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是什么引起的?

  寒潮是一种会造成大范围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的一种自然天气现象。其形成原理是来自于高纬度的寒冷空气,在特定的天气形势下迅速加强并向中低纬度地区侵入,寒冷空气到达的地方会造成降温等一系列现象。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很大,一般而言,北方采用的寒潮标准是:24小时降温10℃以上,或48小时降温12℃以上,同时最低气温低于4℃;南方采用的寒潮标准是:24小时降温8℃以上,或48小时降温10℃以上,同时最低温度低于5℃。

寒潮影响
寒潮黄色预警,古人冬天戴帽子有何讲究?
寒潮黄色预警,气温将会大幅度下降,你准备好御寒的衣物了吗?要保暖全身上下都不能漏过,尤其对于头部的保暖,现代为了迎合大家既美观又实用的需求,生产出了很多款式和颜色的帽子,那你知道古人戴帽子有哪些讲究?他们的款式又是怎么变化的?古人在冬天戴的帽子并不叫棉帽,而叫“暖帽”。这一叫法在唐代使用最广。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至少有两首诗中都提到了“暖帽”。如《即事重题》:“重裘暖帽宽毡履,小阁低窗深地炉”﹔《新沐浴》:“裘温裹我足,帽暖覆我头”,可见唐人戴棉帽已成为一种风气。唐代人冬天常戴的是一种叫做“风帽”的暖帽,故
今冬拉尼娜发生成定局,古代有遇到过极冷的特殊天气吗?
自从今年的7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是持续下降,这也预计着在10月会进入拉尼娜状态,并且在冬季会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那么拉尼娜就等于冷冻吗?其实并不是的,就目前的数据统计来看,从1951年以来,一共出现了15次的拉尼娜事件,在这15次中,有10次的冬季气温偏低,有5次的气温偏高,所以并不是每个拉尼娜的冬季都会偏低的。那么在如今我们可以比较好的做到防寒工作,所以族谱网小编就想到了,在古代,古人们有遇到过极冷的特殊天气吗?他们是如何进行防寒工作的?图源自网络从史书记载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古代
全能型冷空气将横扫,古代的冬天比现在冷吗?
目前,气象台检测到一股全能型冷空气正在酝酿,并在近期横扫我国大部分地区由此带来降温甚至出现寒潮。这也意味着天气越来越冷,要被冻哭的节奏。外出需要加衣保暖,但在室内有了空调和暖气的加持,我们也能应对冷空气。但你知道在古代既没有暖气也没有空调的环境下,他们是怎么度过寒冷的冬天的吗?族谱网小编带大家一起了解下古代保暖措施的发展历程。利用自然方位取暖古代技术不发达,但古人还是很聪明的。早在发掘出的六千年以前的半坡遗址中就有了坐北朝南的建筑遗迹。这也是为了在冬季获取足够的阳光取暖。利用居住环境取暖坐北朝南可以获取
强寒潮是在打脸全球变暖吗?全球变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在立冬前后,一场大范围的强寒潮席卷我国中东部地区,东北地区还遭遇了大暴雪,这暴雪和大风,都让人感到非常寒冷,与此同时,联合国气候大会的议题还是控制全球变暖,这不禁让人觉得强寒潮是在打脸全球变暖,不过寒潮与全球变暖看似是对立的,实际上并不矛盾,甚至变暖趋势也没有改变。那么全球变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今天就让族谱网小编带你去了解一下吧。图源自网络其实在人类的历史上出现暖冬已经不止一次了,从很多历史文献记载以及一些石笋,湖泊沉积物还有冰芯等自然载体中可以推算出,迄今1万年来,全球出现过两个阶段的暖冬:一个是
自然灾害
直击山西水灾:平遥古城局部坍塌,平遥古城的历史你得知道!
近日,山西多地大雨导致平遥古城墙体坍塌,专业人员紧急抢修,并加大对古城墙24小时全天候巡查检查频次。平遥古城为何如此重要?她究竟有着怎样的历史?今天,我们一起探究她的秘密!起源历史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据出土文物考证,远在新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有史以来,建置沿革屡经变迁。最早称为古陶,是尧帝的封地;平遥古城始建于公元前827年~前782年间的周宣王时期,为西周大将尹吉甫驻军于此而建。春秋时属晋国,战国属赵国。秦置平陶县,汉置中都县,为宗亲代王的都城。北魏改名为平遥县。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
全国多地迎入秋后首场降雪,那古人在下雪时喜欢做什么呢?
受冷空气的影响,近期全国多地迎来了2021年入秋以来的第一场雪,很多地方都已经是银装素裹,而今的我们,在第一场雪落下时,可能会拍一个小视频,发一个朋友圈,甚至在下班之后约上一些好朋友去吃一顿火锅,那么你可知在古代,古人们在下雪天最喜欢做什么吗?图源自网络雪天和火锅的搭配,似乎是公认的一组组合,那么古人在下雪天会吃火锅吗?在古代可能火锅还不算是那么的流行,但是在下雪天吃火锅也是有的,要说到火锅的历史,可能就要追溯到商代了,在商代的鼎,除了那些祭祀礼器外,还有一些是用来煮食物的,因为鼎的三条腿下面就可以放灶
故宫雪景大片刷屏,你不知道的故宫建筑史
立冬一过,全国大多数地方开始降温下雪,尤其北方地区,故宫雪景大片更是被刷屏。每到节假日,前来北京故宫游玩参观的人数不胜数。这个宏伟壮观的古建筑有哪些吸引游人的地方呢?族谱网小编先带大家了解下故宫的建筑史。(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兴建故宫其实在以前叫做“北京故宫”,是明清两朝皇宫。北京故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四年,也就是1406年,永乐十八年修建完成。总占地72万多平方米,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建筑布局故宫修建在金水河和景山之间。总体布局来说分为两部分,一个是前朝,一个是后寝。前朝是皇帝上班的地方,后寝是皇帝
积雪破纪录,内蒙古居民战雪,古人是如何应对暴风雪的?
内蒙古通辽强降雪7日,8日持续46小时,积雪的深度已经打破了1951年以来的记录,强降雪的核心时段已过,但是仍有小雪,如果后期积雪不能尽快消融的话,是很有可能引发白灾的,所以居民们都开始抗战冰雪,清扫街道,抢救棚屋。族谱网小编由此想到,在古代,古人们面临如此大的雪灾的时候,是如何应对的呢?其实在古代,不仅仅是暴风雪,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也是非常多的,就拿魏晋南北朝时期来说,有相关的史料记载就讲到:“有旱灾600次,水灾56次,风灾54次,地震53次,雹灾35次,瘟疫17次,蝗灾14次,饥荒13次,霜雪和沸
自然灾害、制度缺失与传统农业社会中的“田地陷阱”
自然灾害、制度缺失与传统农业社会中的“田地陷阱”,摘要:“田地陷阱”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迫使广大农民背井离乡,甚至弃农经商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