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国学广告

首页 > 族谱详情

樊氏族谱(重庆江津感应坪) 全部可见 浏览:3260

祖: 樊穆仲(仲山甫)

号:第三次修谱

址:重庆市-重庆市-江津区

谱联系人:138***228

创建时间:2020-05-21

计:326页

系:樊国泰

修谱时间:公元2010年(庚寅)12月

修:樊能树

更新时间:2024-02-01

族谱简介

第三次修谱说明
1、前谱文本规格和编排模式沿袭历史传统,这与现代社会书写格式不符,不能与世界文本形式接轨,本次修谱有所改进,采取文字叙述与表格相结合,本着删繁就简,用易会易懂的白话文,采取与现代书写格式而同步,与中国现代社会发展形式而一致的16开文本,右开横排。
2、前谱内容较简单,又只男多女少,重其男弃其妻及女,凡及女氏都无名,造成裔孙后代不知其人,生在何方,长在何地,来自何处,来到樊家生活一辈子,繁衍子孙一大群,则归天作古不留名,故后不晓。重男轻女,男尊女卑,乃是朝廷愚痴造成的悲剧,视女如小鸡小草,忽视她们在家庭在社会在生产和生活上的重要性,她们同样操作劳苦,担当重任,人类有今天,烟火不断,妇女乃是根本,她们应与天同半,妇由女之来,无女即无妇,无妇则人道绝,故本次修谱增之,一视同仁,与之同等。
3、现在吾族人有的未按字派取名,或取单名的较普遍,今后同族老幼难分,尊卑易混,同名不辨,世代不明,为避之,均在谱上同设派名和字名,各列其位,无派名的列入派字,但尽可列入派名,原用名不变,列入字名,以不影响社会用名等,同名者可用两名来别之,但仍须奉劝族人,首先应注重用字派取名,其次才是字名,这是人类社会历来的传统根基,不容置疑,而字派又是远祖先宗在若干年前就一次次、一档档提前编定之辈份次序,载谱传承,以晓后人,按字派命名,辈份不混,不至乱伦,字派固然是区分老幼辈份之唯一标准。决大多数都是固然的脉亲血源,这是人类社会认同的根基所固,同姓不婚,乱伦不配,族人必应遵从,用字派取名,慎记勿忘。
4、族谱是每个族人的档案资料,留传后世,所以应准确详细地记载有关内容,若有特殊仕途或士籍,宜应单独载谱,以耀光宗,传扬来世。
5、为了吾族人能对樊族的远祖先宗之情况有所了解,本谱意将前谱有关载文摘转,以供研读。
6、本支12世祖天爵公于公元1715年由黔(贵州遵义县北乡大溪里八甲河村坝)迁居感应坪(雍坪)至今约300年之久,以传之14代,后世裔孙不计其数,因代远年湮,时久居广,迁流分散,无法查清查完,故本次修谱只尽力而为,力争全部,这在族群中只是小宗(五代以下),但小宗接大宗(六代及以上),大宗传小宗,宗宗修谱,有绪而不乱宗,本族感应坪各支各宗永远也超不出天爵祖之大宗,特别是吾族有识之士者,更应尽修谱之责,裔孙后世会知足矣,远祖先宗在天之灵已慰矣。
7、为与前谱不脱节,在世代上采取上下交叉含接有绪,不能一刀切,要符合人生的自然规律,前谱所载各支房最后世代不一,人员也不齐全完整,本谱将按前谱所载各支房最后之世代和未列谱人员接续之,尽将以知内容交叉含接的前辈一并增入,并根据情况将前谱最后完整记载的一代或二代作为本谱分支编排的起点,然后分房次,从上到下,按世代统排,排完为止。
8、各支房谱页前均设置一幅世系图,并宜于与总图含接,世系图只列男不列女(女在谱内详明),简明扼要,关系明确,脉络清晰,一目了然,以利查考。
9、在樊氏立姓世系代与分(本)支世系代对印总图表页上,派名栏空位内(25页左表),由各持谱人自录本支本房先祖亲源世系及至今嗣孙之派名,已利今后本支本房亲源世系传派接续之。
10、本次修谱拟将编定新字派一并载谱,传后接续,宜于用之,以免断链,字派编定应永避与先世字派同字同音,不能用双音字,近音字,怪异字。
11、本次修谱预计有三大难题不易解决:(1)关于樊氏立姓起源。(2)樊氏立姓始祖至本支始祖世系字派和派名之总图表(不断链);(3)感应坪樊氏本支12世天爵祖之后裔可否全部搜录本谱。三题中只完成第一题,二三题只完成一部分。关于第二题,吾樊氏族人由仲山甫立姓至今以近3000年,以传派138代之裔孙,但早期大部分先祖不属本支亲源世系,只是本族异支对印立姓世系代。据前谱所载,从本支始祖国泰公父辈以前之烈系字派和派名已经缺失断链,从国泰公起至今,本支世系字派和派名齐全完整,以传26代,但上有先宗111代派字名已断链缺失(不含立姓始祖),先祖们在几千年里,陆续不断的分支分宗,变化发展,时间的漫长,地域的广阔,浩瀚的族群,在历史的长河中,早已形成了各宗其宗,各兴其字派,樊族怎能做到字派统一呢?加之远古时期,社会落败,文化落后,(在立姓以后的一二千年时间,还未兴起字派,只有姓无名,名字也是随意乱取的,没有形成一定的字派规律。)怎能把家谱记载完整呢?即使记全了,又怎能保存到今天?即使宗宗修谱无数不断,又怎能耐住天地人和社会环境等因素之千变万化及升降兴灭的耗磨呢?现在要想查到与吾本支始祖国泰公以上之先祖亲源世系字派和派名图表,真是难之又难,不易之不易,这可能要永远留给族人的一个谜,也可能成为今后历次修谱的一个遗憾永远流传,无法弥补。
12、修谱续谱之基本要素:
(1)应将本族本姓立姓起源的前因后果和基本情况弄清成文(即何时何地何人何因起姓),载谱传流。
(2)应从本族立姓起姓传派始祖起至当今,沿袭立姓世系代至本支本房不断不缺的字派和派名之宗派图表完整接续传承。断缺的世代,不能乱添,未考证时,保持原状。
(3)应将本族本支房近期时代,前谱未列人员名单,尽可全部搜录入谱,并与前谱含接,且不出现缺失字派和派名现象,宗宗续修下传。
(4)族姓历经几千年,分支分宗不断,流居甚广,族群浩瀚,早以形成各宗其宗,各兴其字派,故每次修谱,应视其情况,适时编定新字派接续之,以免断缺现真空,字派编定时,应永避与先祖字派同字同音、近音、怪异字。
(5)谱史做到不猜不编不添(无根据的编加),谱文做到不错不乱,无不清不实,内容尽量详细。做到上述五点,该谱且算成功矣。

本支23世孙能树笔录    公元2010年庚寅孟春1月20日
樊氏百科 进入百科>
  • 人口数:230
  • 姓氏排名:108
  • 起源:以国为氏、以地为氏
  • 郡望堂号:上党郡、南阳郡,上党堂、南阳堂
简介: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裔孙仲峬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记载,周文王的儿子虞仲有孙名仲峬,他同召伯虎、申伯、南仲、尹吉甫等大臣一起,辅佐周宣王姬静南征北战,使周王朝统治的疆域不断扩大,号称“宣王中兴”。姬仲峬,亦称樊仲甫、樊仲,逝世后谥号“穆”,故又作樊穆仲,他是鲁献公姬具的第二个儿子,在周王室为卿士,是辅佐周宣王中兴的贤名之臣,在当时的诸侯之间,地位十分崇高和尊贵。在樊仲峬的后裔子孙中,皆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世代称樊氏至今。因其始祖为樊仲峬,史称姬姓樊氏、樊氏正宗。
最近访客
一统垂丝图定制

相关族谱推荐

  • 卷一
    樊氏族谱

    樊氏宗谱 ..

    浙江-义乌县..

  • 卷一
    樊氏族谱

    南阳樊氏族..

    江西-九江市..

  • 卷一
    樊氏族谱

    南阳樊氏族..

    江西-九江市..

  • 卷一
    樊氏族谱

    南阳樊氏族..

    江西-九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