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谈谈姓。
有人根据《
春秋》,考得秦汉以前的二十二个姓(见顾炎武《
日知录》卷二三)。例如周
王室和鲁、晋、郑、卫、燕、虞、虢、吴、随、巴等封
国都是
姬姓,齐、申、吕、许等国是姜姓,秦、徐等国是赢姓,
楚国是芈姓,
殷人
后裔的
宋国是子姓,夏人后裔的
越国是姒姓,
传说中
虞舜后裔的
陈国是妫姓,等等。这大致可以反映
西周至
春秋时代姓的情况。这些姓究竟如何发生,
当时的人已不能详考,只有一些零碎的历史
传说。譬如《国语·晋语》载“黄帝以姬水成,
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周语》载“我姬氏出自天鼋”。至于秦汉以后,对于姓的发生,
说法虽多,也更为精致详密,但往往出于
后人的自我作古,可信程度还赶不上
先秦的传说。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透过一些有关姓的记载、传说,从中窥得
上古和
远古
时期社会的某些重要侧面。许多
古姓都从女旁,连“姓”这个字本身也从女旁,这是我们
祖先曾经历过
母系氏族社会的痕迹。有的古老
姓氏与动物有关,则暗示了我们祖先曾有过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现象。
周代的
姓和氏,有一套相当严密的制度。它是当时盛行的封建
宗法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①每个人一生下来,姓是早就确定好了的。但氏只有
贵族才有,因为氏是辨别贵贱而为贵族独有的标志。在以
男子为中心的周代,男子作为氏族的主体和当然代表,只称氏而不称姓。至于
女子则称姓。贵族女子在婚前婚后、
生前死后,有种种不同称呼的方法,但无论怎么称呼,必须
带上姓。举例来说,一个出生于
齐国公族的女子,一般就叫做“齐姜”;若是嫁给
鲁国
国君,就可以叫做“鲁姜”;死后又可以用在姓上冠以
配偶或本人的
谥号来称呼,
鲁桓公的
妻子死后叫“文姜”,“文”是她本人的谥号。同姓之间不许通婚,是周代
婚姻制度的规矩。“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同姓不婚,恶不殖也”(《国语·晋语》),古人很早就懂得
近亲婚配会产生不良
后代的道理。为了辨别男女姓的
异同从而决定嫁娶与否,在女子
称谓中标明姓就是非常必要的了。贵族甚至对买来的姬
妾侍女也要进行辨姓,如果无法知道,就用占卜来确定(参见《左传·昭公元年》)。周及鲁、晋等姬姓
封国同姜姓齐国有
世代通婚的
传统,无疑是维系周王朝与异姓封国之间政治联系的一条重要纽带。姓与贵族婚姻之间的种种规定,乃是周代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集中代表——礼的一项重要内容。
再来谈谈氏。
氏的情况比姓要复杂得多。前面已谈到,氏是标明
一个人
身分贵贱的,贵族男子通常称氏。关于氏的具体命名方法,开头所引《左传·
隐公八年》那段话可以说是一个纲。
诸侯以受封的
国名为氏,如:陈氏、宋氏。
诸侯的
子孙在称谓上有一套规定:诸侯之子称
公子,公子之子称
公孙,公孙之子以其
祖父的字为氏。
卿大夫有的以
职官为氏,如:师氏、史氏、卜氏、祝氏、巫氏、
士氏、
司马氏、
司空氏、
中行氏、陶氏、籍氏;有的以所受
封邑名为氏,如
晋国的韩氏、魏氏、赵氏、
范氏、知氏。这最常见。
另外,还有以
居处为氏的,如:东郭氏、
南宫氏、百里氏、柳下氏;还有以父亲的字为氏的,等等。
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一、妇女的
称呼可于姓下加“氏”字,如:姜氏、姬氏、妫氏、
嬴氏。这种情况下,“氏”之前的称呼代表姓,应与一般“×氏”的“×”表示氏相区别。“氏”的这种用法,与先秦古书常见的“母氏”、“舅氏”、“伯氏”中“氏”的用法相当。二、通常情况下氏
和族有别,但有时又可相通。《
战国策·秦策》“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
曾子同名族者”,这里的“族”即指氏。
氏的情况较姓复杂,还表现在姓是稳定不变的,而氏却是可变的,有时还变化相当频繁。尤其是诸侯
公室和卿大夫,有的不仅上一代和下一代不同氏,而且一个人前后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氏。氏的这种变化更替,往往反映了贵族内部各派力量在政治斗争中的此起彼落。一个贵族男子一生中可以有几个氏,因而在称谓上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情形。春秋
中期,晋国有位
大夫仅见于《左传》的称谓就有九种之多。九种称谓分别是:会、季氏、
武子、士会、士季、随会、随武子、范会、
范武子。如果不明白这位大夫前后曾有过三个氏,便很不容易弄清这么多不同的称谓指的都是一个人。士、随、范是氏。士,出自其祖先曾担任过士的职务,是以
官名为氏。随、范分别是这位大夫先后受封的两个采邑,是以封邑为氏。其余,会为名,季为排行,武为谥号。懂得这些,就不难理解那九种称谓只不过是一个人的不同叫法而已。又如
战国中期的著名
法家
商鞅,又叫做
卫鞅、
公孙鞅,那是由于商鞅原系
卫国公室的子孙。
在封建宗法制度下,氏族作为周王朝最基本的政治组织形式,其存在、发展乃至衰落的状况极大地左右着社会的政治、经济、
军事、
文化等各个方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氏族问题在
某种意义上乃是研究
先秦史的
一把钥匙。
谈到这里,姓和氏的区别已是显而易见的了。但正如任何互相联系着的事物一样,它们之间的区别还具有相对的一面。《国语·晋语》上说:“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而已,……其同生而异姓者,四母之子别为十二姓。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这个古老的传说曲折地反映出:西周时代的一些异姓往远古追溯的话,很可能出于同一个源。如此说来,这些异姓在形成
之初,完全相当于日后由一个姓派生出来的不同氏。所以,我们又说姓和氏的区别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总是联系着一定历史条件而言的。
随着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氏族贵族日趋瓦解,它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
战国时期姓氏制度发生混乱。秦的统一,基本结束了西周封建宗法制度,旧的氏族及姓氏制度也被清除殆尽,姓和氏开始合二为一。经过秦末大乱,社会进入
西汉,姓氏就完全融为一体。正因为这样,西汉中期的
司马迁写《
史记》时便已不那么注意
先秦时代姓和氏的区别了。他在《
孔子世家》里说孔子“字仲尼,姓孔氏”。其实孔子祖先是宋国人,姓子,孔只是氏。这是司马迁囿于当时习惯造成的一个疏忽。他在《
屈原贾生列传》中说“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就将屈原的姓和氏分得清清楚楚。
钱振候
2021-07-15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