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
县城自搬迁武康至今已十年有余,
新县城以她巨大的发展步伐,如今已经成为省会杭州
北郊崛起的一座
新城。然而,人们没有忘记武康是一座有着1700多年建置史的古老县城,于是以“永安”名街,“余英”名坊,以及“千秋广场”、“春晖公园”……以此来追寻历史,刻录对这座古老县城的记忆。永安
古城遗址的发现,弥补了武康历史物质文化不足的缺憾,以文物的角度实现了新城与
古城历史的续接,而对
永安古城的保护和利用定能提升武康的城市文化品位,为新县城增色添彩。
图为永安古城遗址全景
永安古城遗址作为古代武康
县治所在地,至今已历经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纷繁的
地方志中记载着一些有价值的史料,从这些一鳞半爪的片言只语中,我们可以查证永安古城的沿革变迁,并逐渐勾勒出它往昔的轮廓,从而为其旧址的确定提供最好的
佐证。
三国吴黄武元年(222年),正式设置永安县,这应该是武康建县之始。唐《元和郡县志》载:“(吴)大帝分乌程余不乡置永安县。”
晋时地名改易
永康,后为武康,并一直沿用,而行政区划未变,隶于
吴兴郡。
清道光《武康县志》载:“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改永安县为永康,寻改武康。属吴兴郡。县名武康始此。”南宋《余英志》对县名的变革有明确解释:“晋平吴,以平阳郡有永安县,故改也。改永康为武康者,以同惠帝年号故也。”清代曾在永安古城旧址出土晋砖。清道光《武康县志》载:“邑西四里……
永安山之阳。雨后墙垣颓圮,其砖文或曰“咸和八年,或识‘永兴三年’”累累不一。”并注明:“近县故址,居人犹称为“后署”,此盖旧时城砖也。”
隋至宋,永安古城经历多次变易。原在余英溪北,隋时迁于
溪南,百余年后因兵燹复迁溪北,南宋初再次重建。永安古城虽然屡毁屡建,但地望基本不变。在重建后即刻达到原初的繁盛。清道光《武康县志》载:“永安城,在余英溪北。隋仁寿二年(602年),中使苏伦徙于溪南。唐广德元年(763年)袁晁乱,毁于兵。二年(764年),左卫兵曹参军庆澄……重建于溪北。铜岘山之水三面环绕,浚为
濠堑。立四门,东曰“抚耘”,南曰“朝恩”,西曰“怀安”,北曰“平远”。宋建炎(1127-1130年)末,悉毁于兵。绍兴二年(1132年),……故址重建,规制复备。”另载:“广德二年……袁晁之乱,……县郭居民悉为灰烬。澄于瓦砾荆棘之场,创制屋宇,召集逋亡,未及期年,悉复其旧。越岁,殷繁过半。”
元末明初,由于张士诚的短暂割据,永安古城又一次经历了兵毁和重建。清道光《武康县志》载:“……吴王元年……兵燹之后,
殚力建置,规制一新。”至此,武康县治逐步向东南迁移到今武康
千秋桥北堍一带。
永安古城以其
山水环绕的得天独厚,
民物阜安。清道光《武康县志》载“武康为六朝名邑,金石之富,甲于诸县。”从北宋县令毛滂的《东堂记》中,我们可知县舍“尽心堂”的华丽程度甚至超过了湖州刺史府:“以‘生远’名楼,‘画舫’名斋,‘潜玉’名庵,‘寒秀’、‘阳春’名亭、‘花’名坞,‘蝶’名径,而叠石
为鱼矶,
编竹为鹤巢,皆在此池上。独‘阳春’西窗,高山最多。”这些精巧奇秀的名称,让我们不难想像当时亭阁错落,曲径通幽的江南园林景致。
从史料中,我们同样可以初步推断永安古城的地望。
《余英志》载:“铜官山本名武康山,晋武帝太康元年平吴,改永安县为永康,寻改武康,县以山名也。唐天宝六年,山始改名铜官。”
清道光《武康县志》“铜官山”条目载: “在县西北十五里,高三百五十丈,周七里。本名武康山,晋以之名县。世传:汉吴王濞
采铜于此。唐天宝六年始改今名。”
清道光《武康县志》“永安山”条目载:“在县西五里,一名
银山。高七十丈,
周四里。吴置永安县在此。”
清道光《武康县志》载:“县在今治西五里银山。银山原名永安,故名。”
法杭州
2021-07-15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