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和民国时期的乐会县治——乐城
元朝大德4年(1300),乐会县迁治到现在的乐城岛上。
当时在乐城岛建立县治具有三大优势:一是便于防御贼寇的侵扰。王文河、符熙之乱导致县治搬迁,确保安全便成为县治选址的重要条件。乐城四面环河,有天险保障,利于防卫。二是便于利用河道通联四方。交通状态是建治的重要因素。在古代,水路是重要运输通道,舟楫是主要交通工具。乐城岛地处万泉河水路枢纽,驶船顺流东下可达博鳌港,溯流西上可达嘉积重镇和乐会县西部山区,交通优势得天独厚。此外,乐城一带文化昌盛,是富庶的鱼米之乡,经济环境和人文环境优越,适宜建治。
乐城建治草创之初,不设城墙。明朝隆庆6年(1573),由乐会知县张纲操持,用石料筑起城墙,开东、西、南三个城门。城墙周长372丈,城内面积约183亩。清代对城墙进行修缮,用红色厚砖取代了石料。城墙将乐城岛分隔成城内和城外两个部分。
城内形胜当首推阴阳山。《乐会县志》记载:“阴阳山即今县治。平地突起,山形奇偶相生,土石相半。”乐城岛在万泉河下游,地势低洼,常遇涝灾。为防洪水,历代县署都建在岛上地势最高的阴阳山上。明朝洪武2年(1370),知县王恩恭主持建设县署,竣工后初具规模,设有堂宇、门厅、吏舍、县仓等。民国时期,县政府、法院、国民党部都设在县署旧址上。
除了县署,城内还有儒学、城隍庙、书院、万寿官、捕衙等建筑设施。县儒学又称孑1庙(圣殿),建于元朝廷佑3年(1317),以后历代又不断扩建,有圣殿、大成殿、尊经阁、明伦堂、戟门、棂星门。大成殿左侧是名宦祠,祭祀在乐会县担任过知县等职的14位政绩卓著的官员,其中有“廉干有为,创公署,兴水利”的知县王思恭,“性廉明,尤乐造就人才,捐金创书院”的知县何斋圣等。大成殿右侧是乡贤祠,祭祀王宗佑等6位乐会籍的历史名人。
城内景致最佳处是泮池。泮池碧水澄明,《乐会县志》记载说:“泮池,县城内,广五十丈,袤二十丈,不假开凿而成。其水涟漪,四时不竭,诚天然泮池。邑八景‘泮沼回澜’即此。”日军侵琼期间,强迫百姓挑土填为操场,此景被毁掉。
城外是商贸市场和民居。乐城的集市形成于元末,称县门市。明朝隆庆年间废县门市,在城南门外设朝阳市。万历年间废朝阳市,复设县门市,并增设南门市、北门市。清代废三市,复设朝阳市。朝阳市东西走向,约长300米,从东往西是东门街、客行街、鱼行街,中间向南有新街、米行两条小街。旧时街道狭窄,民国时期进行“割街”,街道两旁的商店各割出一米长的地面,拓宽街道,并铺上灰色砖块。当时,乐城西门渡口舟楫密布,朝阳市商贸云集,是乐会县进出口货物的重要集散地。
乐城是乐会县的文化发祥地。县学官就建在阴阳山上。明朝万历年间,学宫改建为安乐书院。清朝光绪年间,乐城东门外三圣庙故址建起乐会县官立高等小学堂,为全县小学教育之始。乐会县立初级中学和乐会县立简易师范都是在乐城建立的。
乐城还有许多革命遗址,蕴含着丰富的红色资源。清末民初迁建城外的城隍庙素来香火旺盛,四时香烟缭绕。这里也是乐会县共产党人的发轫之地。1926年3月,乐会县第一个中共支部——县农协办事处支部在城隍庙诞生。6月,乐会县农民运动军事政治训练所也在城隍庙成立,该所是培养乐会县革命骨干的摇篮。乐城西门村有乐会县革命创始人、乐会县党政军组织主要创建人王绰余的故居遗存。
水运兴则乐城兴,水运衰则乐城衰。民国时期,乐城逐渐走向衰落。上世纪二十年代,海榆东线公路建成通车,以后水路运输业逐渐萎缩,乐城的交通优势变成了劣势,不可避免地被边缘化了。清朝宣统年间, “城南厢朝阳市商民错居,铺户260户。”至1949年,仅有商铺20家。1950年4月26日乐城解放。27日,中共乐会县委书记兼县长吴忠带领县党政机关从中平仔进驻乐会县城。1952年7月,乐会县委、县人民政府迁至嘉积镇,与琼东县合署办公,接着迁治于中原镇。县治搬迁后,乐城的商贸业加速萎缩,至1953年只剩下商铺10家。
乐城建治时间长达652年,经历了元(末)、明、清、民国四个朝代和新中国建国初期。今天,乐城阴阳山上盖起一栋防洪楼,同时也是村委会办公地点。从县城建置到一个行政村的巨大变化,勾划出了乐城由盛到衰的历史轨迹。今天放眼乐城岛,使人倍感世事沧桑。古城墙早已倒塌,荒凉的蔓草掩盖着昔日的城桓和城楼门拱的遗址。西门即阜成门的石匾铺在西门村口的石道上,被人们行走磨损得凸凹不平。阴阳山山上山下,长满青苔的断碑残柱,石雕、石台,还有元砖明瓦等故治遗物,躺在野草灌木中,与荒烟夕照为伴。行人寥寥的灰砖街道默默无语,仿佛将无数乐城的繁华往事深深埋藏起来。
历史的脚步声已经远去,乐城寄希望于今天和将来。市政府已经做出开发建设乐城古迹旅游区的规划,乐城大桥动工建设在即。枯木逢春,乐城将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扬帆,乘风破浪,重现当年气象,谱写新的历史篇章。
(《琼海通讯》2006年3月14日、28日,5月16日、30日)
从意义上推理,应该读作欢乐的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