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族谱
手机版
关注问题
查瑞芯
2021-07-15
堂号和 郡望一样是 中国姓氏文化中的特有范畴。也是中国人进行 寻根问祖时不可不先熟悉的一个概念。


  在 旧时中国各姓 祠堂正门上方,往往有一块 牌匾,上面写着 "XX堂"。在海外的 宗亲社团和各姓联谊会所,也往往挂有写着"XX堂"的灯笼和牌匾。这就是中国人的堂号。


  堂号是什么?简单地说,堂号就是祠堂的名称、称号。


  祠堂又称为 家庙,是中国人供奉 祖先 神位、祭祀祖先 神灵、举办 宗族事务的公共场所。


  中国人是 世界上最有 祖先崇拜传统的一个 民族。在每个 家族中,往往都有一个场所来供奉已去世的祖先的 神主 牌位,所以,旧时的每个家族都会有本家族的祠堂,并给它取一个 名号,目的是让 子孙们每提起自家的堂号,就会知道本族的来源,记起祖先的 功德。


  俗话说,树大分杈。随着生命的传递、繁衍,家族就会不断扩大。扩大的结果是一些家族从祖居地迁居他处,另开 基业,形成新的分支和新的宗族。这些新形成的宗族和分支,往往又会建立新的祠堂,来供奉最亲近的祖先。于是,由一个祠堂又会派生出许多新的祠堂来。因此,象 族谱有 总谱、支谱一样,祠堂也就有总祠、支祠、分祠之分,也就是 民间所说的所谓大堂祠和小祠堂。


  堂号不仅仅是用在祠堂,还多用在族谱、店铺、 书斋及厅堂、礼簿等处;也有用在生活器具上的,如在斗、口袋、钱袋、灯笼等上面 大书堂号,以标明 姓氏及族别。凡看重自己的姓氏 和族属的人,都不会忘记本族世代相传的堂号。不仅汉族,许多迁居内地的其它 少数民族,如匈奴的呼延氏( 太原堂)、回纥族的爱氏( 西河堂)、蠕蠕族的苕氏( 河内堂)等少数民族,内迁后接受了 汉文化,也有以其繁衍地的郡名或 祖上业绩之 典故作堂号的。


  历来每个姓氏、每个宗族、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堂号。堂号的历史悠久,应用广泛, 在中国 宗法社会中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从功能上说,堂号的意义主要在于区别姓氏、区分 宗派,劝善惩恶,教育 族人。如果说郡望是高一级别的宗族寻根标志,那么堂号就比郡望堂低一级的宗族标志。郡望往往可以作为堂号,但堂号却大都不能用作郡望。一个姓的堂号要比郡望多得多, 一姓的郡望只有数个多至数十个,但堂号往往有数百甚至上千个之多。郡望在 宋代以后就开始走向统一和固定,但堂号却随着宗族的发展,一直在不断的增加。


  各姓的堂号虽然很多,但也不是随便乱取的。各一个家族的堂号,往往都有其非常深刻的含意。根据取名的依据和其用意不同,堂号又可以分为如下几个类型:


  以地名作堂号:许多宗族喜欢以他们的 发源地来作为自己的堂号,这在各姓中都是一样。如王姓的"太原堂"、"琅邪堂",李姓的"陇西堂",刘姓的"彭城堂"、"中山堂"。这些堂号, 使人一看就知道这个家族是从 哪里发源来的。


  以宗族典故作堂号:这类取堂号的方法,在各姓中都非常流行,也非常有意思。一个 堂名,就是一个非常 动人的故事。当然,这个故事必须是有关本姓祖先的,而不是讲的他姓人物。如王姓的"三槐堂"、刘姓的"藜照堂"、吴姓的"三让堂"。这些故事,往往都极富有教育意义,能使族人缅怀 先祖,激励斗志,奋发图强。


  以道德伦理作堂号:这种取堂名的方法,是将一些教育族人劝善惩的词语作为祠堂名称。这类堂号在各姓氏中也比较普遍,而且往往各姓共用。如"敦厚堂"、"敦睦堂"、"敬本堂",几乎各姓都有。因为中国人的传统伦理 道德观念是全民族共有的,非一姓所有,因此这一类的堂名除了通常的道德鼓吹外,事实上没有什么特别深刻的含意。


  以祖先名号作为堂号:这种堂号在各姓中也都常见,但相对要少于前几种。其方法是将某一祖先的某种有特殊 含义的称号或者居住地,作为本族的祠堂,如汉代 伏波将军马援后裔的"伏波堂"、唐代大诗人香山 居士白居易后裔的"香山堂"、宋代学者屏山先生刘子翚后裔的"屏山堂"。


  堂号是宗法社会的产物,在传统宗法社会中,它对于敦宗 睦族,弘扬 孝道,启迪 后人,催人向上,维护家庭、宗族和整个社会的稳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 中国传统社会的终结,祠堂在中国大陆不是成了历史,就是成了 文物,因此,新的堂号不可能再产生,但是,旧有的堂号却仍然留在各姓各族人们的 记忆中。

  近年来,随着中国政府的开放改革和全球华人寻根热潮的兴起,许多大陆 宗祠被恢复,族谱被续修,因此,堂号再一次被人们抬了出来。不过,今天的堂号,已经没有了宗族主义的负面作用,有的只是给人们寻根问祖、缅怀先祖、激励后人的积极意义。特别是对于加强 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对于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对于早日实现 统一大业,堂号都必将产生巨大的 促进作用。
郡望是中国姓氏文化中的特有范畴。无论是 研究中国的姓氏文化,还是进行寻根问祖,都离不开每个姓氏的郡望。


  "郡望"有一个现在人们不大熟悉,但在 隋唐中世纪时期非常流行的叫法,称作"姓望"。


  郡是 中国古代的一种行政建置、 行政区划。郡的设置开始于 先秦,盛誉于汉魏 六朝时期, 唐朝以后逐渐被废除,宋代以后就彻底不见郡的设置。 秦始皇 统一天下后实行 郡县制,将全国分为36个郡, 西汉继承秦制,又将全国分为103郡。


  "望"就是"望族",指有声望的姓氏 大族,显贵的为世人所仰望的姓氏。


  所谓"郡望",有两层含义。其最初的含义,就是指一个 郡中的望族。这些宗族 世代聚族而居,人才辈出, 冠盖连绵, 门第高贵, 家世显赫,为当地郡人所敬重和仰望,亦 名闻天下,为世所称颂。一个郡可以有一个或者多个望族。 敦煌出士 文献中就有多种"天下郡望氏族谱",即按 州郡记录每郡的望族。宋代的 地理学 著作《太平寰宇记》中,也在每郡之下记录该郡的望族 大姓。


  后来,郡望又有了另一层的含义,就是指一个家族的根源和发源地。一个姓氏或家族的郡望,就是指这个姓氏或家族所发源的某个郡。因此,当郡作为一级行政区划已经消失的时候,郡望却能一直留在人们的 记忆之中,成为各姓各族寻根的依据。


  郡望有2个功能,一是社会的功能,即通过郡望来标明出身,为人们通婚姻、入仕途提供参考;另一个是宗族的功能,即为人们寻祖问根, 联宗认亲提供参考。


  郡望之称,始于 东汉末年,盛于 魏晋隋唐时,至今仍在华人世界中沿用不变。


  各姓的郡望,其形成都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一般来说,在郡望的兴起阶段,也就是 汉魏时期,一个姓氏大都只有很少几个郡望。 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姓氏的郡望都有所增加。隋唐时期的郡望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在许多新的郡望兴起的同时,一些魏晋六朝时期的旧郡望渐渐被人抛弃不用。 宋朝时期,各姓的郡望 基本上都是迅速减少,其实是各个姓氏都在由许多分散的郡望逐渐统一到某一个著名的郡望上来。因此,宋代以后,绝大部分中国的姓氏都只剩下一个统一的郡望。此后近千年来,中国各姓的郡望情况,就基本都没有多少变化了。
0条评论
取 消 确 定
相关问题互动
沈姓的祖先是谁?
锺文懿
赞0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