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是谥号的称法;宗是庙号的的称法。 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太祖、唐高祖、宋太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但是也有例外。 在称呼时,庙号常常放在谥号之前,同谥号一道构成已死帝王的全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於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庙号是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一般认为,庙 号始于商代,汉代承袭了这一制度。汉代对于追尊庙号一事是极为慎重的,因此不少皇帝都没有庙号。但这一制度发展到南北朝时已不太严格了,从唐代开始, 除了某些“亡国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更是无帝不”宗”了。 唐朝以前,谥号一般是由一个《谥法》里有特定意义的字再带一个帝组成,有些也有加“孝”字的,如汉朝。 到唐朝时,谥号的字数,从一个字开始,发展到后来用好多个字,简直成了褒义词堆砌。武则天开创了皇帝生前叠加谀词即自己定谥的先例。其实质由客观地评判变成了一味地溢美,字数的增加是溢美程度的发展。唐代对殁世皇帝简称谥号。明朝皇帝谥号十七字。清朝皇帝谥号为廿一字。字数这么多,当然就无法当名字叫了,只是在特定场合用。 综上所述,唐朝以前,因为谥号只有一二字,叫法顺口,而且之前很多皇帝没有庙号,所以史学上一般把唐朝以前的皇帝称谥号;而唐以后,因谥号字数的叠加,很难读跟记,而之后每位帝王都有了庙号,而庙号依然保持一二字的法则,所以为方便易记上考虑,史学上把唐及唐以后的皇帝称庙号而不叫谥号。 明朝建立后,开国皇帝朱元璋登极后一生只用了一个年号,后面他的子孙不敢越位,自登极之年或次年改元外,直到驾崩才由继任者改年号。清朝继承明制,也是一帝一年号。后人为了称呼顺口,开始把皇帝年号代指皇帝本人,像明太祖叫洪武帝,成祖叫永乐帝,到清朝时皇帝的年号盖过其谥号。 如想了解更多,请在百度里搜“庙号”跟“谥号”,有很多。
浦涵哲
2021-07-14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