编修人:朱徽通

浏览量:0

朱氏重修宗谱
会员免费阅读
江西省都昌县等地.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道光29[1849]重修. 存7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总卷数不详. 至少缺卷4. 存卷1-3, 及5-7, 且卷7含2册. 源流 : (周) 曹侠, 受封于邾国,为鲁附庸. 后为楚并,子孙去邑为朱姓,散居四方. 闽建阳派16世祖 : 朱林,行孟四,字公茂. 浚公之子. 开歙基祖 : (唐) 朱师古. 自金陵避乱于歙之黄墩. 师古公下四子 : 朱古训(复迁金陵) ; 朱古僚,讳环(镇婺源松岩里) ; 朱古祝(家香田) ; 朱古祐,讳瑾(任官休阳,卜基隔山). 南康祖 : (宋) 朱文贵,讳林. 洽公第三子. 都昌南源祖 : (宋元之际) 朱文广. 洽公幼子. 文贵公下南源祖 : (元末) 朱寿卿. 鹏公次子. 寿卿公下二子 : 朱宁七(迁大沙桥) ; 朱端堂,字均升(后居蒋公岭). 大沙派下支祖 : (元明之际) 朱伯通 ; 朱伯达,字彦圣. 皆为朝用公之子. 宁七公之孙. 蒋公岭支祖 : 朱伯逵. 廷轩公之子. 端堂公之孙. 居大塘湾. 大沙派辈名(31-38世) : 家和兆宗祖 世运祥. 散居地 : 江西省都昌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查看详情
朱氏族谱

始祖:朱曹挟,朱买臣,朱旌羽,朱保三,朱登卿,朱克卿,朱皞卿,朱旦,朱昂,朱元老,朱明志,朱明达,朱亦美

散居地:江西省玉山县等地.

族谱页数:116

编修人:朱季才,朱元有,朱仕云,朱政兴

浏览量:0

玉阳朱氏宗谱 [5卷]
会员免费阅读
江西省玉山县等地.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5[1946]八修(冰溪 : 王荣轩堂镌). 5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受姓祖 : (周) 曹挟, 周文王第六子,受封于邾. 子孙避难去邑而为朱. 远祖 : 朱买臣. 玉阳始祖(一世) : (唐宋之际) 朱旌羽,讳巩,行一. 阳蒸公之子. 官侍郎,后至枢密使. 考房祖(11世) : (南宋) 朱保三,讳保,行三. 小七公之子. 17世后止. 保三公下四子 : 朱遂六,讳遂,行百六 ; 朱遵八,讳遵,行百八 ; 朱宣十,讳宣,行百十 ; 朱宜十五,讳宜,行百十五. 世房祖(11世) : (南宋) 朱登卿,讳升公,行一 ; 朱克卿,讳星公,行二 ; 朱皞卿,讳杲公,行四. 皆为永二公之子. 系房祖(11世) : (南宋) 朱旦,字明卿,行八宣教 ; 朱昂,字耸卿,行十四宣教 ; 朱元老,讳彭公,行十八宣教. 皆为弈十四公之子. 系房下派祖(19世) : (元明之际) 朱明志,讳宁,原讳则良,字子容,行安三 ; 朱明达,讳静,行安七. 注 : 系房子孙繁众,自21世起又分为源, 远, 流, 长四分支. 远房先祖(20世) : 朱竞业,讳孟同,号励斋,行富十五. 明志公次子. 下有二子 : 朱圣从,讳周,行贵二 ; 朱莪山,讳蓼,行贵三. 流房先祖(20世) : 朱亦美,讳仲彩,行富七. 明达公次子. 字派(12世起) : 百千季庆 荣登兴安 富贵福寿 崇宁豪杰 忠良匡盛 治智仁信 义政升平 诗书礼乐 承先绪道 德文章裕 后人功勋 事业分轻 重学问经 纶贯古今. 散居地 : 江西省玉山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查看详情
朱氏族谱

始祖:朱林,朱师古,朱文贵,朱文广,朱寿卿,朱伯通,朱伯达,朱伯逵

散居地:江西省都昌县等地.

族谱页数:133

编修人:朱徽通

浏览量:0

朱氏重修宗谱
会员免费阅读
江西省都昌县等地.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道光29[1849]重修. 存7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总卷数不详. 至少缺卷4. 存卷1-3, 及5-7, 且卷7含2册. 源流 : (周) 曹侠, 受封于邾国,为鲁附庸. 后为楚并,子孙去邑为朱姓,散居四方. 闽建阳派16世祖 : 朱林,行孟四,字公茂. 浚公之子. 开歙基祖 : (唐) 朱师古. 自金陵避乱于歙之黄墩. 师古公下四子 : 朱古训(复迁金陵) ; 朱古僚,讳环(镇婺源松岩里) ; 朱古祝(家香田) ; 朱古祐,讳瑾(任官休阳,卜基隔山). 南康祖 : (宋) 朱文贵,讳林. 洽公第三子. 都昌南源祖 : (宋元之际) 朱文广. 洽公幼子. 文贵公下南源祖 : (元末) 朱寿卿. 鹏公次子. 寿卿公下二子 : 朱宁七(迁大沙桥) ; 朱端堂,字均升(后居蒋公岭). 大沙派下支祖 : (元明之际) 朱伯通 ; 朱伯达,字彦圣. 皆为朝用公之子. 宁七公之孙. 蒋公岭支祖 : 朱伯逵. 廷轩公之子. 端堂公之孙. 居大塘湾. 大沙派辈名(31-38世) : 家和兆宗祖 世运祥. 散居地 : 江西省都昌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查看详情
朱氏族谱

始祖:朱宣训,朱正纪,朱政阳,朱友政

散居地:江西省万载县等地.

族谱页数:2464

编修人:朱敬舆,朱文士,朱汉章

浏览量:0

朱氏族谱 [20卷,首末各1卷]
会员免费阅读
现代
江西省万载县等地.
原书 : [出版地不详] : 理学堂藏, 民国26年[1937]续修. 存19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中心.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1, 14, 19. 受姓源流 : 黄帝孙高阳氏之后. 周封曹侠于邾, 即今山东邹县,后去邑为氏. 万邑始迁祖 : (唐) 朱宣训,字世觉,号保滋. 自西山迁居建城, 即今万载. 白泡潭支祖 : 朱正纪,字克范,号乆庵. 自建城分支白泡潭. 杨梅堎支祖 : 朱政阳,字照宇,号亮庵,行一. 钤溪支祖 : 朱友政,字经国,号修斋. 如真公之子, 建基钤溪, 又名上钤田. 散居地 : 江西省万载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编目. 书衣题 : 钤溪朱氏族谱. 版心题 : 万载钤溪朱氏族谱.
查看详情
朱姓氏族族谱概况
更多朱姓知识>>

姓氏排名:第14位。位于马姓之后,胡姓之前。

人口数约:1810

朱姓是当今中国的第13大姓,拥有人口占汉族人口的1%以上。
朱氏寻根
浅析朱伯庐的《朱子家训》箴言;译文分享
浅析朱伯庐的《朱子家训》箴言;译文分享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译文:当我们在餐桌上享用一碗粥或一顿饭时,应当意识到它们来之不易;同样,当我们穿着衣物时,也应想到制作这些衣物所用的半根丝或半缕线的艰辛。浅析:老人们常常告诫我们,做人要学会知足并珍惜眼前的福气。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福”字的结构,可以发现它由“一口人”以及左侧的“衣”和右侧的“田”组成。这象征着一个人拥有衣物和田地,即衣食无忧,这便是极大的福气。如今,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我们不再为吃穿而发愁。然而,未曾经历过艰难困苦的人,往往容易养成奢侈浪费的坏习惯。比如,饭菜不合口味就倒掉,衣服款式过时了就丢弃。这种行为是绝对不可取的。佛学认为,人的一生中,福气是有限的。如果在年轻时随意浪费、挥霍无度,难免会折损自己的福报。因此,只有勤俭持家、心存感激,才能确保福气长久。我们应该时刻铭记这些道理,珍惜每一份来之不易的福气和资源,用感恩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才能...
朱熹《家礼》中的祠堂制度: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传承与社会价值
朱熹《家礼》中的祠堂制度: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传承与社会价值
一、朱熹《家礼》中祠堂制度的内涵和特点祠堂制度的内涵朱熹在《家礼》中强调,祠堂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报本反始之心,尊祖敬宗之意”而设立的。他认为,祠堂不仅仅是一个祭祀祖先的场所,更是一个家族成员凝聚感情、传承家族文化的重要场所。在祠堂中,家族成员可以共同缅怀先人,传承家族的优良传统,从而增强家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祠堂制度的特点朱熹在《家礼》中的祠堂制度具有以下特点:(1)尊重传统:朱熹在《家礼》中强调,祠堂的设置和祭祀仪式应当遵循传统,体现对祖先的尊重和感恩。他认为,只有尊重传统,才能更好地传承家族文化,增强家族的凝聚力。(2)注重庄严、肃穆的氛围:朱熹在《家礼》中对祠堂的形制、设施等做出了详细的规定,要求祠堂应当具有庄严、肃穆的氛围。他认为,这种氛围有助于家族成员更好地缅怀先人,传承家族文化。(3)强调家族精神:朱熹《家礼》中强调,祠堂是家族的精神象征,应当受到最高的尊重和保护。他认为,在面...
琅山朱氏宗祠:重修后焕发新生,见证家族的辉煌历史
琅山朱氏宗祠:重修后焕发新生,见证家族的辉煌历史
琅山朱氏是唐宰相朱敬则后裔,朱敬则被尊为琅山朱氏始祖。唐宋史料`福建官方档案`琅山朱氏古族谱均记载琅山朱氏源于河南永城,乃朱操次子朱敬则后裔。入闽有一千一百余载,入闽始祖乃朱敬则七世裔孙唐户部尚书朱光启;迁琅八百余载。始祖乃朱光启十二世裔孙南宋宰相朱倬;迁琅山始祖乃朱倬曾孙朱君美。迁琅山以来已传二十五世,后裔一万有余。碑刻记载,琅山朱氏宗祠始建于大明宣德十年(1435年)由琅山朱氏二十五世祖朱奎发动族人修建;大明崇祯八年(1635)由琅山朱氏三十世祖朱明庭出资重修;沦陷九十一年(1736年)再一次重修;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再次重修;共和国十八年(1966年)红卫兵摧毁祠堂朱氏历代祖先总谱,牌位,画像等。祠堂被充为公家仓库,琅岐供销社堆放农资化肥,加上年久失修,墙恒秃坏,木构腐烂,面临倒塌,因祠堂被公家占用,族人无能为力。八十年代朱氏族人向政府讨回琅山朱氏宗祠,后加以小规模固定修复。共...
明成祖朱棣的儿子都有哪些?
明成祖朱棣的儿子都有哪些?
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诞辰于公元1360年的5月2日,在洪武三年朱元璋为皇子们册封,朱棣被册封为燕王,在建文四年时即皇帝位,明成祖朱棣的子女后代在文史记载中,儿子有四个,其中有长子为仁宗朱高炽、二儿子汉王朱高煦、三儿子赵简王朱高燧,此外还有出生后夭折的第四个儿子朱高爔,其中大儿子也就是朱棣的长子朱高炽是朱棣驾崩后即位的明朝第四位皇帝。此外,除了朱棣的儿子外他还有五位女儿,其中有皇长女永安公主朱玉英、二女儿永平公主朱月贵、三女儿安成公主、四女儿咸宁公主朱智明、最幼女第五女为常宁公主。明成祖朱棣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叔父,在即位之后政治上加强了当时的中央集权,改革了当时的官制机构,并设置了内阁和东厂,并加强了对北方的控制,并迁都到了北京,在军事上曾多次亲征蒙古、占领安南积极经营边疆,在当时的东北、西北、西南等设置了军政机构等,在外交上我们所熟知的“郑和下西洋”就出现在朱棣当政的永乐年间,这也加强了...
朱熹与其理学观念
朱熹与其理学观念
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世称朱子,南宋诗人、哲学家,教育家。朱熹为官四十余载,期间大部分时间都从事读书、讲学和注释儒家经籍,著作多达70余部,1700多万字。他师从程颐的再传弟子李侗,在周敦颐、二程(程颢、程颐)思想的基础上,兼采释、道各家思想,成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一、朱熹理学之核心——“天理”“天理”是朱熹理学思想的核心概念。在超现实、超社会之上存在一种标准,它是人们一切行为的标准,也是永恒不变、自己生成、统领万物的,是万事万物的根本,这就是天理,“理”先于万事万物。同时这个“理”具体到各个事物当中,则各有各“理”。如自然界四时变化,动物界“甚时胎,甚时卵”,植物界“甚时种,甚时收”等等。朱熹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源,它可以表现在一切领域,又彼此存在差异,但另一方面,万理又归于理,总体是对立统一的特征。在朱熹看来,“理”不...
更多分站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