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寺:回民按照其宗教信仰和民族传统,每当迁居新区,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建造本地区的清真寺,以便于做礼拜,进行各种宗教活动、沐浴、交流信息和商讨重大事情等。每逢纪念日,清真寺便成了穆斯林聚会的场所,届时会有《古兰经》教义、禁忌:宁夏回族主食以面、米为主,在肉食方面禁忌颇多。回民禁食猪肉,对这要求执行时极严格而自觉。并禁用猪皮制的皮鞋、皮衣、皮带。禁用猪鬃制的毛刷、牙刷、禁用猪油制的肥皂、香脂等。回族禁食的食物,在兽类方面还有狗、狼、虎、驴、猫等;在禽类方面有鹰,鹞等。回族还禁食自死亡动物、动物血及禁止饮酒、赌博、拜像、求签等。
语言:回族先民来自中亚细亚,波斯,阿拉伯等地,除了会讲汉语外,在民族和家庭内部仍保存波斯语或阿拉伯语词汇和短语。
教律、教史及宗教故事的演讲。
卫生:干净是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特有习惯,因此,水房的设备,洗具,在清真寺及每一个穆斯林的家庭,都是必备的。回族在作礼拜时一般要洗浴,饭前便后也要洗手“小净”等。
衣着:来到宁夏,无论是银川平原或是固原山区,你都会看出,当地回族的衣着保持着本足族的特点。呈现出多姿多采的风貌。回族的男人,一般头戴回回帽,从颜色上看,有无沿小白帽、小黑帽,大多数喜欢戴白帽。有的不戴帽子,用白毛巾或白布裹头,俗有缠头回回之称。还有的因教派不同、地区不同而戴角回回帽的,如有五角帽、六角帽、八角帽等。冬天,一些年老的回民,如阿訇不喜欢戴绵帽子,头上仍戴一顶白帽子,耳朵上戴一对绣花的青耳套(棉制或皮制)。上衣一般喜欢穿双襟白衬杉,有的还喜欢穿白裤子,白袜子,显得十分整洁、明快、庄重。回族男女都喜好穿青坎肩。特别是回族男的在白衬衫上套一件青坎肩,对比强烈,清新悦目,显得为文雅庄重。到了严冬,穿了棉坎肩或皮坎肩,再穿上罩衣,舒适方便,保暖而不显臃肿。高寒地区的回族还喜欢穿二毛皮衣、胎皮衣和老羊皮大衣。回族妇女的衣着打扮也很讲究。一般都头戴白色圆撮口帽,搭盖头。戴盖头的习俗,源于阿拉伯国家,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在阿拉伯地区,原来风沙很大,水源缺乏,人们平时难以及时沐浴净身。为了防风沙,讲卫生,妇女们自己缝制了能遮面护发的头巾。久而久之,逐步形成了回族妇女戴盖头的习俗。盖头有少女、媳妇、老人之分。一般少女戴绿色的,嵌金边,上绣素雅花草图案;已婚妇女戴黑色的,只披到肩头;上了年纪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披到背心处。回族妇女一般都穿大襟衣服。少女和媳妇很喜欢在衣服上嵌线、镶色、滚边、绣花,而且喜欢佩戴金银手镯、耳环、戒指,有的还点额,染指甲。看上去清新、秀丽、俊美。近年来,城市的回族,特别是青年人,也和汉族一样,有不少人已喜着新潮时装,讲求款式新颖别致,色彩艳丽多姿。
宁夏回民大多集中聚居,也有采取小分散方式,和汉族睦邻而居的,一段以居住平顶土坯房、砖石土坯立木房为多。历史上残留的山区回民土窑洞已存在不多。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快的富裕地区的回民。建造了一批起脊青砖瓦房和漂亮的新式二层小楼房,很是清净雅观。回族的房舍大都面南朝阳,构成四合院,或虎抱头式。房舍四周围墙环绕,置一别致的小门楼。院子里缀有花草,或栽种茄子、辣椒、韭菜,院外杨柳茂密,郁郁葱葱,景色宜人。山区回民房舍屋檐和窗棂上雕有花饰,窗户上喜欢贴上亲手剪制的五颜六色的各种窗花剪纸,十分生动有趣。
回族门前都爱悬挂一块洁白的门帘。走进室内,红箱亮柜一尘不染,古色古香的茶具摆在醒目的地方。一般家庭都喜欢在正屋中间悬挂山水花卉、圣地麦加等字画、图片,两旁配有阿拉伯文书写的对联。伊斯兰教反对崇拜任何偶像。虔诚的穆斯林家里,是不挂人物和动物图画的。当然,近年来由于社会的发展,这些戒规已经不象过去那么严格了。
回族人民喜爱清洁,讲究卫生。回族村落的水井,都有井盖防尘,打水桶决不准随意放在地上,家里的水桶也口朝下放置。平时,喜欢开窗通风,点燃卫生香,以洁净环境。
宁夏回族的文化艺术
回族,在与汉族等兄弟民族长期相处的过程中,由于相互之间的文化艺术交流,既共同推进了中华文化艺术的发展,同时,也保持和发展了本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丰富了民族文化艺术的宝库。
回族通常使用汉语。民族聚居地区,除使用汉族方言外,还保留着相当数量的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语汇,如:多斯蒂(兄弟)、色俩目(您好)、虎失奴底(满意)、都士曼(敌人)、伊不利斯(魔鬼)等等,这构成了回族人民经常使用的一种特殊的民族语言词汇。
回族人民喜欢唱高亢、婉转、动听的民间高腔山歌——“花儿”。当你来到六盘山区和同心、盐池一带,无论是在盘山的羊肠小道上,牧羊的山坡上,还是在拔草的麦田里,打谷的禾场上,以及在送媳妇回娘家的驴背上,农家小院的炕头上,不时都能听到或男或女、或双或单、或领或合的花儿歌声。宁夏花儿又称“山花儿”、“干花儿”、“土花儿”。花儿形式灵活,曲调优美,不用乐器伴奏,即兴演唱,把手往耳后一搭,张嘴就唱,想唱什么就唱什么,内容非常广泛。人们唱劳动,唱生活,唱家乡,唱爱情,唱未来…。有两首花儿唱道:“花儿本是心上的话,不唱是由不得自家;刀刀子拿来头割下,不死还是这个唱法。”、“白日里不漫花儿意不过,夜晚里不漫花儿睡不着。”漫花儿,已是回族男女老少生活、劳动、娱乐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宁夏南部山区的回族妇女爱剪窗花,爱弹口弦。每当月上柳梢或星光灿烂的夜晚,在竹林萧萧,溪水潺潺的山庄,你经常会听到一种令人神往心醉的“叮叮冬冬”的“口弦”声响。它或弱或强、或低或高。或断或续、或远或近,十分悦耳动听。“口弦”也叫“口琴”、“口衔子”,是一种衔在嘴边的民间小型弹拨乐器。口弦有竹制和铁制的两种。竹制的,长10厘米,扯线弹奏。铁制的,长5厘米,拨钩簧弹奏。弹拨时,琴体中间的钩簧里外颤动,放于嘴边,用口腔做共鸣箱,以口形、气息变化控制,形成音阶。弹奏起来,随心所欲,轻松自如。经常弹奏的曲调有:“廊檐滴水”、“骆驼铃”、“珍珠倒卷帘”等。回族妇女还喜欢在口弦上系上五颜六色的丝穗子、珠子等装饰品,不弹时挂在衣服纽扣上,这既是爱美的表示,又是有音乐才能的显示。
回族,喜爱武术运动,规武术为圣行。回族人民习练武术,目的用以自卫,强健身骨。明代中后期,显赫一时的马家枪、沙家枪、“回回十八肘”就广为流传,清代中后期、又盛行“教门弹腿”。回族中历来有许多名噪武坛的武术家。回族青少年男子还喜欢在草地上打木球,在山坡上下“狼吃羊”围方,斗智斗勇,健脑强身。
宁夏回族的衣着
来到宁夏,无论是
银川平原或是
固原山区,你都会看出,当地回族的衣着保持着本足族的特点。呈现出多姿多采的风貌。
回族的男人,一般头戴回回帽,从颜色上看,有无沿小白帽、小黑帽,大多数喜欢戴白帽。有的不戴帽子,用白毛巾或白布裹头,俗有缠头回回之称。还有的因教派不同、地区不同而戴角回回帽的,如有五角帽、六角帽、八角帽等。冬天,一些年老的回民,如阿訇不喜欢戴绵帽子,头上仍戴一顶白帽子,耳朵上戴一对绣花的青耳套(棉制或皮制)。上衣一般喜欢穿双襟白衬杉,有的还喜欢穿白裤子,白袜子,显得十分整洁、明快、庄重。
回族男女都喜好穿青坎肩。特别是回族男的在白衬衫上套一件青坎肩,对比强烈,清新悦目,显得为文雅庄重。到了严冬,穿了棉坎肩或皮坎肩,再穿上罩衣,舒适方便,保暖而不显臃肿。高寒地区的回族还喜欢穿二毛皮衣、胎皮衣和老羊皮大衣。
回族妇女的衣着打扮也很讲究。一般都头戴白色圆撮口帽,搭盖头。戴盖头的习俗,源于阿拉伯国家,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在阿拉伯地区,原来风沙很大,水源缺乏,人们平时难以及时沐浴净身。为了防风沙,讲卫生,妇女们自己缝制了能遮面护发的头巾。久而久之,逐步形成了回族妇女戴盖头的习俗。盖头有少女、媳妇、老人之分。一般少女戴绿色的,嵌金边,上绣素雅花草图案;已婚妇女戴黑色的,只披到肩头;上了年纪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披到背心处。回族妇女一般都穿大襟衣服。少女和媳妇很喜欢在衣服上嵌线、镶色、滚边、绣花,而且喜欢佩戴金银手镯、耳环、戒指,有的还点额,染指甲。看上去清新、秀丽、俊美。
近年来,城市的回族,特别是青年人,也和汉族一样,有不少人已喜着新潮时装,讲求款式新颖别致,色彩艳丽多姿
晏金业
2021-07-15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