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梦琳
2021-07-15
春节,是 农历 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 元日、元辰、元正、元朔、 元旦等,俗称年 初一,到了 民国时期,改用 公历,公历的 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 黄字的 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 春联。 屋里张贴色彩鲜艳 寓意 吉祥的 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 门前挂 大红灯笼或 贴福字及 财神、 门神像等, 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 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 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 气氛。

一月一日:元旦
公历 1月1日,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元旦节。我国 历代的元旦, 日期并不一致。如夏代是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等等。 1949年9月27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会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元宵这一 名称一直沿用至今。由于元宵有张灯、 看灯的 习俗, 民间又习称为“灯节”。此外还有 吃元宵、 踩高跷、猜灯谜等 风俗。

四月五日: 清明节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 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 时节,也正是 人们春游[ 古代叫踏青]的 好时候,所以 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 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阴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五”与“午”互为谐音而通用。是我国的一个古老节日。
我国古代最早的爱国诗人屈原
遭谗言被放逐后,目睹楚国政治日益腐败,又不得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无力拯救危亡的 祖国,于是自投汩罗江以殉国。此后,人们为了不使鱼虾吃掉其尸体,纷纷用糯米和面粉捏成各种 形状的饼子投入江心,这便成为后来端午节吃 粽子、 炸糕的来源。这风俗已传到了国外。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到了晚上,月圆桂香, 旧俗人们把它看作大团圆的 象征,要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是赏月的 佳节。中秋节还要吃 月饼。
0条评论
取 消 确 定
相关问题互动
沈姓的祖先是谁?
锺文懿
赞0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