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烨愉
2021-07-14
古巷游第七站——祠堂巷
--------------------------------------------------------------------------------
2005年03月27日 01:39:21 杭州网
热闹非凡的河坊街上,安静地藏着一条挺不起眼的小巷——祠堂巷,一如杭州小巷的一贯风格。只有在看到42号黑漆大门之上的黑色大理石碑刻时,你才会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于谦故居。
读者推荐:
刘小姐在祠堂巷住过30多年,讲起小巷的旧事来自然头头是道。“我还小的时候,也就是六十年代吧,小巷里还没有通自来水呢,大
伙儿吃的喝的用的,全从于谦故居的那口井里来(当时也不知道这就是于谦故居)。差不多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装了自来水龙头,大家才开始改喝自来水,但洗洗用用还是喜欢用井水。夏天的时候,井水沁凉沁凉的,可舒服了。”
记者探访:
祠堂巷南起河坊街,北越东西向的髙银街、髙银巷,一直到太平坊巷。原来叫南新街,是南宋后新辟的街巷。因于谦故居后来改称怜忠祠,故有此巷名。
1989年整修后的于谦故居,至今仍是粉墙黛瓦,条石台阶,黑漆大门,前后共三进院落,一派明代建筑风格。一进门,沙孟海书写的人们耳熟能详的《石灰吟》就映入眼帘:“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再往内是第二院落,主体建筑是忠肃堂。堂内正挂着文天祥的画像,以及明代茶几椅子一组。左侧则是于谦的书房。忠肃堂西侧,有长方形怜忠祠石碑一方,于谦卧室等房舍数楹,以及刘小姐念念不忘的“于氏古井”。井虽还在,但今时今日已经不复使用了。
第三院落最有意思,水池一左一右分别有两个亭子,一名“琴台”,一名“思贤亭”。池边墙上有一于谦遗像石碑,虽然风风雨雨百余年了,依然勾线清楚,神态如是。
据传于谦幼时聪颖过人,过目不忘,尤其擅长对对子。还在私塾读书时,一帮孩子趁先生外出偷偷做游戏。先生回来要罚,于谦上前求情:“请老师出题,如答不上,甘愿受罚。”先生骂道:“你们上蹿下跳,顽劣异常,就以此出题:手攀屋柱团团转。”于谦答:“脚踏楼梯步步高。”先生又出一对:“三跳跳落地。”于谦立即对出:“一飞飞上天。”先生大喜,称此子以后必成大器。其后果然,书生出身的于谦,却以智勇双全的士大夫姿态书写了一段传奇。
小巷明天:
据清波街道城管办介绍,祠堂巷在此次背街小巷改善工程中被列入特色类小巷。目前具体改善方案尚在审批,还有待会审。由于祠堂巷在之前已经经过整改,路面立面状况都还不错,因此改善起来会比较容易,把电线上改下以后应该大致就没问题了。“背街小巷改造商报邀您游古巷”活动,欢迎读者踊跃提供杭州古巷名人逸事、历史故事或者是以前的照片。记者将根据读者的推荐前去走访勘查,最终商报将请读者一起策划,绘制出杭州第一幅古巷游地图。对我们所刊载的小巷故事,如果您了解得更为详细,也欢迎您给我们来电话:85051890(24小时热线)。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