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找到以下资料,为您匹配到
3
部族谱
清空全部
董氏族谱
散居地:中国, 四川省, 资阳县 中国, 四川省
族谱页数:58
编修人:董泽洲录
浏览量:100
1.董氏族谱
原书: 稿本复印, 民国29[1940]增补. 1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此谱部分破损难阅.
始祖 : 董三仁.
派祖 : (明清之际) 董应元.
支祖 : (清) 董文莆.
散居地 : 四川省资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谱序题 : 鸡鸣山董氏族谱.
查看详情
董氏族谱
始祖:董三仁,董应元,董文莆
散居地:四川省资阳县等地.
族谱页数:3093
编修人:董泽洲
浏览量:0
董氏族谱
原书: 稿本复印增补, 民国29[1940]. 1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此谱部分破损难阅.
始祖 : 董三仁.
派祖 : (明清之际) 董应元.
支祖 : (清) 董文莆.
散居地 : 四川省资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谱序题 : 鸡鸣山董氏族谱.
查看详情
董氏族谱
散居地:中国, 四川省, 资阳县
族谱页数:30
浏览量:100
1.[董氏道场祭文]
原资料 : 稿本, 民国22[1933]修. 1册.
收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始祖 : 董文甫.
派祖 : (清末) 董宗怡.
四大房祖 : 董尊瑞 ; 董尊玑 ; 董尊瑚 ; 董尊琦.
散居地 : 四川省资阳县等地.
查看详情
董姓氏族族谱概况
更多董姓知识>>
董
姓氏排名:第38位。位于田姓之后,潘姓之前。
人口数约:720万
董姓是一个古老的姓,董姓的由来,有两种说法:其中一支持起源很早,相传黄帝的已姓子孙中有个叫叔安的,被封于飂(又作蓼,在今河南唐河县),称为飂叔安。飂叔安的儿子董父,为帝舜驯养龙,被舜赐姓为董,任为豢龙氏,封之于鬷川(今山东定陶县),他的后代便以董为姓。
董氏寻根
五代时期山水画开山鼻祖董源,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五代十国有四个很有名的画家,后世称“五代四大家”,他们分别是荆浩、关仝、董源、巨然。上次我们给大家介绍了关仝,今天,族谱网小编带大家了解下山水画的开山鼻祖董源。董源(943-约962),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江西钟陵(今江西进贤县)人,董源、李成、范宽史上并称北宋三大家,南唐主李璟时任北苑副使,故又称“董北苑”。擅画山水,兼工人物、禽兽。其山水初师荆浩,笔力沉雄,后以江南真山实景入画,不为奇峭之笔。疏林远树,平远幽深,皴法状如麻皮,后人称为“披麻皴”。山头苔点细密,水色江天,云雾显晦,峰峦出没,汀渚溪桥,率多真意。米芾谓其画“平淡天真,唐无此品”。存世作品有《夏景山口待渡图》《潇湘图》《夏山图》《溪岸图》等。董源继承唐代的五代水墨山水画,按北、南两路分道扬镳,形成了山水画史上的两大画派。在北方,有由唐末入后梁的山水画家荆浩。董源开辟的江南水墨山水画派是与荆浩对峙的两大流派之一,这是以地域划分...
董杰
参考文献^(清)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点校本)》(卷180):董杰,泾县人。成化末进士。鼐之论暑月辍讲也,杰方谒选,亦抗疏争,由是知名。授沔阳知州,甫数月,逮系诏狱,谪四川行都司知事,历迁河南左布政使。所在尽职业,为民所怀。正德六年,江西盗起,巡抚王哲兵败召还,擢杰右副都御史代之。未几卒。
董海川
生平董海川的生平及创拳经过,经过后世的传说润饰,充满神话色彩,很难得知真假。在他死后,其弟子于1883年(光绪九年)立的碑铭,是目前最早的文字记录,是较为可靠的记载。其再传弟子在1982年再立一墓志铭。内容与碑铭又有所不同。幼好拳术董海川原名董明魁。其父名董守业,务农为生,生有三子,长子董德魁,次子董明魁,三子董武魁。少时家贫,但喜爱武术、田猎,个性刚直,力气过人,擅长罗汉拳、二郎拳,精通各式兵械,以武艺闻名乡里。壮游创拳他在咸丰年间,离开家乡。根据韩慕侠、高义盛一派的传说,董海川在安徽九华山得遇道士毕澄霞(一说为云盘老祖)传授其技,创立了八卦掌。这个说法并不被其他人所接受,但是他曾经受到道教仪式中的步法启示,即是可以肯定的,也因此他的拳术充满了道士的色彩。王府当差董海川离家出走后,成为太监。最后到了北京肃王府当差。董海川初为散差太监,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为人所知,其武术了得,旗人全凯亭求为...
董奉
杏林传说董奉治病,无须馈礼,不取一文钱,只要求病患者栽种杏树。年复一年,杏树不计其数,郁然成林。杏子熟时,董奉便建一草仓储杏。需要杏子的人,可用谷子交换。再将所得之谷赈济贫民,供给行旅。后世称颂医家“杏林春暖”之语,就来源于此。参考文献《神仙传》东晋葛洪著^长乐概要^董奉.福建省情资料库.2008-08-28[2014-06-25].
董廷献
注释^《烈皇小识》曰:“御史蒋拱辰疏论吴昌时云,昌时入延儒之幕,与董廷献表里为奸,无所不至,赃证累累,万目共见。如南场一榜,非其亲戚即以贿赂。”^《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