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君
2021-07-14
复姓的来历有几种情况:有的由封邑而来。如令狐氏,《百家姓》中记述为,周朝时有个名叫魏颗的人屡立战功,受封于令狐邑,后人遂以“令狐”为姓。又如段干氏,老子裔孙李宗受封于段干,其后人遂以“段干”为姓。此外,还有梁丘、上官、羊舌、钟离等复姓,都属这种情况。有的因居地而来。如东郭氏,周朝时齐国公族大夫有居住在国都临淄东郭的,后人遂以“东郭”为姓。又如闾丘氏,齐国有位名婴的大夫居住在闾丘,时称闾丘婴,后人遂以“闾丘”为姓。还有南门、西门、南宫、濮阳等复姓,也是因居地而得。还有的由官名、王父之字、爵系、族系而来。如司马、司空、司寇、司徒、太史、即墨、亓官、巫马、乐正、左丘等复姓由官名而来;公羊、子阳等复姓由王父之字而来;公孙、仲孙等复姓由爵系而来;叔孙等复姓由族系而来。
认真揣摩这些复姓,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除了这些汉族复姓外,还有些少数民族复姓也特别有趣。如鲜卑族慕容氏,意思是“慕二仪之德,继三光之容”。宇文氏则是由于其先人打猎是捡得一玉玺,自以为贵为天子象征,而鲜卑族称天子为“宇文”,于是以“宇文”为姓。后来,有些复姓又演变为单姓了,在这个过程中,可能都有历史的缘由,或者隐含着一个悲凉的故事。比如,司马迁因为“李陵案”而受宫刑,他的两个儿子司马临与司马观怕被株连,就改名换姓,隐居乡里。兄弟俩各取“司马”中的一个字,哥哥在“马”字左边加两点,改姓“冯”;弟弟在“司”字左边加一竖,改姓“同”。又如欧阳这个复姓,有的简化为姓欧,有的简化为姓阳。闻人简化为闻,段干简化为段,闾丘简化为闾,钟离简化为钟,公孙简化为孙,等等,这可能是一种复姓单音化的趋势吧。
复姓无疑是中华姓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我虽然还没有考证出到底有多少复姓,但我已从中学到了不少的历史知识,加深了对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理解。
0条评论
当前问题最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