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姓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束姓,作为中华民族众多姓氏之一,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本文将对束姓的起源、历史发展以及文化特点进行深入探讨,以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这一独特的姓氏文化。一、束姓的起源束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多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源于姬姓:据《元和姓纂》记载,束姓出自周文王之子颛顼的后代。颛顼的后代中有一位名为束的大夫,其后人以先祖名字为氏,形成束姓。源于官位: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古代有官职名为“束伍”,负责管理五户人家,其后人以官职称谓为姓氏,称束氏。源于职业:古代有束帛、束薪等职业,从事这些职业的人被称为束人,其后人以职业为姓氏,称束氏。源于封地:据《姓苑》记载,春秋时期,楚国有大夫被封于束地,其后人以封地名为姓氏,称束氏。源于少数民族汉化:据《清朝通志·氏族略》记载,清朝时期,满族中有部分人改汉姓为束,成为束姓的一部分。源于避难改姓:据《姓氏考略》记载,古代有因避祸而改...
一、束姓的起源
二、束姓的历史发展
三、束姓的分布
四、束姓的文化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宋姓的起源和发展
宋姓作为一个中华名族的一个大姓,起源于西周时期。西周时期,约公元前1039年,原商朝第30代君王帝乙的长子微子启被封国立地,建立宋国,建都商丘。商丘是宋氏的发源地,微子启也被称为宋氏始祖。那么作为原商朝帝王的子嗣缘何被周封地立国?宋姓又是怎么得来?微子启,子姓,名启,他本是商朝最后一代君主商纣王的哥哥,因为被封微国,所以也称微子启。在商纣王统治时期,微子启就以贤明著称,多次劝谏纣王行善施仁政,但是商纣王却置之不理,导致微子启出走微国,在此循民向善。在周武王灭商之后,微子启为保全商民不受侵扰,向武王请降,于是武王同意由纣王之子武庚在殷地继续领导原商民,并设置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监视其动向,俗称三监。然而在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即位,由于对摄政的周公不满,三监联合武庚作乱。在周公历时三年的平乱后,叛乱被平息。此后,周成王封微子启于原商地,建立宋国,微子启为宋国第一代国君。这样一直持续到公元前...
· “杨姓”发展的起源史
杨姓,中华姓氏之一,隋朝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杨伯侨为得姓始祖。杨姓在宋版《百家姓》位列第16位。至2015年2月,杨姓总人口约有4270万,是中国人口第6大姓。其中,四川杨姓人口约有380万,是杨姓第一大省。“杨”是太阳的意思,由“木”和“易”组成。“木”指扶桑,也称杨树,生长在东方大海上的汤谷(在今连云港云合山),“易”是“日升汤谷”的形象描写。以此为图腾的始祖就是古老的杨氏族,由此产生了杨姓族徽,最终形成了姓氏。杨姓图腾,是远古三苗之一柯挪耶劳的族称,为现代杨姓苗支,他的祖先是兵主蚩尤。“杨”是太阳的意思,由“木”和“易”组成。“木”在这里特指扶桑,在《山海经》等中国古籍中记载:扶桑树生长在东方大海上的汤谷(初在今连云港云合山)。汤谷又称作“阳谷”、“温源谷”。易、阳、羊、杨、扬、汤、蜴、蜥远古时为同义词!可以相互替代,所以“易”是“日升...
· 束氏的起源地――束馆
束氏的起源地――束馆时间:2011-12-1015:56:55作者:邓子涛来源:束氏宗亲网查看:177评论:0在大名县东有一个叫束馆的村子,村西存有束皙墓和清代重修的束皙祠堂碑。据大名县志记载,该村原名安贤镇,因是中国束姓的起源地、西晋文学家束皙的家乡,且束皙曾在这里开馆授学,而改名为束馆。《晋书》载,春秋战国时,齐国有一个部族姓(疏)。西汉宣帝时,东海兰陵(今山东枣庄一带)人广、受伯侄俩分别为太傅、少傅,共事太子刘](后来的汉元帝)。因广曾孙孟达对王莽“立新”不满,发誓宁绝足不与王莽为伍,遂去“疋(古义:足)”旁改姓为“束”,为避祸迁居到位于沙鹿山脚下的元城(今大名县)安贤镇。因此束孟达成为束氏肇姓之祖,大名县也成为中国束姓的起源地。令人玩味的是,束孟达选择的避难地恰恰是王莽的家乡。汉末晋初,束姓族人开始入仕为官,官位最高、名望最大的当属束孟达公的第14代孙束皙。县志记载,束皙出生在官宦...
· 家谱的起源和发展
一、姓氏起源伏羲氏是我国上古时期著名的部族首领,不仅被列为三皇之首,还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史载,伏羲生于成纪(今甘肃天水),建都於陈,死后亦葬于陈。淮阳自古就称“太昊之墟”,就是传说中的陈都。伏羲氏贡献颇多,但他最重要的贡献是:“正姓氏,通媒妁,制嫁娶”.在原始社会之初,人们群居杂婚,难免近亲婚育的弊端,伏羲氏认识到这种危害,制定了一套同姓不婚的嫁娶礼仪制度,从而避免了血亲通婚,实现优生繁衍。姓作为“远禽兽,别婚姻”的符号,是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记,经过数千年的分衍发展,至今中国历史上使用过的姓氏已有2.2万多种,这些姓氏有的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绝大部分代代相传,延绵不断,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缘纽带。可以说中华万姓同根,根在伏羲氏,而羲皇故都淮阳,正是中华姓氏最初的发源之地,滥觞之地。《三坟》曰:“伏羲氏,燧人子也,因风而生,故为风姓”,因此“风”为中华第一姓。姓氏的起源...
· 束氏起源:出自妫姓
源流纯正,源出唯一,出自妫姓,由疎氏所改。据《晋书·束皙传》载,古代战国时,齐国有一个部族姓疎(古“疏”字的异体字)。汉代时候有个叫疎广的人,宣帝时任太子太傅,东海兰陵(今山东省枣庄东南)人。到了疎广曾孙孟达时,自东海为了避王莽之难,迁居沙鹿山(在今河北省大名县境内)。遂去疋改为束氏,称束姓,世代相传。从《晋书·束皙传》记载考证,束姓是西汉高士汉疎广士后裔。王莽末年,疎广的曾孙孟达,对王莽篡政不满,莽“立新”后,孟达避难逃至东海沙鹿山,遂去疋改姓束,自此出现了束姓。望族居南阳郡(今河南省南阳县),故束氏后人奉疎广为束姓的得姓始祖。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